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体积公式推导过程最新文章
  • 圆锥体积公式推导一得

    一般的实验教学只注重实验的结果,而容易忽视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如能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但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而且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试以人教版小数第十二册《圆锥体积公式推导》为例,浅谈在实验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一、布置实验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记得...

  • 圆柱体积公式推导的教学反思

    圆柱体积公式推导的教学反思教学圆柱的体积前,我先和学生一起温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到长方体和正方体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进行计算。对于圆柱的体积的计算公式,有很多学生在课前已经看过书本了,很明确的知道了是用底面积去乘高进行计算。对于老师来说,学生已经轻而易举的知道了最终的结论,而...

  •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推导过程

    求和公式推导(1)Sn=a1+a2+a3+...+an(公比为q)(2)q*Sn=a1*q+a2*q+a3*q+...+an*q=a2+a3+a4+...+an+a(n+1)(3)Sn-q*Sn=(1-q)Sn=a1-a(n+1)(4)a(n+1)=a1*q^n(5)Sn=a1(1-q^n)/(1-...

  • 数学三角函数公式推导的过程

    万能公式推导sin2α=2sinαcosα=2sinαcosα/(cos^2(α)+sin^2(α))......*,(因为cos^2(α)+sin^2(α)=1)再把*分式上下同除cos^2(α),可得sin2α=2tanα/(1+tan^2(α))然后用α/2代替α即可。同理可推导余弦的万能公式...

  • 语调与关联语用推导

    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交际中话语意义的生成与理解是语境动态构建的过程.明示交际行为能激活听者大脑中的相关语境假设,用以构建与话语最大关联的心理表征,减少信息处理的认知努力,这是包括语调在内的各种明示语言手段对话语意义语用推理进行制约的认知心理理据.以此为出发点,从重音分布、调群切分和调型选择的三个角度...

  • 圆锥的体积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2、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教学重点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提问:(1)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2)投影出示圆锥体的图形,学生指图说出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2、导入:同学们,前面我...

  • 利用“错误”资源,展示思维过程 -《圆锥的体积》一课的案例反思

    (课前准备:等底等高、不等底不等高的空圆柱、圆锥、沙子。课前学生都预习过这一内容。) 教学片断 师:下面分组做实验,在空圆锥里装满沙子,然后倒入空圆柱中,看看几次正好装满。 小组代表从教具箱中自选实验用的空圆锥圆柱各一个,分头操作。 师: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圆柱和圆锥、...

  • 圆锥的认识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小节的教学内容包括圆锥的认识和圆锥的体积,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周长、面积和圆柱的表面积、体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最后部分.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以及各部分名称;理解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圆锥体是人们生产、生活中经常遇...

  • 数学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推导方法

    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来解决问题是我们在解题时经常遇到的,而知道多边形的外角和是多少也同样重要.在学习中我们知道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都为360,内角和公式为(n-2)180,利用这两个知识点可以解决多边形的内角、外角、边数及对角线等问题,现就一些例题进行一下例析.一.求多边形的边数例1.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

  • 收敛的全部线性多步法基本公式的推导

    本文首先定义了线性多步法基本公式的概念,并应用MATLAB的符号运算,推导了求解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2-7步法全部基本公式,其系数全部为精确的分数形式;利用关于线性多步法公式的收敛条件,筛选出其中收敛的公式,计算出了公式的误差主项系数,阶数,绝对稳定区间.作 者:杨大地 刘冬兵 Yang Dadi ...

  • 圆柱和圆锥

    圆柱和圆锥单元教学要求: 1. 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知道圆柱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圆锥是由一个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能举例说明。圆柱和圆锥,能判断一个立体图形或物体是不是圆柱或圆锥。 ...

  • 圆柱与圆锥

    圆柱与圆锥知识要点:圆柱:(1) 特征:是由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三部分组成的。底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侧面是一个曲面。(2) 圆柱的侧面及其与底面之间的关系:沿高剪开的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圆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3) 圆柱的高: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有...

  • 《圆锥的认识》教案

    《圆锥的认识》教案湖北省京山县宋河镇小田蓉教学内容:六年制第十二册数学第48—49页的内容,完成第49页上面的“做一做”和练习十 二的第1—2题。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教学重难点:圆锥的特征教具准备:圆锥形物体一个、圆锥的模型一个、CAI课件四件学具准备:圆锥形...

  • 圆锥的体积-教案

    课题:圆锥的体积 目标:1、通过参与实践,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2、会运用圆锥的体积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重点: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 难点: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具:等底等高、不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形、圆锥容器,一些水。 过程 一、揭示标题:圆锥的体积 二、出示目...

  • 圆柱、圆锥的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21页复习第1~5题。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的特点.能判断一个物体或立体图形是不是圆柱或圆锥。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容积)计算方法,并提高灵活应用计算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的特点。教学难点...

  • 空间映射论与常规含意的推导

    Grice(1957)认为,常规含意是指不依赖语境而根据特定语言表达形式推导出的含意.Levin-son(1983,2000)分析了常规含意的特性,但未具体分析常规含意的推导过程.本文认为可用Fauconnier(1985/1994,1997)空间映射论中的三种空间映射形式来分析常规含意推导时具体的...

  • 案例分析:椭圆定义推导

    案例分析:椭圆定义推导教学中,许多老师往往比较重视将教科书上的知识教给学生,忽视让学生领略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忽视情意教学目标,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过程大多停留在理解,记忆,复述,重现知识的阶段,而奢谈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心理素质的发展,个性品质的健全。心...

  •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

    一个数列,如果任意的后一项与前一项的比值是同一个常数(这个常数通常用q来表示),且数列中任何项都不为0,即:A(n+1)/A(n)=q (n∈N*),这个数列叫等比数列,其中常数q 叫作公比。如:2、4、8、16......2^10就是一个等比数列,其公比为2,可写为 an=2×2^(n-1)等比数...

  • 圆锥的体积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2、理解并掌握圆锥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并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的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圆锥的体积计算。 教学难点: 圆锥的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师:大家看,这些容器里...

  • 《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

    本课中,我将学具和现代化多媒体网络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直观、形象地展示圆锥体,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列举了生活中的圆锥。如:圆锥形煤堆、圆锥形粮堆、削过的铅笔头等,帮助学生建立起圆锥的表象。然后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学具,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等活动去发现圆锥的特征,在实践中去理解概念。为了突破教学...

  • 小学课文《圆锥》教学反思

    【1】《圆锥》这节课,其教学目标是:1)、认识圆锥,了解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2)、掌握圆锥高的测量方法;3)、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4)、通过例一例二使学生会应用圆锥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中,学生通过实际触摸,动手测量、探索推导等活动,前三个教学目标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顺利完成。在公式V锥=1/3s...

  • 圆锥的体积(说课稿)

    写好说课稿能方便教师上好课程,下面是大学生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圆锥的体积(说课稿),欢迎大家阅读!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三单元“圆锥的体积”,圆锥的体积(说课稿)。下面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四方面加以说明。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圆锥...

  • 《圆锥的认识》数学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P23-26的内容,P24做一做,完成练习四的第1、2题。教学目标:1、认识圆锥,圆锥的高和侧面,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能根据实验材料正确制作圆锥。2、通过动手制作圆锥和测量圆锥的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3、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

  • 圆锥的体积计算

    圆锥的体积计算——桃源县郝坪乡中心小学 陈集平目 标:1、理解和掌握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求圆锥体的体积,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求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发展空间观念。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勇于探索、乐于与人合作的情趣。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