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古韵卸甲村散文

时间:2021-09-24 16:37:46 散文随笔 我要投稿

文字古韵卸甲村散文

  我曾两次到访过具有古香古色,环境优美的卸甲村,初次到访该村,那是几年前的事情了。曾在央视热播过的电视剧《太行山上》里有很多剧情,就是在这里拍摄的,那时我是作为群众演员,跟随拍摄剧组来到该村的。在河北涉县工作并居住多年的我,首次惊喜的发现在这大山深处,还有一处这么美丽的地方。此地给我最初的印象是,山村四周青山环绕,清清溪水潺潺流淌,蜿蜒向山里延伸的山谷幽深而寂寥,尽管那时已是深秋季节,但仍是鸟语花媚,山果飘香,我被眼前的柔美风景所沉醉。然而当我第一次走进村庄时,眼前却出现的尽是残垣断壁,村里空无一人,一片颓废的景象。我好奇的询问周围的人,村子为何如此衰败?村民都去往何处?一本地朋友回答说:“村里的人早在多年前,就全部搬迁到距此不远处的山路两旁了,我们上山时路过的地方便是。”我闻之愕然!由于剧组安排任务很紧,就没有过多的询问了解,为此该村子也留给我很多惊奇和疑问。

文字古韵卸甲村散文

  再次造访卸甲村,就是最近河北涉县正全面建设美丽乡村,并注入巨资精心打造古典传统村落,那更具古典魅力的卸甲村,也是涉县着重打造的亮点。为此我跟随涉县作协宣传人员一起,又一次来到了该村,也为我打开了对此处存有疑问的心门。

  一来到卸甲村,村里的老支书就热情地,为我们介绍起村里的大致情况。目前该村共有村民160多户,有效耕地有450多亩,1978年至1990年期间,陆续从老村子搬迁至目前的新村。当我询问起关于对“卸甲”这个村名的由来时,老支书满面笑容,语气铿锵有力如数家珍。他说:“那是在三国时期,此处匪患猖獗,在此山向南方向的山头,被一伙土匪占领,叫做摇铃寨。山上的土匪经常下山骚扰民众,弄的山下民不聊生,当地政府向上禀报申请,遂派非常著名的关羽将军的第三个儿子——关锁,率兵来此平息动乱。关锁将军攻破摇铃寨后,在返回的途中已是人困马乏,来到此处见有一处清澈的泉水,随即下马休息。人马喝足了甘甜的山泉后,仍难解身体之燥热,关锁将军就卸下厚重的盔甲,跳到泉水里洗了个澡。因突然遭遇冷热交替,一股寒邪之气直冲体内,将军突感不适,非常痛苦不堪,随即倒下再也没有起来,随行人员就将其埋在了一颗杏树之下。后人为了永世纪念在此立下奇功的关锁将军,在其掩埋立起坟丘之处的村庄叫做“立邱”,在其卸下盔甲洗澡并生病的村庄更名为“卸甲”,这就是卸甲村的由来。我的第一个疑问大解,也对这个悲伤的传奇故事感到哀伤。

  在老支书的快言快语之下,很快为我解开了第二个疑问。那就是村民为什么会整体搬出那具有传奇色彩的村庄。老人说:“村子整体搬迁也是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不得已而搬之,其主要原因是,村里人口剧增,所使用的土地越来越受限制,再加上村子地处大山的阴面,每天日照严重不足,且交通也十分不便,为此村里才决定整体搬迁到距此不远处的山下,比较空旷向阳的地方。搬迁工作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就开始了。从最初的开始规划到整体搬迁完毕,历时二十多年才完成了新旧村庄的更替。搬迁重建工作经历的各种困难和艰辛,我想也只有这里所经历过的人才会知道。我对他们为了后代幸福发展,所付出的艰苦努力,由衷的感到敬佩。

  由于这里地理位置独特,生态环境原始优美,且村里现存房舍陈旧,有的破败不堪,一眼就能看出当年的生活容貌,不需任何修饰,是一所自然定格的原始村落生活画面。所以才被电视剧《太行山上》剧组,选为剧情和外景拍摄之地。这里也因《太行山上》电视剧的热播,而一举成名。

  老支书讲解完村子近况后,也解除了我的疑问,随即老人引领我们一行,参观一下新农村的建设,去接触和聆听那过去发生的故事。卸甲新村依山傍水,建在山路的一侧,的确比旧村敞亮方便了许多。正当我们饶有兴致的观看道路两旁的建设时,路边一排排粉刷一新的院墙,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哦!那一排排院墙的空白之处,都画满了非常漂亮的墙画,有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有育人明智的卡通漫画、有美轮美奂的山水,还有精心书写的诗词歌赋。这些很有特色的粉墙文化,给这个充满生机的美丽乡村,带来了很多古香古色的韵味,也很大程度地,提升了该村的文化品味。我们为之感到惊叹,在这个穷乡僻壤的山村,是谁能有如此大的神来之笔,将这个村子打扮的有如此魅力。正当疑惑时,我发现不远处的墙边,有一位戴着草帽,正在墙上作画的人,随行的有人认识他,说他就是国内非常知名的一级画家贾向国先生。原来这里的大手笔,是出自这位著名的艺术家之手,难怪墙体上的画作如此精美规格之高。他为这座有着古老传奇故事的村庄,增添了更多的远古色彩,也为自己的画作艺术,书写了一幅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篇章。

  当贾向国先生得知我们一行是来此处采风做宣传的,礼貌地放下手中的工作,与我们介绍起他对这些墙画文化的设想。他说:“他要用手中画笔,将这个非常有传统意义的美丽乡村,打扮成具有深远历史文化,独具一格的魅力乡村。”相信在他的笔下,这里一定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随后贾向国老师热情地引领我们,参观了他在此处的画室。他的画室就建在旧村村口坡上的涌泉寺内,由于该寺长久失修,有好多房屋废弃不用非常可惜,贾向国老师来到此处后就和村里人协商,将那些废弃的房屋通过他自己的设计装扮,充分利用起来,变成他精心创作之地。入住后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对该寺院颓废的房屋进行了整修,逐步形成了一处非常不错的,能修身养性禅悟创作的书画之院。

  该寺院结构为一进两式院,院内房屋排列整齐错落有致。一进入寺院就能感受到,这里有一股浓浓的艺术古典文化氛围,在院里门楣、过道、厢房的墙壁上,都刻有贾先生自己独特创意的楹联、名言、诗句。艺术家还从北京民间收集来一些影壁砖刻,镶嵌在门脸和厢房的墙壁上,使这里本来破败不堪的房子,经他的精心布置打造,艺术欣赏价值一下子得到升华,也给这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刹,增添了许多历史文化气息。当走进他的画室,一下子又被室内的陈设和他的作品所吸引,那一件件珍贵的艺术藏品,一幅幅警世明理的楹联匾阁,无不令人惊叹!这简直就是一座藏在大山深处的艺术“宝藏”。随行的人打趣说:“您这里简直就是一种低调中的奢华”。贾先生歉然一笑,给予中肯。随后贾先生引领我们来到后院,来到一颗笔直苍劲高有数丈的柏树下,他饶有兴致地说:“此树是很多年以前从遥远的华山,整体搬运过来移植在这里的,俗称华山柏。一共移植来五棵,仅存活这一棵,其意义是蓄华山之伟岸,沾华山之灵气。多年以来此华山柏树干粗旷笔直,向上不断延伸直插云霄。它就像一位倔强的勇士,在这个僻壤山村不断攀登新的`高度。他说每天在此看见它,就能不断激励自己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攀登高峰。”我们闻之无不为艺术家对艺术的追求和进取精神所折服。在此处一过道的门上刻有一副对联,上联写:“宁守寒窗独寂寞”下联是:“不为虚名乱本真”一语道出了这位艺术大家的人生境界。贾先生还说:“选择此处作为自己生活创造之地,主要是因为此处有着原生态的环境,且安静优雅不受外界干扰,非常有利于修身养性,专心做事,静心研究创作。”艺术家身居古寺,闲时在竹林小憩,清晨静听涌泉叮咚,与花鸟对语,实为人间之仙境。我对这位艺术家的人生境界和文化品位充满了仰慕之情。

  就在这千年古寺内,还发生过一段鲜为人知的抗战支前故事。1940年129师后勤部随司令部由山西辽县进驻涉县赤岸村。129师的后勤领导来到此处,见古寺地处大山深处,地势险要,不易被日军发现,就在寺内建立了一所主要生产毛巾、手套、袜子的加工厂,并召集附近十里八村的村民,为129师的抗战子弟兵,日夜赶制军需织品,为抗战全面胜利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再一次步入这个古朴颓废的小村庄,有一种穿越远古的感觉。走在长满青苔和杂草的村庄街道上,哦!也算不上是街道,只能容得下两个人并排行走的青石板路,怎么看也不像是街道。这里的房屋都是依山坡而建,所能使用的土地面积实在是有限,没有宽敞的街道也是无奈中的无奈。现在的村子早已没有了过去炊烟袅袅,鸡鸣犬吠的喧闹,但依然是那样的宁静,依然是充满原始味道的小山村,只是我们的到来打扰到了这里片刻的宁静。大家争相拍照,迫切地留存历经风雨冲刷,见证历史变迁的痕迹。这时我突然发现有的地方,有人为的整修痕迹,村里跟随的向导告诉我们,今年以来他们陆续对旧村庄,进行了简单的整修,因为这里已经被列为历史剧制片拍摄基地了,今后将不断会有电影电视剧组来此采景拍摄。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房一瓦,将会走出大山,出现在各地播放的影视剧里。村里向导还说:“村里还准备对倒塌、破损严重的地方,按照历史原貌继续整修,今后这里还将被开发成集旅游、度假、休闲、养生的度假村。”我们闻之感到莫大的欣慰,因为这里将会成为山里人获得更大收益的地方,也一定会增加山里村民的幸福值。

  当将要离开这古韵飘香的山里村落时,我难掩内心的感慨,也由衷地祝福这块充满灵气的地方,祝福村里人能够走向更幸福快乐的生活。希望这里的山山水水,一直保持原生态发展,希望能有更多的城里人,来此感受他们身处圣地的幸福,祝愿这处处充满古韵色彩的美丽乡村,永远充满活力越来越繁荣。

【文字古韵卸甲村散文】相关文章:

新春的古韵散文06-10

丢盔卸甲05-29

古风古韵抒情散文01-09

古韵悠悠花草乡散文04-26

西江古韵酒飘香散文01-19

文字散文03-17

卸甲保养手册:卸甲后如何保养指甲01-16

丢盔卸甲的近义词04-28

文字的生命的散文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