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日记最新文章
  • 精选道德日记三篇

    篇一:自从我读了《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这本书,我知道了雷锋叔叔更多的事迹,我打心底也更加敬佩雷锋叔叔了。雷锋是一位坚持助人为乐的叔叔,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雷锋走到哪里,好事就做到哪里。雷锋坐火车,不是扫地就是拖地,还帮助别人倒开水,还帮助别人拿行李。后来就有了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

  • “非道德”与“不道德”辨正

    “非道德”与“不道德”是伦理学上有本质区别的两个概念.呈现的是截然相反的使用形态。但在现时的一些文章中.经常出现将“不道德”错用为“非道德”,这是必须加以严肃指出并认真纠正的,以维护社会道德观念在这个问题上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作 者:郭柏春 尹玉英 作者单位:嘉应大学 社科部,广东 梅州 51401...

  • 谈道德失范与道德建设

    道德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行为规范是道德的表现形式,是实现社会控制、形成良好社会秩序最基本的手段.任何社会都需要建立与这一社会制度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使社会生活尽可能地规范化、秩序化.道德失范是相对于道德规范而言的,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作为行为规...

  • 道德知识≠道德水准

    我们每一个人几乎都能遇到这样的问答:你知道雷锋吗?你知道焦裕禄吗?你知道欧阳海吗?……不知道,你就可能被认为有了道德上的盲点.我的观点迥然不同:一个人的道德知识并不能与一个人的道德水准画等号!作 者:袁波 作者单位:陕西杂文学会刊 名:西部大开发英文刊名:WEST DEVELOPMENT年,...

  • 论道德应当与道德必须

    本文主张将道德区分为"道德应当"和"道德必须"两个层次.首先,从基本特征上说,道德应当是劝导性规范,而道德必须是约束性规范;其次,从价值意蕴上说,道德应当是自由的选择,而道德必须是平等的要求;再次,从直接根源上说,道德应当源于个人人格,而道德必须源于社会契约;第四,从核心内容上说,道德应当集中表现为...

  • 《道德经》道德论

    老子的<道德经>是汉民族第一部研究伦理道德的专著,<道经>主要揭示天道自然观,<德经>则专指社会人生观.道与德合而观之,则如今天所说之世界观和人生观.作 者:李安纲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100732刊 名: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 论日常道德与理想道德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种种方式所形成的道德可以叫"日常道德",它为个人确立了基础的价值观和行为态度;社会所提倡的道德往往高于多数成员的水平,可以称为"理想道德". 个人如何接受理想道德的问题就转化为怎样将日常道德提升为理想道德的问题.对日常道德的关注也体现了伦理学的实践意义.作 者:李萍 LI Pin...

  • 规则与道德

    什么是规则?是白纸黑字的法律条文,还是七大章八大节的校规?应该不是这些。当一个孩子在你身边摔倒时,没有哪条规则要求你必须把他扶起来,但你还是这样做了,因为你心是有这样一个规则:要帮助比你弱小的人,心中这种规则多了,道德也就随之形成了。规则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道德,规则是无法支撑一个社会正常运转的...

  • 道德名言

    道德名言:你们卑鄙的人类就是这样——老是扯谎,老是自以为具有那些实在不具备的美德,却否认那些较高等动物具有它们(其实只有它们才具备)。野兽从来没有干过一桩残酷的事情——这是有道德的动物的专利。一只野兽叫旁的东西受痛苦是出于无意的,这就没什么不对,因为对它来说,根本就汉有“不对”的事情,它叫旁的东西受...

  • 道德作文

    道德是很大的问题,有些对环境爱护的人是可以,可对环境有害的人却很让人难受,道德也可以检测人的修养。大家想想那些对环境有害的事件,比如随地吐痰就是一个对环境有害的事件。一天,我在公交车站等公交车来,我正在铁板凳上坐着,有一位高高的叔叔在我的旁边站着,他说了一句:‘‘小孩,把你的板凳给我坐坐’’。我毫不...

  • 道德作文

    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上周在我校发生了一件在路上撒图钉的事,致使许多同学的车子被图钉来了个“亲密接触”。对于这件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深虑一下,看看这么做给多少人带来了不便。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提倡做好事,而这么做的“好事”又给多少人带来了多少“好处”呢?好好想想这么做是...

  • 非道德主义的道德--尼采道德哲学研究

    尼采批判了基督教的道德观,其道德哲学实现了道德理念上的三个根本转变:从宗教道德转向市俗道德;从奴隶道德转向自主道德;从消极软弱的道德转向积极向上的强力道德.虽然尼采站在精神贵族立场上渲染的某些种族主义观点曾为德国法西斯主义所利用,起了很坏的作用,但他所倡导的强者的道德观,代表着一种创造的、进取的、不...

  • 当代道德教育指向:从道德顺从到道德选择的理路

    我国的道德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主体流质是道德顺从教育,原因有:伦理本位的思想传统;群体本位的教育倾向和道德教育的政治统治功能强化.当代道德教育的时代背景的变迁即社会结构的转型和多元化社会的形成以及当代道德教育人本倾向和生活世界的实践回归,标示着道德选择教育成为了道德教育的内在要求和指向.作 者:郗...

  • 道德的需要和需要的道德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道德道德的需要需要的道德论文摘要:纵观人类道德文明演绎的历史长河,人类对于道德的研究可谓横穿古今,纵贯东西。虽然差异、分歧一直是引起人类各种纷争和杀戮的基本源头,但人类在道德的需要和需要的道德方面却总能表现出惊人的一致,这种共同的需要促使人类最终把道德的探究作为他们共同的主题。于是,一批...

  • 道德需要与公民道德建设

    道德需要是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原动力,道德需要与人们的利益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道德需要应该而且可以成为公民自觉自愿的追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道德需要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内在动力."道德需要"理论强调在道德活动中主体的需要、能力、评价居核心地位,从而突出了人在道德建设中的...

  • 试述道德建设现实与道德建设重点

    1 道德的本质 道德作为一种规范,内含道德观念及观念指导下的行为.道德用于指导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之间的交往,人与人、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人与社会要发展,必须有赖于科学的交往方式,这种交往方式的维系,不能仅仅靠法律、契约等他律性的行为规范来维系,还须通过道德来发挥作用.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及...

  • 道德评价与道德评价标准

    道德评价作为人类道德活动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行为的一种价值判断,是道德认识发展的结果.这种认识过程,是反映一定社会文化生活的现实和人们的理想追求,人类对自身本质反思的过程,是在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观念和理论并进行的价值判断.道德评价功能的发挥是通过道德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实现的.作 者:刘合行...

  • 道德运气与道德责任问题

    【内容提要】根据直到康德才得以完全确立的传统道德责任观念,一个人必须要为之负责任的事情只是那种直接依从他的意志作用力而完成的行为,而独立于意志的任何东西一直被认为是与道德特性的归属毫无关系的,这在不同的意义上既符合、也悖于道德直观。然而,如果道德运气是一个实在的道德概念,那么,传统的道德责任观念就必...

  • 职业道德与一般的社会道德

    任何社会的职业道德总要受到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一般社会道德的影响和制约,它们之间在一定意义上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职业道德与一般的社会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职业道德,尤其是资产阶级直接操纵和参与的那些职业的道德,受资产阶级利己主义道德原则的影响和制约最直接、最严重,它们是资产阶级一般道德原则的体现和具体补...

  • 浅论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

    知行合一、修养与实践并重是中国伦理道德的鲜明特征.然而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相互脱结、甚至背离的问题十分突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确立科学合理的价值导向体系,作为评判社会个体道德水准的客观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道德行为准则,使人们有章可循;建立有效的道德激励机制,为实现知行合一提供坚实的社会...

  • 道德的权力和以道德约束权力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离娄上》)这是中国古代儒家“德法兼用”、“德主法(刑)辅”思想的简明概括。现在我们在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同时,又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这固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不妨借鉴先秦儒家“德治”的某些合理因素。其中一个重要思想是...

  • 法律与道德法律与道德

    ——浅析“见义勇为”与“拾金不昧”法律与道德,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概念。法律承担着维护社会善良风俗的责任,为道德提供坚实的后盾。而道德往往是一部分法律的直接渊源,在一定程度上,对法律起约束作用。但是,并不表示道德就高于法律,在同一问题上,道德和法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