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杨课文主要内容
白杨课文主要内容(一)概述: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的白杨,借以表达自己服从祖国需要;为建设边疆作贡献的志向及希望子女也能扎根边疆的心愿。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在通往新疆大戈壁的列车上,一位父亲与他的孩子们的对话,父亲望着窗外的白杨,借助白杨,热情讴歌了祖国边疆的建设者们,同时也表达了...
-
白杨教案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教学重点】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
-
《白杨》教案
《白杨》教案、课件 通化二校姚晓霞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现方法,体会课文借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
-
白杨优秀教案
目的要求1、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学习边境战士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作贡献的好品质。3、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学习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的。4、学会本科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段落。教学重点 了解白杨树的特点,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学习作者围绕中心...
-
白杨教案设计
白杨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教学重点】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
-
《白杨》教案设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1.今天,我们来学习当代作家袁鹰的文章《白杨》,(板书课题)。2.看插图,认识白杨树。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通读课文:①联系课文中语句,想想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②把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划下来,想想这些话的意思。3.检查自学...
-
课文《白杨》教学反思范文850字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课文,文章通过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茫茫戈壁滩上的白杨树这件事,赞扬了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文章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突出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合作互动,教“活”了老教材。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
小学文章《白杨》课文赏析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课文,文章通过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茫茫戈壁滩上白杨树这件事,赞扬了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无私奉献,下面是unjs.com小编整理的对于《白杨》这篇课文的赏析,欢迎阅读!小学文章《白杨》课文赏析小学文章《白杨》课文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
-
小学语文白杨教案
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课文借爸爸向子女介绍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教导学生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2. 通过理解重点词语与句子,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3.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通过理...
-
小学课文《草》教案
教学设计示例《草》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离、枯、荣、野、烧、尽”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出课题。1.教师手拿一棵小草提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你对什么季节的草最感兴趣?为什么呢?(学生可结合查找资料。)2.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大诗人白...
-
课文识字3教案
教学要求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教学重难点:能认识本课的生字,并能在田字格内正确、美观地书写。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并能想象相应的画面,陶冶情操。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教学过程...
-
老王课文的教案
教学目标:1、 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2、 揣摩重点语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3、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重点语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教学内容:本文写的是作者与车夫老王交往的故事。老王一辈子很苦,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他的眼睛又不好,生活更是凄...
-
课文搭石教案
课文《搭石》作者(刘章)写了自己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如图),课文搭石教案。下面是课文搭石教案,欢迎阅读。课文搭石教案学习目标:1 、认识5 个生字,会写13 个生字。2 ...
-
课文雨点教案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识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会生字...
-
课文搭石教案
课文《搭石》作者(刘章)写了自己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如图)。下面是课文搭石教案,欢迎阅读。课文搭石教案学习目标:1 、认识5 个生字,会写13 个生字。2 、正确、流利、...
-
课文《灰雀》教案
教学目标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
-
课文《丑菊》 教案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了解作者眼中的丑菊,体会作者对丑菊的情感及作者所要通过丑菊告诉我们的道理。2、继续学习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3、朗读课文,欣赏文中的优美词句。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课文,了解作者眼中的丑菊,体会作者对丑菊的情感及作者所要通过丑菊告诉我们的道理。2、继续学习借物喻理的.写作方...
-
语文课文春的教案
春,是一年四季之首,俗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万物生长的季节。语文课文春的教案,一起来看看下文。语文课文春的教案一《春》一、素质教育目标1、认识认知目标: ⑴掌握生字词,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⑵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⑶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抓住景...
-
《好孩子》教案教育学1班20080511990肖学梅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天地八第二篇课文《好孩子》二、教学对象:福宝真中心小学一年级二班三、教学时间:2010年12月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能认识衣(yī)、窗(chuāng)、伞(sǎn)、京(jīng)、外(wài)"五...
-
课文《望月》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会生字新词。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4、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教学重点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
-
课文《西湖的绿》教案
【教学目标】⒈ 学会本课5个生字⒉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⒊ 结合课文内容,想象作者所描写的画面⒋ 抓住景物特点,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教学重点】1. 抓住景物特点,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教学难点】1. 抓住景物特点,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教学准备】⒈ 准备西湖的教学挂图。⒉ 让学生查找西湖十...
-
课文《冰花》教案
教学设想:《冰花》是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一篇阅读课文。课文共有三个自然段,语言优美,生动地描绘了冰花千姿百态和晶亮洁白,课文的插图形象地反映了课文内容。因此,本课的教学就是要通过朗读,以读促学,使学生认识体会冰花的美丽多姿、晶莹透亮、洁白无暇,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对于刚刚...
-
《中彩那天》课文教案
设计理念:1. 探究学习: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让学生主动去发现、探究、创造,前提就是疑问。通过学生自读,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感受学习的乐趣,积累疑问——质疑疑问——解决疑问等过程的情感体验。2. 合作学习:在合作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养成主动参与的强烈渴求和形成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