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克和克的认识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生活情景,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1克的实际质量,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间的换算。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4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质量的意识。(二)教学重点:建立千克和...
-
千克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千克.2.初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3.认识案秤,了解案秤称物品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并体验到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学重点建立1千克重量的观念,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教学难点建立1千克重量的观念.教具、...
-
数学教案-千克的初步认识
课题二:千克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千克.2.初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3.认识案秤,了解案秤称物品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并体验到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学重点建立1千克重量的观念,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教学难点建...
-
《千克、克的认识》的教案设计
《千克、克的认识》的教案设计教学内容:千克、克的认识。教学要求:1、 使学生初步形成重量的概念,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2、 使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称量物品经常用到的秤称。能正确估计出物品的重量。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
-
数学教案-《千克与克的认识》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质量单位“千克”、“克”的含义,感受“1千克”、“1克”质量的物体有多重。知道1千克=1000克,会进行简单的单位间的化聚;2.培养学生估测物体质量的意识与能力;3.激发学生关注周围物体质量的兴趣。【教学重点】感受“1千克”、“1克”质量的物体有多重。【教学难点】理...
-
教学设想bpmf是《国标本(苏)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第3课。本课出示的4个声母与前面学过的6个单韵母既相区别又有联系,区别在于单韵母读得响而长,声母读得轻而短,联系之处在于声母能和单韵母组成音节。汉语拼音教学,要以培养学生拼音能力为目的,以声母、韵母和拼音方法的教学为重点。本课中学生初次接触声母...
-
苏教版《错过》最新教案
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理清文章思路,培养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2.过程和方法通过探究讨论点拨,品味文中生动、含蓄、富有哲理的语句。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结合自己"错过"的经历谈感受,并能产生新的认识。二.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3三.教学难点:品味文中生动、含蓄、富有哲理的语句。四.教学方法和...
-
苏教版作文教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写作训练教案 第一章 诗歌 第1练 激活我们的诗情 [训练目的]能写充满激情的诗歌。 [复习指导]诗歌是抒情性最强的一种文体,情感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和原动力,激活情感在诗歌创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那么如何激活我们的诗情呢? 我们可以从社会寻找诗情。从自身所处的社会、时代来寻找...
-
苏教版《错过》精品教案
教学目的1、了解文艺性政论文的特点,学习辩证分析丰富的人生体验的思维方法。2、理解文章中心,启示人们要把握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对待"人生的终点"。教学重点、难点1、思路清晰,结构严谨。2、语言鲜明、生动、含蓄。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让学生谈在生活中自己错过的一些事以及自己是如...
-
千克的初步认识
课题二:千克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千克.2.初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3.认识案秤,了解案秤称物品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并体验到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学重点建立1千克重量的观念,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教学难点建...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的练习试题
一、填空。1. 4千克 = ( )克 7000克 = ( )千克6000克 = ( )千克 3千克 = ( )克2. 填写合适的重量单位。一个乒乓球重3( ) 一袋洗衣粉重1( )一支牙膏重100( ) 一只公鸡重2( )一个小朋友重23( ) 淘气的书包约重3( )二、选择合适的单位名称填在横线上...
-
千克教学反思
学生重量观念的获得,不是靠老师告诉的,是在丰富的活动中慢慢体会和建立的,它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运用于生活,正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本节课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调动学生手、眼、脑多种器官,去充分体验重量的内涵,和千克的实际意义;同时,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学生丰富重量...
-
千克和克的认识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l、情境导入,看一看。 程序:同学们你们都到过商场买东西吧?那你们都喜欢到商场买些什么呢?老师这有几件物品,你能看出哪件商品重一些,那些轻一些吗? 2、联系实际,掂一掂。 说话:请你拿出你到商店购买的商品。如:一袋红枣、膨化食品等等。然后分小组用手掂一...
-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一、在实践中感知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我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所 列举的例子都是学生经常能接触到或看到的。师生共同努力,准备了充分的教具、学具和实物,调动多种感官协作学习。学生进行了估一估、掂一掂、称一称、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感受物体的轻重。学生亲身经历了1克、几...
-
《克与千克》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新教材人教版的内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物体的关注,往往先关注物体的大小、长短甚至颜色等表面性的特征,而对于重量的本质性的关注则较少,有的也相对较为间接。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克”、“千克”这两个概念的建立非常具有挑战性。一是因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克”、“千克”的接触...
-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
1、本课我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领悟。本课为了让学生建立一定的数感,感受1克、1千克有多重,让学生课前拿来2分钱的硬币和1千克的物品,在课堂上用手掂一掂,并找一找身边1克重的物品,学生找到了许多,如笔头、小橡皮等,并利用了橡皮、直尺、2分钱和硬币做成了小天平自己检验。再掂一掂一个...
-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
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重量单位,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与之打交道的。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有以下优缺点:优点:一、课前准备:我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课前调查活动:称一称自己的体重;到商店里找一找食品上的重量标签;在家里找一找标有重量的东西;把找到的东西和重量记录下来,学生在课前就已经与...
-
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我在本节课教学设计时立足于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践操作活动,使他们不仅参与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感受了千克的实际重量,同时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还可以应用于生活的乐趣。教学时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1.走进生活,激发兴趣。学生在生活中对物体的轻重已经有所体验,只不过由于重量单位比较抽象,不...
-
一、教学目标1、组织学生“理解”与“朗诵”作品,在理解、感受的基础上朗诵,在朗诵揣摩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感受。2、组织学生“理解”与“朗诵”作品,使学生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二、教学重点1、教学的重点是意义的构建与呈现,就是要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方法,使学生把文本与直接、间接...
-
一、教学目标1、组织学生“理解”与“朗诵”作品,在理解、感受的基础上朗诵,在朗诵揣摩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感受。2、组织学生“理解”与“朗诵”作品,使学生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二、教学重点1、教学的重点是意义的构建与呈现,就是要...
-
苏教版《有的人》教案2
教学目的:1、领会诗歌所表达的阶级感情和深刻哲理2、学习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树立高尚的人生观3、理解对比的写法4、了解诗中议论的特点5、有感情的朗读全诗教学设想:1、计划学习两课时2、在学生感悟的基础上理解内容第一教时教学过程:一、导语我们学习过鲁迅先生的文章,知道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