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丽娘人物形象分析
杜丽娘“以情抗理”,她追求的“天然之情”,追求人性与人的本能被承认,这在晚明的黑暗现实中是无法实现的。《牡丹亭》也就是那个最压抑年代的一场春梦。因此,杜丽娘只能走入虚幻。以下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杜丽娘人物形象分析,供大家参考。杜丽娘人物形象分析 [篇1]一、杜丽娘人物形象的自然性杜丽娘是一位名...
-
《罗密欧与朱丽叶》
教学目标:1、了解莎士比亚生平及其戏剧创作;2、体会剧中人物的思想情感;3、认识罗密欧朱丽叶爱情悲剧的时代意义、社会意义。教学重点:1、体会剧中人物的思想情感,特别是罗密欧听到朱丽叶死后的痛苦心情;2、体会莎剧语言充满浓厚诗情的特点。教学难点: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的悲剧性以及体现出的文艺复兴时期的...
-
罗密欧与朱丽叶
1936年乔治·库克导演美国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1936年乔治·库克导演美国电影)1936版《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自莎士比亚著名悲剧作品,由乔治·库克导演,本片曾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目录基本信息演职员表基本信息罗密欧与朱丽叶 Romeo and Juliet 影片类型:爱情 / 剧情 制片国家/地...
-
罗密欧与朱丽叶
人物:神父罗密欧朱丽叶卡普利特(朱丽叶之父)芒提哥(罗密欧之父)罗密欧的朋友朱丽叶的表兄帕里斯第一幕引子(神父来到舞台中央)神父:(严肃,深沉)请注意,我是神父。在我们居住的这个地方,有两大家族,一家叫”芒提哥”(芒提哥从身后舞台左侧走出,左手举一牌,上写”芒提哥”,右手向众人示意。)另一家叫”卡普...
-
《罗密欧与朱丽叶》名言
啊!火炬不及她那么明亮,《罗密欧与朱丽叶》名言。——《罗密欧与朱丽叶》我唯一的爱来自我唯一的恨。——《罗密欧与朱丽叶》名字中有什么呢?把玫瑰叫成别的名字,它还是一样的芬芳,资料共享平台《《罗密欧与朱丽叶》名言》(https://www.unjs.com)。——《罗密欧与朱丽叶》名称有什么关系呢?玫瑰...
-
崔莺莺和杜丽娘形象比较
崔莺莺和杜丽娘形象比较教育科学学院 095应用心理学 孙超逸 09153113在我国古典戏剧文学中,有许多富有魅力的女子形象,崔莺莺和杜丽娘是其中比较光彩夺目的两个。崔莺莺和杜丽娘分别是《西厢记》和《牡丹亭》中的主角,她们都出身于名门望族,从小就接受着严格正统的封建教育。她们通过自己对礼教的反叛,对...
-
崔莺莺与杜丽娘形象分析
1. 崔、杜二人皆名门贵族之秀媛且同为封建礼教之叛逆者。崔莺莺与杜丽娘同为封建贵族家庭的叛逆者,不仅因为她们在婚恋问题上敢于一见钟情,自择佳偶,争取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更重要的是她们在婚姻问题上的叛逆行为本身体现着一种可贵的进步因素:首先她们在自择佳偶时都敢于蔑视“门当户对 ”的门阀等级观念;其次,...
-
人物:神父罗密欧朱丽叶卡普利特(朱丽叶之父)芒提哥(罗密欧之父)罗密欧的朋友朱丽叶的表兄帕里斯第一幕引子(神父来到舞台中央)神父:(严肃,深沉)请注意,我是神父。在我们居住的这个地方,有两大家族,一家叫”芒提哥”(芒提哥从身后舞台左侧走出,左手举一牌,上写”芒提哥”,右手向众人示意。)另一家叫”卡普...
-
高二《罗密欧与朱丽叶》 教学设计示例(一)
《罗密欧与朱丽叶》 教学设计示例(一)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认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2.体会莎士比亚悲剧的特点。3.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艺术特点。(二)能力训练点1.结合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2.通过诵读品味人物诗化的语言。(三)德育渗透点认识作品深刻的社会意义在于它...
-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1500字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1500字在书的天空里,我学会了自由翱翔,当我怀揣着激情穿越到另一个世界里的时候,这是一个比买彩票中了头奖都值得庆祝的事,在书的世界里,我可以摆脱所有的束缚,做一只悠闲的无忧无虑的“希望的虫子”。一次的不经意,让我翻开了一本名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情感小说,从而走进了莎士比亚...
-
杜丽娘与崔莺莺形象比较
杜丽娘与崔莺莺形象比较摘要:《西厢记》和《牡丹亭》都是我国古典戏曲的杰出作品,讲述的都是富家千金勇于追求爱情的故事,《西厢记》里的崔莺莺和《牡丹亭》里的杜丽娘两人都天生丽质,从小接受封建礼教,但面对爱情时,她们大胆悖逆封建礼教,成为反抗礼教压迫、执着追求情爱的先驱者。本文分析比较这两位女性形象,让读...
-
高四册第15课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教学目标认真阅读剧本,在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品味本文诗化的语言,理解人物对话中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的使用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仔细揣摩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动作性特征,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通过剧情与人物语言,认识剧作的矛盾冲突及其实质,理解作品的主题。通过排演课本剧,激...
-
汤显祖的至请说代表形象杜丽娘
汤显祖的“至请说”以及代表形象:杜丽娘在汤显祖的四部剧作中,《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又简称《还魂记》),是他用力最深、也最能表现他的“至情论”思想和艺术才能的剧作。他自己也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王思任《牡丹亭叙》引)《牡丹亭》的故事来源于保留在《重刻增补燕居笔记》里的话本小说...
-
窦娥、杜十娘、杜丽娘形象
窦娥形象及其悲剧意义关汉卿塑造了一个善良孝顺而富于反抗精神的窦娥形象。首先,窦娥具有始终如一的善良而美好的品质。窦娥虽然家境贫寒,三岁丧母,七岁离父,幼小的年纪过早地遭受失恃之痛和穷困之苦,然而正是这种经历,养成了她善良、孝顺的美好品质:她珍惜与蔡婆婆相依为命、相对平稳的家庭生活,恪守孝道,做人贤惠...
-
崔莺莺和杜丽娘形象比较
崔莺莺和杜丽娘形象比较(毕业论文之一)[原创 2006-05-20 19:18:08 ] 发表者: yeqing962587内容摘要: 《西厢记》与《牡丹亭》是中国戏曲艺苑里的两朵奇葩,它们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牵动着历代读者的心;同时,不朽的爱情命题也铸就了它们人物形象的不朽,其中又分别以崔莺莺和杜丽...
-
罗密欧与朱丽叶英文读后感
罗密欧与朱丽叶英文读后感The story takes place in Verona city, there are two huge doors first significant group, the scores aroused a new struggle between the whit...
-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800字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800字(一)在现在的电视剧中,我们经常听到“孩子是无辜的”说法,可往往故事的最后,孩子的命运却是最悲惨的。为了家族的利益,罗密欧与朱丽叶彷徨着,在走投无路时,选择了解脱。爱驱使着他们向死亡迈进,情催促阗他们抛开家庭走到一起,仇却注定了他们命运的相斥,痛苦的背后藏着多少无奈啊。罗...
-
高二《罗密欧与朱丽叶》 教学设计示例(三)
《罗密欧与朱丽叶》 教学设计示例(三)教学目标:1、了解莎士比亚生平及其戏剧创作;2、体会剧中人物的思想情感;3、认识罗密欧朱丽叶爱情悲剧的时代意义、社会意义。教学重点:1、体会剧中人物的思想情感,特别是罗密欧听到朱丽叶死后的痛苦心情;2、体会莎剧语言充满浓厚诗情的特点。教学难点:罗密欧与朱丽叶...
-
罗密欧与朱丽叶英语读后感
罗密欧与朱丽叶英语读后感The notes were prepared for use with an edition of Romeo and Juliet bound together with the book for West Side Story and in conjunction wi...
-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设计-教案
怀远县常坟中学 程超【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认真阅读剧本,在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品味本文诗化的语言,理解人物对话中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的使用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2、基本能力目标:①仔细揣摩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动作性特征,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②通过剧情与人物语言,认识剧作的矛盾冲突及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