上海静安青浦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学人智库 时间:2018-02-10 我要投稿
【www.unjs.com - 学人智库】

  2016年静安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

  第一部分 阅读(90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衣沾不足惜,_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

  2._________________,闻郎江上唱歌声。 (《竹枝词》)

  3.此生谁料,心在天山,__________。 (《诉衷情》)

  4._____________,不逾矩。 (《孔孟论学》)

  5.问今是何世,__________,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二)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6-7题(4分)

  丑奴儿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口口而今识尽愁滋味,口口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6.以下内容中与辛弃疾无关的一项是( )(2分)

  A.南宋 B.豪放派代表词人 B.班超投笔从戎 D.与陈亮志同道合

  7.根据作品内容,以下关联词语填入空格后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2分)

  A.因为……所以…… B.虽然……但是……

  C.只有……才…… D.即使……也……

  (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8分)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清】郑燮

  ①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②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③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8.本文所反对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其弊端作者直接论述了两点,依次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点请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9.以下语句和本文第③段中作者所主张的读书之法最接近的一项是( )(2分)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C.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D.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

  有曹太守其人,新屋落成欲图其楹庑,搜罗画家。里人疾周①者,入其姓名。隶往摄之 之 ,周曰:“毋惊老母,旦夕往画不敢后。”客人颇不平曰:“太守不知先生,何贱先生于此?谒贵游3 可勿往。”周曰:“往役,义也。谒贵游,不更辱乎!”卒供役④而还。

  【注释】①沈周,明代杰出书画家。疾,恨。②隶,差役。摄,这里是“传唤”、“征召”的意思。

  ③谒,拜见。贵游,泛指显贵者。④供役,当差,服劳役。

  1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不更辱乎( ) (2)卒供役而还(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太守不知先生,何贱先生于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2.下列分析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3分)

  A.沈周的书画造诣颇高,太守慕名召他前去。

  B.沈周请差役不要吓到母亲,可见其孝顺。

  C.客人认为,凭借沈周的声名本应得到礼遇。

  D.沈周将太守的征召当作一次差役来接受。

  13.客人和沈周对“谒贵游”的态度不同,以下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客人的建议是为了拒绝太守的征召。 B.客人的建议是要借助显贵者的权势。

  C.沈周的拒绝是不愿多事去得罪太守。 D.沈周的拒绝是根本不想攀附显贵者。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8分)

  生之长与生之厚(有删改)

  彭瑞高

  (1)人在世上,总想活得长些;大多数人,还求活得好些;少数人,更求活出精彩来。这就有了生命的长度与厚度。

  (2)“长度”很简单,就是年龄、寿数,一个数量概念,没什么可多说的。

  (3)而“厚度”,内涵就丰富了。人生观不同,“厚度”解也不同。一道“什么是精彩人生?”不知会引出多少答案来。

  (4)譬如从政的,有认为“厚度”与官阶成正比,官越大,其生命厚度也越大;有的却认为,只有“政声”才能与“厚度”成正比,老百姓口碑越好,其生命厚度才越大。

  (5)从商的,有人认为财富积累与“厚度”成正比,福布斯富豪榜上越靠前的,生命厚度越大;有的却认为,“商德”第一,商德越能滋rùn人心的,商人生命厚度才越大。

  (6)从文的,有人认为“厚度”与著述成正比,“著作等身”的,当然比“著作等膝”的要厚;有的却认为不然,要看著述是否“传得开”,是否“留得下”;作品传得越广、留存越久,作者生命才越有厚度。以诗人而言,李杜光焰万丈,留下那么多千古名句,生命诚其厚;而乾隆写诗无数,几无“留得下”之句,生命何其薄。

  (7)据此看来,众人越中对于生命厚薄的标准往往与百姓有关:遗爱民间越多,生命就越厚重,无论其从事什么行业。

  (8)那么,生命厚度与生命长度是否有关呢?我以为,并无多大关系。只要活得有质量、有成果、有影响,活多活少无所谓。仍举文人为例,你看,王勃李贺只活了二十六七岁,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等,都是绝世佳句,谁能说他们短暂的生命缺乏厚度呢?

  (9)不过也有人质疑:什么“生命的厚度”,这都是你们闲人的标准,我们老百姓活着就是活着,没什么厚啊薄的;难道不写诗不出书,没有你们说的“厚度”,就不活了?更有人说,生活本没有那么多穷讲究,活得长,就是第一位的东西。

  (10)对于这样的质疑,我想引用前不久过世的俞吾金教授的一段心语。他享年66岁,在我们这个老龄之城,这是个令人惋惜的寿数。可俞教授在被确诊为脑瘤后,给自己的同学发去了这样一条微信——“生命的价值,常常不是以她的长度而是以她的宽度和厚度来衡量的。黑格尔曾经说过,玫瑰灿烂绽放的瞬间,并不逊色于高山的永恒。”这是与我同龄的哲人之言。我以为,这也是最接近真理的。

  14.看拼音写汉字 滋rùn( )(1分)

  15.第(6)段中加点的“然”字所指代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6.请结合上文内容分析第(7)段中加点的“往往”能否删除?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7.请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思考,在下列两个选项中为第(8)段画线处选择更恰当的一项并阐述理由。(7分)

  A.西汉的贾谊才活32岁,可他的《过秦论》胜过无数平庸之作,谁又能说贾谊的一生不够灿烂呢?

  B.莫扎特只活了短短35年,可他作为欧洲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家之一,留下无数杰作,将永远被世人铭记。

  我选择________项。(1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6分)

  18.关于本文的中心论点,以下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人活在世上,自然就有了生命的长度与生命的厚度。

  B.遗爱民间越多,生命就越厚重,无论其从事什么行业。

  C.生命的价值取决于造福他人的生命厚度而非生命长度。

  D.玫瑰灿烂绽放的瞬间,并不逊色于高山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