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废品》教学反思

时间:2023-05-19 10:54:41 松涛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回收废品》教学反思(通用10篇)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反思过往之事,活在当下之时。那么优秀的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王珍专栏」《回收废品》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回收废品》教学反思(通用10篇)

  《回收废品》教学反思 1

  节课的教学能感觉到重点在哪里,但是不够突出,更重要的是突破重点难点知识的策略没有落到实处,就是摆小方块这一环节,知识点没有渗透进去,只是浅浅地沾边,所以导致了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另外,这是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节课,在让学生解决问题的时候,我忽略了一点,就是没有让每一个学生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这样对学生理解题意很不利。如此看来,“深入了解学生,做到有的放矢”这一方面就很欠缺,对学生知识状态了解不细致,对于学生认知水平估计不周到,对他们期望值过高,而在教学中,我操作不细致,过于心急,要知道,一年级小孩子的认知需要有一个扎扎实实过程啊!

  数学课堂上,我们不仅仅要教会学生把题目做正确,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此,教学后,反思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地整改措施。中午,我马上针对这次课“比多比少”问题的训练点,制作了专项练习课件,对学生进行此种问题的强化训练。而在以后教学的习题设计中,有意识地经常性地设计或选用 “比多比少”的问题情境,带领学生们练习,让学生经常与“比多比少”问题对话,逐渐养成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

  《回收废品》教学反思 2

  本节课的教学是让学生巩固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同时学会提“xx收集了多少”“xx身高(做了/折了/ 踢了)多少等问题。学会从数学信息“谁比谁多(少)了几个”解决所提问题。学生因受前面学习。

  本节课的教学是让学生巩固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同时学会提“xx收集了多少”“xx身高(做了/折了/ 踢了)多少等问题。学会从数学信息“谁比谁多(少)了几个”解决所提问题。学生因受前面学习的,求:“谁比谁多几个?”的'问题的影响,只要看到“比”全都用减法去解决。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法,避免学生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

  《回收废品》教学反思 3

  《回收废品》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的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在这里通过“三位同学收集塑料瓶”这一生活情境,为孩子们呈现了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比多比少的问题。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信息、表达信息,进而根据信息提出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实际上,这类问题都可以运用加减法来解决,关键是如何在学生脑中建立问题意识及实际情境与加减法意义的联系。在解决比多比少的问题时,教材为我们呈现了摆学具的过程,通过孩子们自己动手摆一摆,帮助他们理解为什么可以用加减法解决此类问题,使学生学习数学更加贴近于实际生活,学得更有亲切感。

  《回收废品》教学反思 4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标准》中提出的:“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解释和应用。”所以,本节课我以情境创设法和实物操作法为主,在以下几个方面收效不错。

  将环保情景引入数学课堂,引起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引导学生热情投入到环保活动中,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和具体的生活实际结合。充分利用情景教学,充分理解、自觉地悟出信息之间的关系。

  《回收废品》教学反思 5

  这一部分安排学生分角色读出3位小朋友的对话时,我再来提问“这句话中的‘我’指的'是哪位小朋友?你知道吗?”孩子们沉寂在自己的角色当中,都雀跃的举起小手回答。这一环节对孩子们充分理解题意打下基础,也为后续教学开展做了充分的铺垫。

  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问题,养成自觉思考的习惯。

  《回收废品》教学反思 6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小棒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情境与加减法的意义的联系”,明白“谁和谁比,以谁为标准,谁更多,谁更少”等问题。孩子们在条件很多的情况下,甄选能力比较薄弱,所以在此将问题分层次来解决。

  小林收集了26个塑料瓶,小红收集的塑料瓶比小林多4个,小红收集了多少的塑料瓶?

  在列式之前,我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先摆一摆小林收集的矿泉水瓶的个数,在操作中体会到:如果把小林收集的'矿泉水瓶数与3合起来,得到的就是小红收集的矿泉水瓶数。最后夯实基础,让学生说完整的话表达完整的意思,利用课件展示:紫色的积木块表示什么?红色的积木块表示什么?把两个部分合在一起我们用什么法计算?把它们合在一起又表示什么?请你与同桌来说一说不同颜色的积木块各自表示什么。

  《回收废品》教学反思 7

  在处理下一个问题:小青收集的塑料瓶比小林少3个,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再摆一摆小青收集的矿泉水瓶的个数。大家很容易就明白应该从从小林收集的26瓶中去掉4瓶就得到小青收集的矿泉水瓶数。列式为:26—4=22(个)

  然而我后面的巩固练习中,却暴露出一些问题。因为在上学期,学生已经学过了诸如:鸡有10只,鸭有5只,鸡比鸭多几只?这类的比多比少问题。经过近半年的经验积累,学生对这类问题用减法解决的印象已经非常深刻,这种深刻的印象可能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学生普遍存在这样一种错误观点:多就是“+”,少就是“—”,而缺少认真的分析题意,理解题目中的两个量之间是以谁为 标准,如何比较等等问题。在随后的练习中我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

  第一,让学生动笔画一画,为理解“情境与加减法的意义的联系”奠定基础。

  1、第一行画5个圆圈,第二行画2个三角形。画好后思考圆圈比三角形多几个?

  2、第一行画5个圆圈,第二行画的'圆圈比第一行多2个。第二行你画了几个?为什么?

  3、第一行画5个圆圈,第二行画的圆圈比第一行少2个。第二行你画了几个?为什么?

  第二,请你来当小裁判。将学生易混点进行罗列,有效的避免一些平时作业中的错误。

  第三,利用逆向思维的方式,打破学生心中的错误意识。

  《回收废品》教学反思 8

  在设计练习题时求谁比谁多(或少)几的问题与求比谁多、比谁少几的`问题学生容易当成一回事。为了区别这两类应用题,我设计了通过提问题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消化,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比较好动,注意力不够持久。在理解这类应用题时我巧用比化手势的方法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题意。

  通过这种比划手势以及提问题进行对比性练习,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消化, 使学生在解决这类问题时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至于加减法乱用。

  《回收废品》教学反思 9

  《回收废品》是一年级下册解决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

  从学生身边的情境进入主题,学生很熟悉,就很容易进入到情境中。以前我在设计情境的时候,总是把情境设计得过于复杂,用很多文字来表述,学生听的时间太长,有的学生的注意力就开始分散了,本来想的是像讲故事一样更能让学生进入情境,但常常是得到相反的效果,反而不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情境可以适当简单一些,尽快进入知识点的学习,利用好学生有限的集中注意力的时间。

  《回收废品》教学反思 10

  这节课的教学能感觉到重点在哪里,但是不够突出,更重要的是突破重点难点知识的策略没有落到实处,就是摆圆片这一环节,知识点没有渗透进去,只是浅浅地沾边,所以导致了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另外,这是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节课,在让学生解决问题的时候,我忽略了一点,就是没有让学生找数量之间的关系,这样对学生理解题意非常不利。在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教会学生把题目做正确,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数学课的一个显著而重要的特征。

【《回收废品》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废品回收》教学反思08-28

废品回收作文07-27

有关废品回收的英语作文09-11

一年级数学下册《回收废品》的教学反思09-28

让废品回收者有尊严地工作12-14

废品回收安全管理制度03-25

废品回收活动倡议书07-14

回收废电池的教学反思09-06

《回收废电池》教学反思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