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读后感:青山不老 精神不灭

时间:2021-08-08 09:59:0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红岩》读后感:青山不老 精神不灭

合上了最后一页,我仿佛站在了那鲜血染遍的红岩上。想想华子良,为了获取情报,装疯子一装就是十六年;想想刘思扬,为了追求理想,放弃了舒适的生活甘做了一名监狱里的三餐不继的囚徒;再想想江姐和许云峰,为了不让国民党政府得到情报,被打晕过去十几回,宁死不屈……一想到这些,我总感到有些液体在眼睛里打转。

《红岩》读后感:青山不老 精神不灭

也许大家会问,我――一个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怎么会如此迷恋《红岩》这本革命小说呢?因为我总在阅读时一次次地被这些英雄们所感动,一次次被这些肉体备受摧残、但精神完整富有而光芒万丈的英雄们所感动。

龙光华也是其中之一,大家可能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但他也同样非常值得让人尊重:他不忍心看到战友们因缺水而痛苦,便在放风时偷偷地挖了一个水坑,可惜最后被特务发现了。特务让他把水坑填平,他说什么都不填,也不让特务填。特务气急败坏,对他用了各种刑罚,龙光华坚持抗争,最后在敌人的酷刑下牺牲了……类似的感人事例在《红岩》中还有很多很多――成岗、余新江、丁长发、霍以常等等等等。他们一无所有,生命也最终消失在了渣滓洞,但他们用他们的精神诠释了“精神富翁”和“精神永恒”的含义。

现今社会,有很多人都是富翁,有物质上的、有精神上的。就举个例子吧,李桂林在是一名在城市中有着舒适生活的人,但一次去四川二坪村的参观改变了他的一生。在参观后一个月,他离开了城市,到了文盲村――二坪村花自己的钱开了一所小学。当时那时没有教室,只有一间简单的茅草屋,生活贫困至极,可出于对孩子的热爱,他坚持下来了,一直坚持了二十一年。很多人同情他的生活的贫穷,可是我觉得他并不贫穷,他只是把物质上的富裕变成了精神上的富裕。

现在很多人都只看到了物质上的富裕,却把精神上的富裕抛在了一边,大家都会说“钱乃身外本_资料,来.源/于;贵_州学,习.网 gzu521.com之物”,可精神上的钱可不是身外之物,相反它是我们必有的东西。如果没有了精神上的财富,那他就会像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写的《有的人》中的那一句一样: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在地震时,这种精神也会在茫茫人海中体现出来。在那些捐款处,总有许多人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更有一些老人,把自己一生积蓄的.十几万元全部捐献出去,他们穷了钱,但他们仍是精神上的富翁。

可是在这些美丽下,总会有一些丑陋存在:一些商家为了谋利,制造假冒伪劣,什么奶粉啊、果冻啊、胶囊啊等等,他们谋得了金钱,但是换来了精神上的债款。还有一些人,看到老人摔倒在地,怕承担责任,不闻不问,冷漠地离开,佛山的三岁女童小悦悦被碾,十八个路人看见却无一人出手相救,这些人的灵魂早已被关入了渣滓洞最深的地牢。

这个暑假,我去了歌乐山,参观了渣滓洞、白公馆、梅园。在监狱的墙上,还能依稀辨认当时那些劝诫和威胁的标语,那些生锈的刑具,好像让人想到了当年革命者在受刑时痛彻心扉的一声声皮鞭声、烙铁声和泼水声。而此时,阴暗的监狱里,灰暗的牢房中穿梭的是一个个衣着光鲜、生活在和平幸福中的人们。他们从五湖四海赶来,只为来祭奠半个世纪前那些精神上的勇士,追寻他们永恒的灵魂。

青山不老,精神不灭!

【《红岩》读后感:青山不老 精神不灭】相关文章:

打造红岩精神作文03-02

革命精神永不灭07-26

雷锋精神永不灭作文03-13

读《红岩》有感:不灭的生死11-15

红岩精神 永放光彩-《红岩》读后感09-16

红岩精神心得体会11-19

创造未来,发扬红岩精神作文03-02

红岩精神,永放光彩作文07-22

精神之灯永不灭作文800字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