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长的认识》的教案
11月11日,我在学校上电子白板公开课,选择的是《周长的认识》教学。这课内容看起来简单,但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这个内容学生很陌生,而且有一定的空间想象,不借助直观的图面和实物,学生理解会有难度哦。这一节的教学内容对于后面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教学很关键。以及今后的几何图形的认识都有一...
-
认识周长教案5
教学内容: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61,62页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的操作,实践,感悟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2,通过围,量,算等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多种方法.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考能力,享受学习的快乐.教学重...
-
数学教案:周长的认识思路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41。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理解周长的含义.2、在头脑中能够建立起周长的概念,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以及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3、通过探究合作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作业纸...
-
周长的认识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周长的认识。课本44页“什么是周长”及第45页“练一练”中1、2、3题。教学目的: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知道周长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含义。教学关键:结合...
-
周长的认识
周长教学内容:课本第44—45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结合具体事物或者图形,使学生初步认识周长。2、能够计算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与其它多边图形的周长。3、结合情境,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教学重点:建立对周长的感性认识。教学难点:结合具体事物,理解周长的意义。...
-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执教者:蕉城一小 陈秀枝 指导教师:方晓华 刘琳华授课教师简介: 陈秀枝,女,小学高级教师,1998年毕业于宁德师范,2000年取得大专文凭,现在读本科。多篇论文在区、市教学刊物上发表,多次被评为先进教师, 2005年参加蕉城区小学数学科现场说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同年被评为市级骨...
-
《认识周长》教学反思
《认识周长》这节课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它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它是在学生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 的,这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形成表象,才能对后面的周长的计算、测量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所以,学好本节课的 内容,对今后的学...
-
认识周长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合理设计活动,创设主动探索交流的学习氛围,精心搭建求知的舞台, 以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完成知识的形成过程!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通过学校新操场的一周的边线等活动引入新课,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有效利用了学生的认知经...
-
认识周长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生兴趣高涨,进行了充分的活动,并且自主探索,在充分的体验中,感悟到了周长的实际含义。教学过程比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这一理念。我认为这节课有以下几个优点: 1.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学习数学,建立概念。 首先教师让学生描树叶的轮廓,抓住了学生的心态,使课堂气...
-
三年级《认识周长》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三年级(上)》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2、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并体会“化曲为...
-
认识周长三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周长的含义。2。使学生通过围、量、算等具体的活动,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方法。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考,享受学习的快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周长1。剪一剪。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非常可爱的卡通头像图...
-
周长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
-
《认识图形的周长》教学反思
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及时进行反思和改正可以让老师得到更快的成长,《认识图形的周长》教学反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认识图形的周长》教学反思,欢迎阅读!认识图形周长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内容,是小学阶段周长认识的起始阶段,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知周...
-
《周长的认识》教学反思范文
汪老师通过剪一剪、指一指、描一描等操作活动,使学生感知并认识周长的含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很快地投入学习状态。整个教学层次分明,层层递进:周长概念的建立——周长测量方向探究——生活中的应用——总结梳理。另外我觉得也有一些不妥的地方:1、学生的基础仅有对厘米的测量,教师让学生测量书本的长度...
-
《认识周长》优秀教学反思
“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舞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全新的课堂,开放的舞台!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合理设计活动,让学生从“剪”入手, 在“做”中升华,创设主动探索交流的学习氛围,精心搭建求知的舞台, 以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完成知识的形成过程,让他们在快乐的舞台上绽放思维的...
-
周长的认识(北师大版)
教学内容:周长的认识。课本44页“什么是周长”及第45页“练一练”中1、2、3题。教学目的: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知道周长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含义。教学关键:结...
-
《认识周长》教学反思范文
《数学课程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特别强调学习内容的现实背景,强调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体验。因此,本节课我抓住教材实质,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放手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1、强调学生学习的现实背景,从生活中切入。本节课我以“围图案”引入:把不同形状的图案镶上边框,选取的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
教学反思7《周长的认识》
《周长的认识》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基础上展开的,我结合具体的实物,通过观察、学生亲身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我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蚂蚁爬过树叶的边线一周动画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课...
-
《什么是周长》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44页 《什么是周长》 教学目标 ①建立周长的概念。 ②结合具体实物,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动”起来,亲历“做数学”的过程。 ③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习惯,从而使达到自主探究学习、主动参与学习、合作交流学习的目的。 教学重点 认识周长,培养观察能力、...
-
小学二年级数学《周长的认识》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周长的认识。课本44页什么是周长及第45页练一练中1、2、3题。教学目的: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知道周长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含义。教学关键:结合教材提供...
-
小学二年级数学《周长的认识》教案范文
教学内容:周长的认识。课本44页"什么是周长"及第45页"练一练"中1、2、3题。教学目的: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知道周长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含义。教学关键:结合...
-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4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操作中感受、体验、探索图形的周长,理解周长的意义。 2.在实际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学准备】http://www.edu...
-
认识时间 认识整时教案
认识钟表 认识整时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 2、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92页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大钟面、学具钟面。 教学设计: 一、导入 猜谜语:滴答滴答,滴答滴答………… 会走...
-
数学教案-什么是周长
体验 探索 感悟——《什么是周长》说课设计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什么是周长》。此单元内容包括:周长的认识,周长的测量与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交通与数学。而《什么是周长》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