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教 学 过 程第1时授课时间2005年3月 日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页,自主练习第1、2题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学习内容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札记、修改创设活动情景,引入新知认识毫米你在学习时最常用到的学习工具是什么?你了解他们吗?你...
-
分米和毫米的教学反思
篇一: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分米和毫米是数学中的长度单位,认识它是一个从表象到抽象的过程,单位只有在与数字结合时才有意义,也只有在实际测量中才能被感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注重突出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在独立活动、小组合作活动中,自主地探究和学习知识。具体做法如下:1.注重“教学做合一”陶行知先生早就提...
-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教案与反思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1—32页,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 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并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经理实际...
-
数学教案-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际操作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好习惯。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
-
二年级《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6~28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各单位间的进率。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3. 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
-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属于概念认识类课节。难度较小,适合操作,容易落到实处。所以在整合课本后,将两节内容合并来讲。主要教学方法是学生课前预习,课上自学,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为主。教师讲解主要放在归纳总结上,辅助大量的有层次的练习题,使学生去体会作用毫米和分米的知识。优点:学生的操作加深对概念的理解。锻炼学生自觉提取知...
-
二年级数学下册《分米和毫米的练习》教案
教学内容:见以下练习题。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分米和毫米的认识,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能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填空1.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一块橡皮的长约5( )一本数学书厚度约5()一张课桌长约1( )宽约40( )1.学生尺上从“0”到“9”之间的长度是( )厘米或( )毫...
-
《认识分米和毫米》的教学反思
《认识分米和毫米》的教学反思孔子告诉我们:吾日三省吾身。由此可见,经常反思我们自己对自己是非常有好处的,坚持反思自己的教学,对今后的教学很有帮助。《认识分米和毫米》这节课是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也是这个单元的第一个课时。《认识分米和毫米》这节内容的学习之前同学们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因...
-
第二册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际操作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好习惯。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
-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下面是关于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一说教材:《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
-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1—32页,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 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并能...
-
二年级数学《分米和毫米》单元练习题
毫米和分米同步练习一、填空。1千米=()米 6000米=()千米 80毫米=()厘米70毫米=()厘米 8分米=()厘米 9厘米=()毫米3千米=()米 1米=()分米=()厘米8千米=()米+()米 38米+54米=()米46厘米+54厘米=()厘米=()分米=()米二、在○里填上><或=8千米(...
-
数学教案-《毫米、分米的认识》
《毫米、分米的认识》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61页的内容。二、教学目标:1、结合教学,向学生渗透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同时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2、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问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
-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案设计
篇一: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在掌握已有知识“米和和厘米的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究新知,很容易达到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导入部分,让学生经历测量常见物体长度的过程,引出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让学生感到分米和毫米的建立是日常测量的需要...
-
数学教案-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2—4页,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中的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
-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设计
毫米、分米的认识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0-61页的内容,《毫米、分米的认识》。二、教学目标1、结合教学,向学生渗透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同时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2、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问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
-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2—4页,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中的第1—3题,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3、结...
-
《毫米、分米的认识》的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厘米=10毫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
-
小学数学《毫米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2.使学生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3.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4.使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教学准备:1分硬币、电话卡、医疗保险卡、学生尺及文具;例1的情景图、制作的量课本长、宽、厚的课件(可以...
-
《分一分》教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制小学数学 第六册《分一分》 单 位 教 者 课 型 新 授 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分数的必要性,会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结合直观操作,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2)、过程与方法方面:从日常生活实例中抽象出数...
-
分一分教案
一、情境导入,认识 1/2 (一)小熊哥俩做件好事,妈妈奖励给他们一个饼(板书“1”)让他们哥俩分着吃,熊哥哥连忙说,我来分我来分,说着,就将饼仇成了这样两份,自己拿了一份,剩下的给熊弟弟。把熊弟弟气得哇哇直哭。同学们,你们说说,熊弟弟为什么要哭呢?这样分公平吗?一个饼,我们可以用数学1来表示,这半...
-
二年级下册数学分米和毫米同步检测题
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点呢?编辑老师建议大家多做一些与之相关的题,接下来就为大家整理了二年级下册数学分米和毫米同步检测题,希望大家学习愉快!1.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数学书长约2()教室的门高2()大米宽约2()10张纸的厚度约1()茶杯高10()一本新华字典厚3...
-
千米和米的换算
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3.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教学难点熟练地进行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地换算.教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