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复习教案最新文章
  • 古诗复习教案

    古诗复习教案 一、根据10首古诗词进行超联想,分类复习古诗词 送别诗── 《芙蓉楼送辛渐》《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联想到: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王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李白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白居易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李白 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高...

  • 中考语文古诗复习 春望

    春望1.一个“ ”,统领诗歌的前四句。2.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首联中的“破”“深”二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请说说它的表达作用。4.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答: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的挠头叹息。...

  •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

    课题:记叙文复习设计理念:明确考试的方向,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常识,在实际的举例中掌握记叙文阅读及答题的基本方法,“授之于渔”,使学生在实际的考试中能正确运用到这些方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中考考试说明中有关记叙文阅读的要求,掌握记叙文阅读的一般方法,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析记叙文中的标题和描...

  •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中考常见题型,掌握应对方法。 2、转换复习角度,学会归纳整理,以此来达到提高复习效率的目的。 教学重点: 1、拓宽思路,掌握方法。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很好地阐明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希望同学们在这节课上把学习和思考相结合,复习旧知...

  • 中考复习之课外古诗鉴赏【一般知识】诗歌是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着的一种文体,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其主要特点是:①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②诗歌有丰富的感情和想象,善于从感情上打动读者。③诗歌的语言凝练形象,音调和谐,节...

  • 中考复习口语交际教案

    中考复习口语交际教案2011-02-25 19:47中考复习口语交际教案复习目标:让学生初步掌握解"口语交际"题的一般方法,探究解题的一般规律。教学过程:◆导入(开门见山)引用"李秀才为何挨打"小故事,激趣,说明口语交际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教材知识点分布蜻蜓点水,一笔带过。◆明确本节课研究重点--口...

  •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9

    【中考古诗文分册训练题】1、在《秋水》一文中,表现河伯深深认识到如果不是看到大海的宽广,那自己的错误认识则永远也得不到改正,自己的浅陋将长久的被大方之家所耻笑的句子是:“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中考语文复习教案(9)。。”2、在《〈论语〉十则》中,(1)孔子要求人们对先进和落后的态度是:“,”(2)...

  • 中考总复习教案(一)

    中考总复习教案目录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第1、2课时 字音 第3、4课时 汉字 第5、6课时 词语(成语)及运用 第7、8课时 标点符号 第9、10课时 修辞 第11、12课时 病句(文)的修改 第13、14课时 缩句、扩句、仿句 第15、16课时 名句的识记 第17、18课时 文学常识及文化常识...

  •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2)

    第三、四课时 汉字 一、考点分析 《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中学生应该能够掌握3500个左右常用字。在中考考试中,查考汉字,主要是为了准确区分常见的同音字,能够辨析简单的形似字,能够理解常见多音多义字在不同词语中的读音和意义,同时要要求同学们书写汉字笔画清楚,字形正确、规范。 从近几...

  • 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1)

    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第1、2课时 字音 第3、4课时 汉字 第5、6课时 词语(成语)及运用 第7、8课时 标点符号 第9、10课时 修辞 第11、12课时 病句(文)的修改 第13、14课时 缩句、扩句、仿句 第15、16课时 名句的识记 第17、18课时 文...

  •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6)

    第十五十六课时 名句的识记 一、考点阐释 “背诵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提高人文素质。这些名句名篇,或揭示了人生的哲理,或反映生活的真谛,或描摹了人物的情貌,或表现了事物的真相,具有思想性、哲...

  •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9)

    【中考古诗文分册训练题】九年级上册 1、在《秋水》一文中,表现河伯深深认识到如果不是看到大海的宽广,那自己的错误认识则永远也得不到改正,自己的浅陋将长久的被大方之家所耻笑的句子是:“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 2、在《〈论语〉十则》中, (1)孔子要求人们对先进和落后的态度是:“ , ” (...

  •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5)

    第十一、十二课时 病句(文)修改 一、复习要点 1、能辨别句子的正误,修改常见的病句; 2、能根据语意表达的需要,选用恰当的句式、句子; 3、能根据句意关系选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借助关联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4、能根据语境准确、得体、连贯地运用语言。 有关句子的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历年来都是中考语文试题...

  • 中考物理热学复习教案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2.温度计:准确地测量或判断物体温度的仪器,常用温度计是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3.物态:物质存在的状态。常见的物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4.物态变化:物态之间的相互转化。物态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且发生吸热、放热等现象。1.分子理论的初步知识: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之间有相...

  •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8)

    【中考古诗文分册训练题】八年级下册 1、阴风怒号, ;日星隐曜, ;商旅不行, ;薄暮冥冥, 。 2、春和景明, ,上下天光, ;沙鸥翔集, ;岸芷汀兰, 。 3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琅琊也。山行六七里, ,酿泉也。峰回路转, ,醉翁亭也。 4、宴酣之乐, ,射者中, , ...

  •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7)

    中考古诗文分册训练题】七年下册 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中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的两句诗是: , 。2、辛弃疾的《西江月》诗中,畅谈丰收,欢快之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的诗句是: 。 3、刘禹锡的《陋室铭》:①《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②文中作者认...

  •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4)

    第九、十课时 修辞 一、复习要点 1、正确辨识和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对比、反复、设问、反问、借代等十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理解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 2、能依据要求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3、语言表达能做到简明、连贯、得体; 4、理解并掌握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 二、从题型分析看...

  •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3)

    第七、八课时 标点符号 一、复习要点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性质和作用。常见的标点符号考查方式有: ①判断所给的几句或一段话中标点符号使用的正误,选出正确的一项; ②选出几组句子中误用标点符号的一项; ③根据表达的需要,为一段话中隐去标点符号的地方添加正...

  • 中考总复习教案 (五)

    第四十九—第六十课时 中考作文系列训练 中考作文训练之——选好材 前人常用“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来形容作文的选材范围之广泛。是的,选材,可以说是你想选什么就选什么,有极大的自由度,无论什么样的材料,只要你的立意好,都应该说可以写成好文章。可是,同学们在作文的时候,往往正是因为选材的范围...

  • 中考总复习教案(四)

    七、中考模拟 现代文阅读总复习(24-35课时) (一)现代文阅读试题考查内容与形式 中学考试中的现代文阅读篇目一般选自课外,记叙类文章是初一阶段的重点,也是中考的重点,命题侧重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积累运用、感知理解、揣摩体味等方面。 (二) 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方法 1、基本要领: 整体把握,顺藤摘...

  • 中考总复习教案(二)

    第九、十课时 修 辞 一、复习要点 1、正确辨识和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对比、反复、设问、反问、借代等十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理解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 2、能依据要求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3、语言表达能做到简明、连贯、得体; 4、理解并掌握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 二、从题型分析...

  • 中考仿句复习教案

    中考仿句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仿句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2、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和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无法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示笑容。你无法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无法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无法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加深,在以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