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教案比疏密最新文章
  • 小班认知活动图形教案

    【文章导读】图形是指在一个二维空间中可以用轮廓划分出若干的空间形状,图形是空间的一部分不具有空间的延展性,它是局限的可识别的形状。 下面是关于小班认知活动图形教案 ,欢迎阅读参考!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进一步巩固对于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认知。2.培养幼儿观察事物和比较的能力。3.增强朋友之间应该...

  • 小学数学《时间的认知》教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81页及练习十五第1、2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已认识整时的基础上掌握认识几时几分(整五整十分);2、能正确书写时间。3、学会节约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1、能准确数分(整五整十分);2、能认识几时几分;教具、学具钟,教学用钟面模型...

  • 大班社会认知木棉花教案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木棉花的特点(形状、花瓣、颜色)。2、教育幼儿认识木棉花的重要意义。3、指导幼儿看中国地图,让幼儿认识到广东省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活动准备】1。实物的红色、橙色木棉花各20朵。2、画有中国地图的A4纸30张,每个幼儿一盒蜡笔。【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师:在我们...

  • 密度教案示例之一

    密度教案示例之一(作者:南京六十七中学 高康宁)(一)教学目的1.掌握密度的概念。2.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3.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二)教具演示实验用具:1分米3的木块1个,小黑板1块(画有课本上的实验表格),体积相同的长方铁块、铝块、木块(4cm×3cm×1cm)各1个,...

  • 密度教案示例之三

    密度教案示例之三教学目的1.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特性,知道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2.初步理解密度的概念,会查密度表.3.使学生初步感知学习物理概念的方法.重点与难点重点:密度概念的建立.难点:密度概念的理解.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师:我们周围有各种物质,我们这个世界就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如:...

  • 1.3 水的密度 教案

    炭宝宝竹炭——呵护您的健康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水的密度,理解水的密度。知道任何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都有联系,这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知道密度的公式和单位,并会用来解决简单问题,能比较熟练进行单位的换算。 3.巩固天平、量筒的操作使用,培养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及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

  • 物质的密度教案

    密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一种特性。(2)知道密度单位、含义及写法读法,会进行不同密度单位之间的换算。(3)了解常见物体的密度大小。知道水的密度大小。(4)初步运用密度公式进行物质密度的简单计算。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比较方法,认识到某中物质...

  • 物理教案-密 度

    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2、知道密度是物质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同种物质密度是一定的;3、初步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概括、归纳物理概念的能力;重难点:1、理解密度的概念;2、密度单位的换算;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辨认物质,在...

  • 密度教案示例之四

    密度教案示例之四(作者:曹广键)教学目的1.初步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公式和单位.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2.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教学重点密度的概念.教学难点密度概念的建立.教具教师用:相同的烧杯两只、分别盛同体积的水和酒精.体积相同的铁块、铝块、质量相同的木块和橡皮泥、直径相同的铜丝...

  • 《水果的秘密》教案

    一、主题产生背景:水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不同水果的营养价值不同,对正在生长发育中的儿童来说,水果能够补充身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认识各种水果,亲近各种水果,科学合理的食用各种水果,对正在成长中的儿童来说,尤为重要。二、活动目标:1、认识、了解几种自己喜欢吃的常见水果,知道它们的营养价值与药...

  • 认知作文

    认知大地有高山和峡谷,人间有高尚和卑下。人世中充满着七情六欲的烟和雾,一切亲情、友情、爱情……犹如四面八方的风笼罩着这个烟雾交错的世界。立于天地间,谁能够脱离红尘的牵绊,谁能抛开一切俗念?古今中外又有几人能够穿越感情的烟雾?像庄子的豁达与放逸吗?像屈原的忠诚爱国吗?虽然庄子能与鲲鹏为友,能穿透世间有...

  • 专业认知实习暑期认知实习报告

    本文是专业认知实习暑期认知实习报告。您可以通过本文来了解下面的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专业认知实习作为了解本专业的前景以及对本专业能够有个系统整体感知的认识,尤其是我们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面对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我们有必要对该专业有个更加深层次的了解。为此,今年暑假,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专业认知实...

  • 从未被认知到取得认知论文

    内容摘要:专卖店作为一种直接面对终端客户的品牌宣传及零售模式,备受各行业推崇。然而品牌识别力的缺乏,使得家纺专卖店在终端消费者中的影响力并不大,人们更是很少对一种品牌有归属感。文章针对品牌识别力这一家纺品牌普遍存在的问题做了调查并分析如何解决现存问题,以不断促进总体家纺行业更加完善地发展。关键词:家...

  • 物理教案-质量和密度

    质量和密度密度(一)教学目的1. 掌握密度的概念。2. 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3. 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二)教具演示实验用具:1分米3的木块1个,小黑板1块(画有课本上的实验表格),体积相同的长方铁块、铝块、木块(4厘米×3厘米×1厘米)各1个,体积相同的长方铁块、松木块(...

  • 第10课 疏密 教学要求: 1 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疏密”; 2 使学生明白汉字笔画间怎样安排疏密; 3 使学生会书写笔画较多和较少的字,体会疏密关系。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板书课题 疏密 2 激发兴趣 什么叫疏密呢?为什么要安排疏密? 二 新授 (一)什么叫疏密 ...

  • 《密西西比河风光》教案

    《密西西比河风光》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并能正确读写。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密西西比河的美丽风光。3学习作者按方位的顺序来描写景物的方法,品读文章优美的语言。教学重难点1.体会文章的意境美;2.理解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方法学生自我感悟与老师点拨相结合。教学准备教师:搜集有关密...

  • 鼻子的秘密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1、认识鼻子,知道鼻子可以闻气味。2、懂得爱护鼻子的简单方法。活动准备:1、装有醋和香水的碗各一个。2、相关的ppt。活动过程:(一)、谜语导入:小朋友今天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给你们猜一样东西,看看谁能猜出来,小耳朵听仔细。“高高一座山,山上两个洞,是香还是臭,问问它都懂”。(二)、认识鼻子...

  • 《鲁本的秘密》教案

    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习理解生词,了解课文内容。2、学习作者按顺序叙述事情的方法。(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理解能力。2、训练学生感情朗读的能力,培养其良好的语感。(三)德育渗透点教育学生珍惜母子之情,学习鲁本从小事做起,关爱长辈的美好品质。(四)美育渗透点感受鲁本那种...

  • 中班科学活动《水的秘密》教案 

    活动目标:1.感知水的特征,知道水是无色 无味 透明的 可流动的。2.初步了解人类与水的关系。3.懂得保护水资源,有节约用水的意识。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活动准备:(1)空间准备: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2)教学具准备:一次性透明水...

  • 第三节密度教案一

    第三节密度教案一教学目的1.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特性,知道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2.初步理解密度的概念,会查密度表.3.使学生初步感知学习物理概念的方法.重点与难点重点:密度概念的建立.难点:密度概念的理解.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师:我们周围有各种物质,我们这个世界就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如:...

  •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中国大学网- www.unjs.com《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如水)体积和测小块不规则固体(如塑料块)的体积。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2、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学会利用物理公式...

  • 大班科学教案风的秘密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感受发现风的大小、探究和判断风的方向,并尝试制造风。2、初步了解风的利与弊,引导幼儿从小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活动准备1、课件:图片—蓝天山的风筝2、物品:吹风机、扇子、风车、棉花等。活动过程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图片:蓝天上的风筝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看天上飞的是什么?(...

  • 其他教案-探索蛋的秘密

    探索蛋的秘密活动类型: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对象:6—7岁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各种蛋,让学生知道除了鸡、鸭、鸟会生蛋外,蛇、乌龟、壁虎也会生蛋。2、知道蛋的大小、顔色不同。3、培养学生观察、探索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活动准备:1、已有知识经验准备:回家练习打生鸡蛋.2、物质准备:每人一个熟鸡蛋,一个生...

  • 水果里的秘密教案

    【教材简解】根据教育要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要有效地将儿童的发展纳入社会发展需要,要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要求,我们在设计组织主题活动时关注孩子们的兴趣和发展需要,从中寻找制定主题网络的线索和依据。教师作为活动的参与者、支持者、合作者有效的加以引导。活动中让幼儿在情景和辅助教具的作用下,带着好奇去感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