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10以内数的加减教育教案
大班10以内数的加减教育教案活动背景:结合主题“我要上小学”中孩子们互留电话的主题背景进行活动预设,通过活动中孩子集体编出的密码,自然地引导他们学会关注同样答案下式题与式题间的关系,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的道理。活动要求:1.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相同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2.熟悉生活...
-
数学教案-复习10以内的加减
折纸《漂亮的帽子》一、活动目标:通过学习折纸《漂亮的帽子》训练幼儿的动手能力,让幼儿了解几种图形。二、活动准备:每个幼儿一张纸、范例一个三、活动过程:1、 提问小朋友们:你的帽子是用什么做成?你喜欢什么样的帽子?今天老师教你用纸折一个帽子好吗?导入课题《漂亮的帽子》。2、 师出示范作。3、...
-
复习10以内的加减
折纸《漂亮的帽子》一、活动目标:通过学习折纸《漂亮的帽子》训练幼儿的动手能力,让幼儿了解几种图形。二、活动准备:每个幼儿一张纸、范例一个三、活动过程:1、 提问小朋友们:你的帽子是用什么做成?你喜欢什么样的帽子?今天老师教你用纸折一个帽子好吗?导入课题《漂亮的帽子》。2、...
-
《加减混合》教案及反思
《加减混合》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5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混合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在学习活...
-
《2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2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教师:刘洁本节课是巩固已经学过的加减混合运算知识,同时将数的运算范围扩大,让孩子们学会2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一方面要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把情境图中看到的内容用加减混合算式表达出来。根据一年级孩子的性格...
-
加减混合之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75页“加减混合”。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能正确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3、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演示法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垒球11个、智慧星圆片1...
-
10以内加减法练习课
教学内容:北京市六年制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教学目的:1.使学生巩固1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方法。2.通过多种形式的大量练习,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提高计算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口算能力。教具准备:口算卡片、头饰、萝卜图片、信箱图片、“一休...
-
《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情境,初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掌握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2.过程与方法: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体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
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第65页,练习十三第1、2、3题。教学目的: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10以内的加减混合计算。教 具:金鱼图、小鸟图、幻灯卡片、口算卡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1.教师:我这儿有6道题,谁回答得好,就会为你的小红花积1分,前面...
-
加减混合(参考教案二)
教学目标(一)掌握不带小括号或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二)用竖式正确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提高计算能力.(三)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养成认真审题、书写工整和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难点:用竖式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教学过程...
-
《加减混合》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摆放P75例题及练习十二,帮助学生理解计算顺序。2、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增强对计算过程的感受3、通过观察交流,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掌握计算顺序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播放丑小鸭动画片断你看过这个故事吗?丑小鸭讲的是它在小时候因为长的丑处处被人欺负,后来经过...
-
数学教案-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2.使学生知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也可以一次通分,再计算.教学重点能运用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什么时候一次通分好,什么时候分步通分好.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口算.2.计算下面各题.二、探究新知...
-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复习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0与内、数的认识,利用数的组成,熟练掌握10 以内的加减法2、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悟数的组成,理解算理3、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并会独立思考教学用具:卡片、教学过程:一、引入1、复习2、情境;小朋友在电梯里说出自己家的楼层。你猜一猜,他们分别住几楼?3...
-
数学教案-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第65页,练习十三第1、2、3题。教学目的: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10以内的加减混合计算。教 具:金鱼图、小鸟图、幻灯卡片、口算卡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1.教师:我这儿有6道题,谁回答得好,就会为你的小红花积1分,前面3道题要求...
-
小学数学《10以内加减法》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并能正确口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2、初步学会根据实际情境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10以内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2.使学生知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也可以一次通分,再计算.教学重点能运用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什么时候一次通分好,什么时候分步通分好.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口算.2.计算下面各题.二、探究新知.新课...
-
加减混合教学反思
加减混合教学反思这部分内容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知识,是学生在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练习。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因为一年级已经学习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因此这节课的重点放在学习连加连减和...
-
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1.根据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正确地列竖式进行计算。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1.复习。(1)用口算卡片进行口算练习。7+4 12-3 18-9 30+15 44+6 35-1010-5 9+6 7+7 47-20 58...
-
复习万以内笔算加减法和混合运算
课题二:复习万以内笔算加减法和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9页复习第5 – 8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加减法的笔算原则,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加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进行验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进行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教学过程:一、...
-
《10以内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
《10以内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据我课前了解,我两个班的学生大都已经学会了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也会根据具体情境正确地选择加减法(熟练程度有差异),但是对“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得数‘5’是怎么来的”之类的问题讲不出所以然。“10以内的加减法”教材安排了13课时。刚入学的孩子上课习惯尚未形成,自控能力差,...
-
小学一年级数学《10以内加减法》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1.使学生巩固1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方法。2.通过多种形式的大量练习,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提高计算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口算能力。教具准备:口算卡片、头饰、萝卜图片、信箱图片、“一休”图片、投影仪。教学过程:我们学习了10以...
-
《加减混合》教学设计(复备)
《加减混合》教学设计(复备)[2011-2-16 10:56:00|By:花落雁飞]教学设计(复备)2009年11月6日《加减混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混合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2.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
-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在教学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时,竖式计算本以为学生水到渠成不会产生多大的问题,可是在实际的作业中,去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1、学生在竖式计算上,都明白相同的数位要对齐,从各位开始算起。加法还不错,出现的错误比较少,但在减法上,很多学生在计算被减数是中间有“0”,或者被减数是整百的数时不会计算,他们像前一位...
-
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混合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2.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3.初步学习用加减混合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具、学具准备:1.教师准备第75页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