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杂剧的“宾白”与“表白”
一众所周知,元杂剧中有所谓“宾白”。然而,就现存元代戏曲剧本来看,南戏提示说白用“白”,杂剧一般用“云”,少数用“白”。惟《元刊杂剧三十种》有两处出现“宾”字,一处在《气英布》第一折:(正末)云:小校那里!如今那汉过来,持刀斧手便与我杀了者!交那人过来。(等随何过来见了)(唱宾)(正末云)住者!你休...
-
试论元杂剧音乐表现手法在戏曲艺术中的地位论文
摘要:唐代艺术形态的巨大发展为杂剧的产生奠定了深厚的基础,音乐的表现手法以歌曲的创新发展、音乐结构的复杂化、器乐音乐的发展、说唱音乐和许多表演性的歌舞、散曲等艺术形式的出现,这一切在杂剧及南戏中均有所体现。元杂剧的成熟与兴盛是思想性、艺术性成熟所决定,同时它又是我国戏剧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关键词:杂剧...
-
从《窦娥冤》看元杂剧的形与神-高中戏曲教学初探
当前,高中新课程改革已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建立的高中语文课程体系,除必修外,还设立了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诗歌与散文、语言文字应用五个系列的选修课程.在现实生活中,戏剧尤其是中国戏曲,可资借鉴的学理性文章相对较少.单纯就课文内容分析人物性格、了解字词这种传统的戏剧教学模式,显然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
从《青楼集》看元杂剧表演艺术的承传
关于元代杂剧表演艺术的承传,历来少有文献记述.从唯一传世的元代戏曲演员史料专书--<青楼集>的所载情况来看,元代杂剧表演艺术的承传方式主要有家传和师承两种.考其形成原因当有历史、社会现实和艺术发展自身三方面的因素.同时,作为一种有效的艺术承传方式,它对元代杂剧艺术的成熟与繁荣有着重要意义.作 者:曾...
-
浅议元杂剧演述体制中的说书人叙述质素论文
摘要:元杂剧演述体制中遗留有许多说书人叙述的质素,如“一人主唱”演述体制中的说书人叙述痕迹、元杂剧宾白所含的说书体、虚拟性动作与解释性语言相结合的演述方式、以及结末语的运用等方面,由此可以见出说书人的叙述手法和程式对元杂剧的影响与渗透,以及元杂剧文体形式之与说唱文学的种种关联之处。而元杂剧演述体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