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教案:诗词鉴赏术语的运用3

时间:2021-12-16 15:55:59 教案 我要投稿

高考诗歌鉴赏教案:诗词鉴赏术语的运用(3)

学习目标:1、了解高考对诗歌鉴赏中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2、掌握这类题型的答题方法和思路3、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学习过程一、分析考试大纲: 一、①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 在高考中,这几乎是必考点! 二、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切入点 古诗思想内容大致有九种: 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想怀人、离情别绪、伤春悲秋、怀才不遇、隐逸之趣、山水之情、吊古伤今。 三、熟悉提问方式: 1、整体问感情或态度,须结合全诗来回答。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与政治态度? 这首曲子表现了作者对社会怎样的态度与情绪? 这首诗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愿望?表现出什么样的主张? 试分析这首诗中作者表露出来的对“官家”的态度是怎样的?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信念?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 2、就其中的某一句或某一联或某几句问感情或态度。需结合具体诗句来答。 “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 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 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3、告诉你具体的物、情感,或者具体的观点,让你结合诗句分析。 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 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 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气溢于言表”。请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4、两首诗感情对比法 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 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四、首先从诗歌鉴赏的分类入手:(见诗歌鉴赏前四个学案) 1、写景抒情诗 2、即事感怀诗(怀亲、思乡、送友、赠人、人生感悟、闲情意趣) 3、托物言志诗(梅兰荷菊松竹鹤雪) 4、边塞征战诗(怀古咏史诗、山水田园诗、哲理诗) 其次从外部切入从内部分析入手: 1、了解诗歌创作的特定背景,结合诗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与态度。 诗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一首诗的形成总是与作者特定的历史事实的感悟有关(所不同的是其表现方式的差异)。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作者对社会、对生活中的某人、某事或某种现象的或褒或贬,或肯定或否定,分析诗中作者的观点或态度,我们应尽可能多的联系诗歌创作的特定的历史背景,结合诗的内容作细致、全面的分析。如: 伤田家    聂夷中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唐末农民颠沛流离,无以生存。这首诗反映的正是当时唐末农村的状况。诗中开篇就描写了封建社会农村出现的一种典型怪事。“寅吃卯粮”——“卖青”(即把尚未产出的农产品低价抵押)、“挖肉补疮”,这是何等惨痛的现象,血淋淋的现实既深刻又典型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结尾两句作者又用“绮罗筵”与“逃亡屋”构成鲜明对比,反映出尖锐的两极分化、阶级对立的社会现实,具有很强的批判性。鉴赏这首诗时,我们若能根据题意从把握背景信息着手,结合全诗内容去分析,就能比较正确地把握作者的态度与思想感情了:对农民的同情,对君王的讽刺,对现实的不满。再如: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杜甫卜居成都西郊草堂,历经离乱之后,开始有了安身之处,诗人为此感到欣慰。春暖花开的时节,独自散步在江边,情随景生,一口气写下了七首诗,此为其一。    问: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要正确地把握杜甫在这首诗中所表露的对生活的态度,即思想感情,我们只要读一读诗的注释,就不难把握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积极的,思想感情是欣喜的。因为诗的注释给我们提 供了杜甫写这首诗时的特定背景——诗人“历经离乱之后,开始有了安身之处”。联系这一背景,再结合诗人在诗中给我们创设的意境,答案也就不难得出了。 答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抒发了久经离乱后得以安居的喜悦心情。(手法:全诗描写动静相应,有声有色,意境十分优美。) 2、分析诗句的含蓄义或理趣义,分析出作者的观点或态度。 大多古诗词的作者并不是直接地在诗中表达自己的态度或观点的,而是通过写景或写事来含蓄地表达自己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现实的情绪态度。对这样的诗,鉴赏时要注意分析景物或人物的特点,把握其含蓄义,由此入手分析出作者的观点或态度。 如: [双调]折桂令·荆溪即事  乔吉 问荆溪溪上人家:为甚人家,不种梅花?老树支门,荒蒲绕岸,苦竹圈笆。寺无僧狐狸样瓦,官无事鸟鼠当衙。白水黄沙,倚遍阑干,数尽啼鸦。 问:这首曲子全篇有景有情,试分析这首曲子表现了作者对社会怎样的态度与情绪? 分析这首元小令,我们可以看到,它在结构上很有艺术,开篇以问陡起,而后通过“老树”、“荒蒲”、“苦竹”、“狐狸”、“乌鼠”等多个意象描绘了一派荒凉残败的景象,展现了一幅死寂沉沉的人间破落图,最后又通过描写小结。小令的主体,是景物描写,从选景所构成的意境来看,留给读者的是一种凄凉、死寂、残败的气象。这里很含蓄地寄托了作者的一种情绪,这种情绪显然是绝望而又无奈的。从这种隋绪中,我们又不难分析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厌世态度。因此,据此可知,该题的答案是:“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厌世态度以及一种绝望情绪。” 古诗词中除了抒情诗和叙事诗外,还有一部分是说理诗,这些诗往往是通过具体的事物来说理的。诗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含有理趣义的诗句,对这些诗句要注意分析它的意义指向,因为这些诗句是解读作者隐含在诗作中的观点与态度的关键句。如: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问:这首诗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愿望?表现出什么样的主张? 这首诗中的李杜当然是指“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作者用简略的文字“万口传”来描述了李杜诗作的魅力及影响,然后又通过后面的两句诗表达自己对文学创作的愿望与主张:文学创作应该是“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是两个理趣句,它隐含的意义是深刻的。理解了这一层,那么对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愿望与主张也就明确了,即反映了作者对文学创作应超越前人的愿望,表现出文学创作要创新发展的主张。 3、从辨析用典入手,把握诗人的观点态度。 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强内容的丰富性和表达的生动性、含蓄性,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诗人往往借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辨析所用典故有助于把握诗作所表达的观点与态度。古典诗词的用典是多样的,有引用点化前人语句的,有引用神话传说的,有引用历史故事的,等等。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中就提到了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等历史人物及他们的故事,借以曲折地表明了自己对时事的看法,表达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和壮志难酬的感叹。又如辛弃疾的《南乡子》就借用了杜甫《登高》诗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而化出了“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借奔流不息的长江水喻千古兴亡悠远难追的历史事件,借以抒发词人心中不尽的愁思和感慨。又如: 新沙    陆龟蒙 渤澥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 蓬莱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 问:试分析这首诗中作者表露出来的对“官家”的态度是怎样的? 这首诗反映的是当时尖锐的社会政治问题——封建官府对农民敲骨吸髓的赋税剥削,诗中用了两个典故“蓬莱”与“紫芝”。蓬莱仙境,传说有紫色的灵芝,服用可以长生,在常人看来蓬莱是神仙乐园,不受尘世的一切约束,包括赋税的苛扰,但在诗人看来,这些都不过是天真的幻想,蓬莱仙境之所以还没有税吏的足迹,仅仅是由于仙凡路隔,如果有路让人可到,那么官家想必也要年年去那里收税。诗中化用典故“蓬莱”与“紫芝”,并作假设推想,包含着这样一个严峻的历史真实——官家搜刮的触须无处不到,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逃避赋税的净土乐园。通过对典故的辨析,把握了典故的意义,作者对“官家”的态度也就明析了:这首诗讽刺了当时官府的剥削无所不在,表达了诗作者对官家厌恶嘲讽的态度。再如: 塞下曲    李益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信念? 这首诗中作者援引了名将马援花甲出征、班超年老守边、薛仁贵威震突厥三个典故,表达了戍边将士为国建功的强烈愿望和必胜信念。     4、从涵咏诗的意境着手,把握诗人的观点与态度。 诗的主旨是通过一组组的意境来构成的,

【高考诗歌鉴赏教案:诗词鉴赏术语的运用3】相关文章:

高考诗歌鉴赏教案:诗词鉴赏术语的运用(2)03-04

高考诗歌鉴赏教案:诗词鉴赏术语的运用(1)03-04

2009诗词鉴赏须知的术语及其运用教案103-08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术语整理07-23

高考诗歌鉴赏01-13

2010届高考语文鉴赏术语07-23

诗歌鉴赏技巧 -诗词01-01

诗歌鉴赏方法 -诗词01-01

高考诗词鉴赏大全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