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我的自考求学路:从建筑工人到博士

时间:2021-10-05 16:11:23 经验交流 我要投稿

我的自考求学路:从建筑工人到博士

    工作二十年,我从一名普通的建筑工人,以高中为起点,一边工作,一边自学,于1999年4月进入高校获得博士学位,2003年6月进入科研机构从事专业研究。虽然过程坎坷,但在今天看来,更多的是付出与收获。

    我是在一所地区重点中学重点班读的高中。那时梦想自己能成为一个数学家。整天看数学书,作数学练习,觉得生活很充实。偏爱数学造成了学习偏科,最终未能跨入大学门槛而来到一家建筑公司工作。

    参加工作,当了一名建筑工人,一名架子工。整天在脚手架上爬来爬去,活像一个跳高运动员。搭脚手架纯粹是一种体力劳动,与自己在中学时代付出的努力不匹配。有了这样的想法,在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底,我来到北京一所建筑学校学习。虽然已经工作,但儿时的想法并未泯灭。于是一面学着建筑技术,一面在北京工业大学一位副教授的指导下学习数学并开始从事组合数学的研究。

    从建筑学校完成学业后,我回到了原工作单位,成了一名技术管理人员。编写施工技术文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成了我每日的主要工作。“既然做,就把它做好”这是我的原则。查技术资料,用一些技术原理和模型解决技术难题并用于施工实践,一度成了个人的努力方向,数学研究也因此一度中断。这段时间先后发表过不少建筑技术论文,也解决过不少施工难题,并在从建筑学校回到原工作单位的第五年,被破格提升为工程师。但随后几年就发现,付出与收益不成比例。当时的想法很幼稚,认为是文凭太低的原因造成的,于是决定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完成本科学业。实际上,这种现象正是国企的通病,在国企领导人的眼里,能干并不代表你优秀,也不代表你能拿到好的职位与薪水。

    通过四年半的努力,在建筑业工作十四年时,我拿到了北京大学和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联合颁发的应用数学专业本科毕业文凭和学士学位。更加深了我对国企的认识。偶然机会,在北京大学见到博士生招考目录和条件,发觉其考试科目自己在过去都学过,有的还发表过论文,于是产生了一种突发的奇想:去高校直接攻读博士学位,跳出国企这种怪圈。

    在随后的三年里,白天忙于施工管理,早晚则忙于英语和专业课的复习。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我没退缩。总结经验,不是科班出身,外语不过关。每天早晚的时间均拿来学习外语。三年后,我终于跨入了北方交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读博士学位对我来说是不紧张的。但因为无基本生活来源(原来的工作单位不支持,不给生活费),这样我一面打工,一面攻读学位,完成论文。那时,虽然学习不紧张,但每天的生活是相当紧张的。早上五点左右起床,看专业书和文献资料,思考课题。白天不上课时,就去打工,以维持家庭生活开支。晚上将早上没思考完的问题想完或将得到的结果整理成论文,打印排版,拿出去发表。

    整个博士论文无论是选题,还是其内容,均是按照自己独创的方式完成的。论文完成后,交给了国内十位教授评审,结论均为“优秀”。在进行博士论文的研究与写作过程中,深感必须紧跟国际主流研究方向做工作。这样,在拿到博士学位后,个人觉得必须进一步发展自己的特色和方向。于是又花了很大力气去研究相关方向的专著和文献,并跨入中国科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我是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毕业生。因为是自学成才,有较完整的学习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直接为我攻读博士学位打下了基础。我觉得人的生活必须有目标,有追求。而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不要过多思考别人怎样评价你和怎样看待你。著名诗人汪国真有一句诗写得好,“既然目标是地平线,便只顾风雨兼程”。因为这样想,并付之行动,我由一名普通建筑工人最终成为了一位数学工作者。过程虽然曲折,不乏辛勤与汗水,但更多的,则是人身价值的体现和收获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