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找准定位因材施教的论文

时间:2021-06-25 18:08:25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新课标下找准定位因材施教的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新课程下的新老师;新课程下的新课堂;新课程下的新学生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同等重要、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中心思想的把握,写作知识的揭示及借鉴、知人善教,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参与意识,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授人以渔,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自主学习策略、合作学习策略、探究学习策略、注重在新课程改革中弘扬科学和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一种理性认识,表现为人生观和价值观、,渗透与融合已经是必然的趋势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新课标下找准定位因材施教的论文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初中语文课改如何进行的更加顺利,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和老师如何找准定位就变的至关重要。为了切实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因材施教就势在必行。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的兴趣进行目的性的教学,通过种种策略和手段加强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建立科学而有效的语文教育体系,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种种人文素质,以达到语文教学课改应有的目得。

  前言: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协作的双边活动,是思维及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同等重要的,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前提。创新是人类改造并超越现实世界的活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践,既是创新教育能否深刻的关键,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中心思想的把握,写作知识的揭示及借鉴,文言文的理解都需要教师去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亲自参与这些创造性的活动中,以达到开发智力和能力,提高创造思维的品质,增强创造力的目的,因此教学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对语文课改的参与程度。

  一、新课程下的新老师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最为重要的中心内容之一,培养创新能力是新课程实施中,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创造思维能力的形成,依赖与有效的教学活动,而老师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的掌握,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成效,影响着学生本身个体的发展。因此,创造力的培养,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如何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其创造和思维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1、知人善教,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众所周知,创新来源于个性。学生的创造里又从何而来?从富有个性的学习中来。教师在充分了解了教育对象的情况的基础上,尽可能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建立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充分考虑不同教学内容的思维因素,最大限度的为不同的学生创造培养和发展的机会。心中装着教学对象,手中掌握教学目标,眼中关注着课堂学生的学习,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上,各种类型的教学模式都可以选择尝试。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语文教学,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陶冶情操,提高道德修养。

  2、参与意识,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积极参与,勇于实践,是创造力产生的前提,也是学生主体意识体现的标志。教育者的智慧首先表现在有决断的勇气,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中心理上的支撑点,给学生以信赖和鼓励,只有这样,学生的潜力才会得到充分的挖掘。当学生因教师的吸引和点拨,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耶或因文言文语言的趣味性而感觉到学习的乐趣,耶或遨游于想像语言的海洋中,寻找知识的真谛……此时,创造思维的火花哪怕是闪烁即逝也是令人心醉的。

  3、授人以渔,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对于一位有现实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的教师来说,关键是如何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师生合作,探究,呼唤教师关注学生这一动态生命体,为了学生计,教师应该让学生大胆设想,充分讨论,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在引导,启发,归纳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探索中学会探索,在创造中学会创造。问题是数学的来源,解决语文教学问题应该按照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回顾这四个基本步骤来进行。语文教学中,例题一定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应启发他们对一个问题从多方位,多角度去联想,思考,探索,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既加强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提高了想像能力,以达到教学预定目标。

  二、新课程下的新课堂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应该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新型学习方式。而有效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关键还在于教师合理的引导。因此,这就迫切要求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课程语文教学理念,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策略。

  1、自主学习策略

  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有利于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有利于学生有主动获得未来知识的动向。教师要在研究新课程标准并能结合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动机需求的前提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让学生有主动了解未知知识的情感动机,这些知识并不是教师强加于学生,而是学生本身从心理上有着迫切求知的欲望,从而主动获取。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提供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勇于充当陪练员,那么就能在课堂上提供给学生足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这样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个人见解。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教师不要轻易用自己的观点评价学生的对错,而是要把这种权利适当的交给学生。

  2、合作学习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然后学生按照互补的原则进行分组在合作中讨论问题,这样能提供给学生合作的环境,并让学生在合作中有明确的分工,有和明确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体现出一定的团队精神。同时,要能让学生在这其中有一定的成就感,感觉自己能够行,以培养自信。

  3、探究学习策略

  探究学习方法下的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并能根据研究的问题提出合理的猜想,然后设计实验方案,最后得出结论以及能对探究过程做出合理的评估。探究学习是学生体验和感悟科学研究的过程,一方面能培养学生乐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大胆探索,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勇气和精神,在这种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观和价值观。教师通过对探究方向的掌握,以引导学生。

  三、新课程下的新学生

  纵观和反思现行的基础教育语文教学课程体系,其中最明显的“硬伤”是科学和人文精神的缺失。为此,在新课改伊始就需要给于足够的重视,注重在新课程改革中弘扬科学和人文精神。教育的历史本质上就是一部人类科学和人文精神不断融合,发展与完善的历史。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一种理性认识,表现为人生观和价值观,崇尚人性,肯定人的价值,追求真理的精神。具体到教学实践中也就是通俗的“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人文理念来观察,欣赏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重视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学校人文精神的精髓就在于从根本上激发每个学生的自信,自尊和自强,启发学生自重,自爱。不懈的去追求真理,实现人生价值,以理解,包容,和谐的人性去关爱学生。

  结语: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与科学和人文精神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已经是必然的趋势,倡导有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让人文精神更具有科学意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促进学生科学和人文精神的全面成长,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推动两者的完善结合,这也是新时代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之所在。

  参考文献:

  1.王荣生、张孔义语文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J]、语文学习,2004

  2.饶杰腾语文学科教育学首都师大出版社2000年1月

  3.陈祖楠王松泉中学语文基础教学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6月

【新课标下找准定位因材施教的论文】相关文章:

如何找准职业定位02-10

找准定位作文08-24

怎样找准自己的职场定位01-15

求职要找准定位02-10

找准定位_900字01-26

关于找准定位的作文05-26

面试要找准定位01-01

如何找准自己在求职中的定位02-09

求职要找准定位(2)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