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用数对确定位置》这节课开始给我的感觉是比较简单的一个内容。可当静下心来细细琢磨教材时,才感觉到本不像我所料。这节课的重点不是满足让学生会用“数对”表示一个位置就可以了,而是让学生回顾科学家探究的历程,“数对”的产生过程才是本节课的关键所在。“数对”这个概念对五年级的小孩子来说是极为抽象而又陌生的,...
-
《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教学反思范文
《确定位置》这节课是要求学生能用数对来确定位置,在此之前,学生已会用语言文字描述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数对的学习将为学生以后学习直角坐标的知识打下基础。“数对”这一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注意了以下几点。从学生现实情境“向学生介绍座位”导入,创设了轻松、和...
-
确定位置
确定位置(第三名)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实验教科书第3册84页—85页。教学目的: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第几层第几本”等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2、在对物体位置关系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使学生懂得观察要有序,表达要...
-
六年级数学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确定位置》这节课要求学生用数对来确定位置,在此之前,学生已经会有语言文字描述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数对的学习将为学生以后学习直角坐标系打下基础。“数对”这一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注意了以下几点。1本节课的教学先让学生看情境图,说出小军的位置,唤起了学生对已有的用“第几组第...
-
数学教案-确定位置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实验教科书第3册84页—85页。教学目的: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第几层第几本”等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2、在对物体位置关系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使学生懂得观察要有序,表达要有条理。3、学会运...
-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这节课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教师怎样教?是本节课比较关注的问题。学生在学习了用第几排第几个表示物体位置的基础上,怎样引入数对呢?教师应该创设怎样的问题情境?可以利用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法,逐渐优化出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这样比较自然,而且也非常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一...
-
20180201《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新城区八府庄小学第二学段小学生“空间观念”培养的案例研究《确定位置》教学反思新城区八府庄小学 魏媛在前两节课学习了关于位置和方向的一些知识的基础上,“位置”这一内容相对于其他数学知识来说比较简单,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于是我大胆放手,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主线,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有意...
-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学生们已经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然而这些在生活中积累的方位知识仅仅停留在经验的层面上,这一部分知识是起点和基础。由于这一部分知识比较贴近生活,学生比较感兴趣,乐于探究。《认识方向》这节课是参加新乡市优质课评比,课上延长了5分钟才下课,听课的老师对我说:你怎么不挑一些好学生来...
-
确定位置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6~57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第几层第几号等方法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2. 使学生体会生活里处处有数学,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3. 使学生...
-
数学《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每一次课堂教学设计时,我总是想方设法以创设一系列生活情境为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感兴趣的“小动物”出发,通过对位置的分析、判断和理解,使学生认识到“位置”的相对性,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思想。一节课的导入对整个课时的教学...
-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新课标明确提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学习的过程”。在平时的生活中同学们已经初步接触过数对表示位置,只不过没有规范书写,如我班表示第一组第三个就用1--3表示。用学生生活中的情境引入新课,使学生感到确定位置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加深...
-
《确定位置一》教学反思
《确定位置一》教学反思学生已经在第一学段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具体位置的知识,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了基础。因此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不但是第一学段内容的发展,也是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打下扎实的基础。新课标明确提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
-
确定位置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教科书第十二册P.110“整理与反思”以及P.110—111“练习与实践”1—3题。 知识要点: 1.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2.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的方向; 3.用数对表示物体的具体位置; 4.比例尺的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复习,比较系统地综合地运用各种描...
-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身边找到数学新课标明确提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学习的过程”。“座位”是一个学生感兴趣且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让他们初步感受到:要确定位置首先要弄清确定位置的方法。同时,使学生感到确定位置在生活中无处不...
-
《确定位置》的教学反思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展教学知识,丰富教材内容根据教材的安排,教学的程序是先讲座教材情境图的内容,然后现说一说自己班级的位置,而我的设计是先说一说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再把情境图作为巩固练习。因为讨论的是学生每天都坐的位置,所以这一交换就很容易激发起学生兴趣,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了。(2)充分利用现...
-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溧阳市昆仑小学 黄伟华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2.使学生经历描述物体方向和距离的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
-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一》的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2.经历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识图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进一步体验数...
-
《用距离和方向确定位置》数学教学反思
初始设计:我们还是需要这两幅作品的主人来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把量角器也拿上来,给大家量一量。(1)先请xx同学上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得出“东偏北60°”的?(先说说东偏北,再说说60°)“东偏北”是什么意思?预设:从东往北偏。(大家一起拿出手,从东往北,注意手势(手掌))那这50°你是怎么来的?(...
-
六年级数学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范文
核心提示:“用数对确定位置”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提升,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的重要基础。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在第一学段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等物体...“用数对确定位置”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提升,是培养...
-
《确定位置一》的教学反思
《确定位置一》包括四个知识点,一、观测点;二、方向;三、角度;四、距离,总结确定位置的要素。在学生充分理解“北偏东”或“北偏西”的含义后,要求学生会量角的度数,因为有基础,只要稍稍提醒就行了。第二个知识点算它的实际距离,要求根据图上距离和比例尺计算出来综合性较强,需要重点引导、点拨。结合知识点和学生...
-
确定位置优秀作文
今天老师教了我们《确定位置》这一课,这真是贴近生活的的一堂课。确定位置这一课让我知道了通常把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在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要从左向右数,确定第几列要从前向后数。在确定位置这一课里4列3行可以简写为(4,3),这个称为数对。我在教室的位置是第六组第四个,那我的位置就可以用数对(6,4...
-
数学 -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上册)》(苏教版)第84到85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平面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2.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
-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3篇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确定位置》教学反思3篇,喜欢的过来一起分享吧。《确定位置》教学反思一《确定位置》这节课是要求学生能用数对来确定位置,在此之前,学生已会用语言文字描述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数对的学...
-
第三册确定位置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实验教科书第3册84页—85页。教学目的: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第几层第几本”等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2、在对物体位置关系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使学生懂得观察要有序,表达要有条理。3、学会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