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1983-1987年的师范生:1毛钱1顿饭

时间:2021-10-05 16:16:25 经验交流 我要投稿

1983-1987年的师范生:1毛钱1顿饭

  讲述者:裴秀芳(大学教师)

  学费:

  住宿费:

  生活费:200元/学期

  记忆最深刻的花费:一件18元的军大衣

  军大衣是那个年代的时髦装扮(资料图片)

  裴秀芳198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对于当初的大学花费她感慨万千。她说,自己最大的一笔花销就是一件当时非常流行的军大衣,大概就是18块钱。

  1984年,裴秀芳从运城农村考到了北京,而当时她家的经济来源全靠她父亲每月30元钱的工资,这对于供3个孩子上学的家庭来说相当困难,但裴秀芳回忆说四年的大学生活过得还算不错。

  “我四年大学生活可能花了1300多元,这些钱全部是从家里拿的。”裴秀芳说,“虽然家里很困难,不过我个人没有感受到太大的经济压力。当时学校也不收什么学费、杂费、住宿费,只要有生活费就完全能完成学业,最重要的是学校还给生活补贴,师范类学生给的尤其多。1984年到1986年,每个月我能领到18元的补助,1987年能领24元,另外还有3元钱的困难补助,这些钱对于我来说支持一个月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了。”据她介绍,第一个学期需要的钱最多,刚到学校什么也得准备,衣服等生活用品都得买,不过以后就好多了。

  裴秀芳给算了一笔账,她有时候1毛钱就可以吃上一顿饭,不过一周可以吃上两到三次小炒,给自己改善一下生活,当时小炒大概也就3到4毛钱,学校发的补助足够自己吃饭。这之外就是平时买一些衣服、生活用品以及书等,大概算下来每个学期需要从家里带200多元。由于平时比较节省,裴秀芳还攒下了一笔钱,供了自己一个学期的费用,那个学期除了13块6的车费,她没有向家里要钱。

  裴秀芳每个月都计划得很周详,吃多少,怎么吃,她都心中有数。这样有计划的消费,让她四年没有体会过窘迫的生活。比如当时的肉沫粉条,食堂1毛钱一份,而且非常实惠,一勺子下去,给你盛满满一碗,对女生来说,一顿根本吃不了。于是她每次只买半份,也足够她吃了。

  那个时候,对于大学生来说,惟一的电器就是收音机,不像现在的学生有笔记本、MP3、随身听,当时同学中只要有一个收音机会让别人羡慕得不得了。当时在大学里,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一个月能有40元的生活费,买个收音机不算什么大事情,而对于当时仅靠补助生活的裴秀芳来说,根本无法与人家相比,收音机就是个奢侈品。“我们宿舍每个人都有一个收音机,只有我是蹭别人用的。当时一个和我比较要好的同学,家庭条件比较好,我就蹭她的,这一蹭就是四年。”裴秀芳笑着说。

  至于在衣服和书上的花费,她并不是很多,因为在第一个学期买了衣服,有了穿的,裴秀芳就很少再添置衣物,一年每到换季才可能买件衣服,有时候一年也不买。而买书那就没有定时了,碰到了好的书籍才买,一般是先顾好自己的生活。

  裴秀芳说:“我四年最大的花费就是买了一件心爱的军大衣。那时候几乎每个女生都有,于是我也狠心买了一件。当时商场里有24元和18元的军大衣,考虑了很久还是选择了便宜的,但这也是我四年大学买的最贵的东西。”

  对于当初能够在那样艰苦条件下,自己还能没有压力地过完大学生活,裴秀芳非常庆幸。她说:“非常重要的是,当时学校不收任何费用,每月还给你很高的补贴,有的人非但不用从家里拿钱,而且往回拿钱接济家里。”

山西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