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旋反气旋教案最新文章
  • “气旋与反气旋”教学设计

    “气旋与反气旋”是高中地理第二章“大气的运动”一节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为了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 破难点,我认真钻研教材,注意设计灵活多样的教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设计, 简介如下: 一、复习旧知 (1)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地表水平运动着的物体发生偏向的规律是...

  • 热带气旋

    热带气旋热带气旋(热带气旋)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海面上的气旋性环流,由水蒸气冷却凝结时放出潜热(参见三相变化中,气态→液态时放热,且水蒸气与高空冷空气凝结)发展而出的暖心结构。所以当热带气旋登陆后,或者当热带气旋移到温度较低的洋面上,便会因为失去温暖、潮湿的空气供应能量,而减弱消散,或失...

  • 影响广东的热带气旋与ENSO的关系

    为探讨ENSO对影响广东的热带气旋的影响,利用统计方法对1950-2003年期间进入广东防区的热带气旋的累计气旋能量ACE变量和其他变量与ENSO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年的尺度上进入广东防区的热带气旋对ENSO的响应很弱,且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在6-8月表现出与Ni(n)o3.4指数的正相关,而...

  • 热带气旋及其预测预警技术

    本文分析了近几十年来全球热带气旋所带来的灾害对人类社会和军事活动的影响,概括了全球气候变暖和未来对全球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对目前世界各国在热带气旋的预报、监测预警技术和水平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了预测预报和监测预警方面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热带气旋研究和预测预警技术方法研究领域的几个重大的前沿科学...

  • 热带气旋路径集合预报试验

    以MM5模式为试验模式,分别用增长模繁殖法(BGM)和模式物理过程扰动法(MPP)形成12个集合成员,对2005年登陆我国的8个热带气旋进行了52次路径集合预报试验,以寻找适合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径的集合预报方法.结果表明: BGM方法的集合预报结果总体上好于控制试验结果,其中对强度较弱的热带气旋的...

  • 热带气旋引起的震颤波

    宽频地震观测技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更丰富的地球物理信号,对其新信息的探索和应用研究是一个正在挖掘的领域.目前宽频地震观测中的小振幅震颤和低频的微震动越来越受到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作 者:张雁滨 蒋骏 李胜乐 杨辉 陈德璁 作者单位:张雁滨,蒋骏,陈德璁(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43...

  • 中心进气旋转盘流动与换热的数值研究

    本文采用混合长度模型及共轭计算的方法对中心进气转静系旋转盘、腔内的流动与换热进行了数值计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混合长度模型对转静系旋转盘、腔的流动与换热的计算是可行的.计算结果显示:冲击区努赛尔特数最大值不在驻点,而是偏离驻点一段距离;随着转速和冷气流量的增加,盘面换热总体加强.作 者:徐...

  • 我国热带气旋研究十年进展

    90年代初,国内外开展了几次大规模的热带气旋现场试验,取得了许多宝贵的加 密观测资料。利用这些资料,对热带气旋尤其是异常热带气旋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我国科学家在国家科技攻关85-906项目中的“台风科学、业务试验和天气动力学理论的研究”等与热带气旋有关的课题和国际热带气旋研究合作项目“SPECTRU...

  • B类气旋发展的分析

    首先利用P坐标中的涡度方程和Petterssen发展方程简介A类和B类气旋的异同点,然后用常规观测资料、云图等分析2002年5月12~15日一次江淮暴雨过程来说明B类气旋的发展.指出B类气旋发生发展的启动机制主要在高空,高空涡度平流对气旋发展起主导作用,与挪威经典气旋模型不同;而绝热变化项与非绝热变...

  • 热带气旋研究和业务预报技术的发展

    过去半个世纪, 我国对热带气旋作了深入和系统的研究.研究内容涉及热带气旋的运动机理和路径预报方法、发生发展及结构和强度变化、登陆和变性过程、登陆后的衰减和维持机制及其引起的暴雨分布等.在此院庆之际,该文主要对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在热带气旋领域的研究作一回顾,与此发生关联的国内其他单位的工作也可能提及,...

  • 热带气旋研究和业务预报技术的发展

    过去半个世纪, 我国对热带气旋作了深入和系统的研究.研究内容涉及热带气旋的运动机理和路径预报方法、发生发展及结构和强度变化、登陆和变性过程、登陆后的衰减和维持机制及其引起的暴雨分布等.在此院庆之际,该文主要对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在热带气旋领域的研究作一回顾,与此发生关联的国内其他单位的工作也可能提及,...

  • 南大洋夏季气旋的统计特征

    为增加对南半球气旋及爆发性气旋的理解,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提供的1(°)×1(°)FNL格点资料对南大洋2004~2007年3个夏季(12,1,2月)热带地区以外的气旋及爆发性气旋的位置及路径等...

  • 南海热带气旋纬向分布特征

    根据中国气象局整编的1949~2003年台风年鉴资料,对南海热带气旋的源地、消亡地、强度、移向移速、活跃地等纬向分布的特征进行分析,旨在为南海热带气旋各纬度带的活动特征,为南海热带气旋的预报业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并为研究工作奠定基础.作 者:陈润珍 CHEN Run-zhen 作者单位:北海市气象...

  • 热带气旋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实用技巧

    根据20多年实践经验,归纳出一套根据云图判断热带气旋强度的实用技巧,主要包括根据云图形态推测热带气旋强度、短期动向及风雨影响.将大陆或大岛对热带气旋云型影响的严重程度分为4类,即轻度、中度、重度影响和崩溃性破坏.介绍了推测热带气旋短期动向的10类基本云型,并讨论了各种热带气旋云型可能带来的风雨影响之...

  • 流量变化对中心进气旋转盘平均换热的影响

    实际中心进气的气冷涡轮盘被简化成中心进气外缘加热的旋转盘模型,以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涡轮旋转盘附近冷气在非定常情况下的流动与换热特性,主要是冷气量对盘面温度和盘面的平均努赛尔特数的影响.转盘的有效半径为400 mm,最大转速为3000 r/min,加热功率为1000 W.实验结果表明:盘缘区域温度随时间...

  • 2004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活动特点与成因研究

    对2004年台风汛期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活动特点进行研究总结,进而对其成因做了分析.结果指出:2004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主要特点是生成总数较常年略偏多,热带气旋生命史普遍较长、生成时间相对集中、生成源地偏东,转向路径偏多,登陆气旋数多于常年平均值,登陆地段集中且偏北,集中在华东到日本一带.其成因在...

  • 热带气旋强度资料的差异性分析

    通过对比西北太平洋3个主要预报中心(中国气象局(CMA)、日本东京台风中心(RSMC Tokyo)和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的16 a数据,分析了不同来源的热带气旋(TC)强度资料的差异性.结果表明:CMA与RSMCTokyo和JTWC的TC强度均值分别相差0.6和1.7 m/s,均通过1...

  • 登陆热带气旋时间间隔非规则性的初步研究

    利用1950~2005年<台风年鉴><热带气旋年鉴>所给出的有关资料,对近56年来登陆我国热带气旋时间间隔的非规则性做了初步研究.先统计了每年热带气旋之间的时间间隔,得到56个时间间隔序列,然后做回归方程求趋势,将原序列减去趋势项,得到的剩余序列再做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每年的时间间隔序列存在一定的趋势...

  • 斜压大气中热带气旋运动特征的动力分析

    从绝热、无摩擦、无环境场作用条件下的原始方程组出发,讨论了热带气旋的动力平衡特征,并分别导出了正、斜压大气中综合描述热带气旋中心强度变化的物理量(dI/dt)及其动力平衡关系式,进而分析了正、斜压大气中的热带气旋强度变化及移动的特征.结果表明:热带气旋的定常运动具有"相当地转风平衡”的特征,其等"压...

  • 浙江影响热带气旋的几个统计特征

    利用1949-2007年热带气旋资料(由于多年沿用习惯,本文将近中心最大风力≥8级的热带风暴统称台风)对影响浙江热带气旋进行了定义,从而对影响浙江台风的频数、台风暴雨、台风大风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表明:浙江各地受台风影响的频数自东向西递减,年均受台风影响次数最多的是东部沿海地区;登陆台风个数有增加趋...

  • 全球热带气旋活动与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特征

    阐述全球气候变化对全球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在国际上取得的进展.从3方面进行综合分析:(1) 气候变化特征对全球热带气旋的影响;(2) 热带气旋活动的年际变化和年代际振荡以及影响因子;(3) 热带气旋活动与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数值模拟进展.总结国际上在这一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全球气候变化主要以全球大气环流...

  • 转盘实验基本特征及大气旋转运动分析

    本文根据流体转盘实验、天气现象和欧阳首承指出的气象科学基础理论的问题等,讨论了转盘实验的基本特征和大气旋转的原因,以及气象科学的"平面单向倒退波-Rossby长波"学说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涉及了物质演化的观念和方法体系的变革.作 者:陈刚毅 谢莉辉 Chen Gangyi Xie Lihui 作者单...

  • 2005年登陆我国热带气旋特征分析

    热带气旋是影响我国沿海的主要灾害性天气系统之一,它产生的狂风、暴雨、巨浪和风暴潮,给沿岸地区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而严重的台风灾害,往往是台风登陆引起的.为进一步研究登陆热带气旋的活动规律,总结了2005年登陆我国热带气旋的特点,结果表明:2005年登陆我国热带气旋具有登陆季节短、登陆...

  • QuikSCAT洋面风资料及其在热带气旋分析中的应用

    QuikSCAT洋面风场资料可以提供海面上10米的风场信息,为热带气旋的进一步监测与分析提供帮助.通过对QuikSCAT洋面风轨道资料再处理和精度检验,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生成了更高分辨率的格点风场数据.通过洋面风资料对近年编号热带气旋的辅助分析实验,分析总结了洋面风资料在热带气旋定位、定强、发展趋势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