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教学过程:一、复习。谈话引出课题。出示:三角形 正方形 长方形提问:你认识这几个图形吗?指三角形,问:为什么把...
-
初中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初中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中国大学网https://www.unjs.com),是新人教版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中国大学网https://www.unjs.com),本教案(中国大学网https://www.unjs.com)由Word软件制作,文件大小为37 K,创作者将在文件内注明,已被网友下...
-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 认识物体 分一分 教学内容: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28-30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了解它们的外部牲,能辨认生活中较简单的物体形状。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交流,经历认识物体形状的过程,体验物体形状的特征。 情感、...
-
第三单元教案
教学内容 有几枝铅笔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和活动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2、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3、初步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理解加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运用) 课件、12枝铅笔、桃子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学生...
-
第三单元教案
教学难点:求亿以内数的近似数.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口答:(1)一个五位数,最高位是()位,一个六位数最高位是()位.(2)99864里面有()个万,101010里面有()个十万.2.在○里面填上“>”“<”或“=”999○1010601○564687○678(先让学生...
-
数学教案-小数数学第三册教案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 厘米和米的认识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起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学习用刻度尺量线段(限整厘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厘米和米不多,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缺乏明确的认识。不过学生一般都有一根20厘米长的小尺子,从尺子上可以看到厘米。所以教材想...
-
二年下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 备注 第一课时 锐角和钝角 教学内容 : 教科书第38~3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角”“边”“顶点”“直角”的认识,熟悉比较角的大小。力求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大小的比较。 2、 新课的导入。在比较中提示一种角比直角大,还有一种角比直角小,从而揭示出锐角和钝角...
-
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前埔小学 马爱琴 单元教学内容: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4页―第31页)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
-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检测题(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检测题(人教版)一、填空:1、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条线,就画出了一个()。2、方桌面上有()个顶点,()个角,都是()角。3、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与角()的大小有关。4、9时整时,针和分针成()角,4时30分,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比直角()。5、拿一张纸,先(...
-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三单元试卷(上册)
一、 判断题(第1小题 1分, 2-4每题 3分, 共 10分)1. 因为2×2=2+2,所以3×3=3+3 ( )2. 3×2和2×3的意思不同,积相同. ( )3. 5个2分硬币和2个5分硬币的钱数一样多. ( )4. 5+5+5+5写成乘法算式是4×5. ( )二、 填空题(1-4每题 3分,...
-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填一填。1、一个角是由( )个顶点和( )条边组成的。2、一块三角板中,有( )个角,其中有最多有( )个直角。4、用直角和锐角拼出的角是( )。3、手帕有( )个角,红领巾有( )个角。5、写出下面角的各部分名称。6、钟面上三时整时,时针和分针成( )角7、数一数下面图形分别有几个角。( )个...
-
小学二年级的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试卷
班别 姓名 座号一、口算(8分)65 - 24 = 66 - 16 = 77 - 34 = 93 - 61 =85 - 25 = 5 5- 14 = 67 - 56 = 56 - 9 =42 + 9= 43 + 3 = 48 + 4 = 25 + 3 =35 + 4= 23 + 9 = 35 = 9...
-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试卷
一、 填空题(1-2每题 3分, 3-4每题 10分, 共 26分)1. 34=( ),读作( )乘以( )等于( ).表示( )个( )连加.2. 写出乘法算式,计算出结果: 5个2相加:______________3. 把口诀补充完整.二、 口算题(每道小题 8分 共 24分 )三、...
-
科学第三单元教案
第一课 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 过程与方法: 1.调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 3.用词语描述常见材料。 情感、...
-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6页例6及相应的课堂活动和练习。【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减法估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学会减法的估算,能解释估算的过程,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和估算的合理性。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能用所学到的估算知识解决简单的估算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培养用数学的意识。3.通过数...
-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上册(第三单元 混合运算)教案
第三单元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综合版式和小括号,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混合运算两步式题。 ⒉使学生经历由分步列式到用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方法的多样化。 ⒊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思考的严...
-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三单元:认识物体
第三单元 认识物体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了解它们的外部牲,能辨认生活中较简单的物体形状。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与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观。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交流,经历认识物体形状的过程,体验物体形状的特...
-
小学数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38页例1、以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 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2、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 3、加强学生之间交流互助。 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教具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盒子等。 教学过程:...
-
3上教案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共计()课时第三单元单元说明:自然是如此神奇,她为我们提供无穷的宝藏,为我们带来无限的乐趣,为我们创造无数的灵感,让我们用双手去挖掘,用心灵去发现,用最大的热情去赞颂她吧!本单元以"自然之美"为话题组织材料。本单元三篇课文以不同的笔触,从不同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大地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