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因素与指标评价体系的论文

时间:2021-06-25 14:04:43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土地整理因素与指标评价体系的论文

  摘要:土地整理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分析土地整理项目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土地整理的实践和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介绍了土地整理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探讨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土地整理因素与指标评价体系的论文

  关键词:土地整理;可持续性;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

  一、可持续土地整理概述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土地整理活动是指综合该区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条件,在环境代价和资源代价最小的情况下所取得的最大经济收益的一种发展方式。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提高土地的生产性能和生态功能

  土地整理通过土地平整,清除影响土地规模利用的障碍物,建设机耕路、给排水沟和农田保护林网,能有效提高整理区农地的生产性能,改善农田的生态环境条件。

  (二)降低土地整理可能带来的风险

  在土地整理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有些后果是难以预测的。所以在农地整理过程中必须重视风险测定评价,进行后果的虚拟分析,寻求风险最低的土地整理模式。

  (三)增加耕地数量和保护生态环境质量的有机统一

  一个土地整理项目不能增加耕地面积,则项目很难启动和运行。为了增加耕地,一些地区经常以减少水域、园地、未利用地或林地为代价,这必然会减少土地利用的多样性,同时对保护生态环境质量构成某种影响。因此,可持续的农地整理,必须注重土地数量和环境质量的协调发展。

  (四)经济上可行

  土地整理能使农地利用节水、节能、节劳、提高产量,而且可以通过新增耕地的60%置换建设用地指标获利,其经济效益是显著的。但是,如何选择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降低单位面积上的整理费用,创造更多的投入产出比,依旧是评价农地整理可持续性的重要标准之一。

  二、土地整理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

  (一)经济因素

  土地整理项目投资的目标,是在不超出生态系统承载力的前提下,提高土地整理项目区生产效率,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福利需求,使经济效益得以最大限度的增长。即增加项目区长期的经济财富和福利是土地整理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内涵和最终目标。因此,经济的持续发展状况是判断土地整理项目是否可持续的重要因素。土地整理的直接受益者是整理区域内的农户,其对农户的经济效益表现为土地经整理后产量增加与生产成本降低两方面,从而提高了农户的收入。产量增加的原因可归纳为三项:一是上地整理后有效耕地数量增加;二是土地整理后土地生产能力的提高;三是土地整理后农户对土地的投入与采用农业新技术的可能性增加。而生产成本的降低主要是因为:一是由于田块集中节约的劳动成本;二是由于田块规整,实施机械化耕作节约的成本;三是通过完善灌溉设施和田间道路系统,降低的灌溉成本和节约的运输时间。

  (二)生态环境因素

  可持续的土地整理项目是生态、环境、景观保护与项目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合理平衡,是在不破坏资源环境及不损害后代人利益的条件下的发展。当土地整理投资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产生影响,从而使得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条件和质量产生直接和间接的生态效应时,这种效应有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即投资行为的最终结果,可能是带来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向演替,所谓正的生态效益;也可能是使得自然生态系统逆向演替,即所谓负的生态效益。因此,能否合理地保护资源,维持或改善项目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及其景观审美度,提高项目区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性和均衡性,是判断土地整理项目复合系统持续性的重要因素。

  (三)组织制度因素

  土地整理项目营运的组织机制及管理机制,是土地整理项目持续经营的保障。良好的土地整理组织机构和健全的制度体系是土地整理项目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因此,土地整理项目制度是否健全,组织形式是否符合实际,是影响项目持续发展的组织制度要素。影响土地整理投资项目可持续性的组织制度因素主要包括土地整理组织相关的决策机制、反馈机制、经营管理机制、融资机制等多个方面。

  (四)协调性因素

  土地整理项目是一个由工程措施、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组织制度等各子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系统内各子系统的结构组合模式,决定了土地整理项目的综合效益。优化结构组合,能促进土地整理系统的物质、能量、价值和信息流动与交换,产生系统协同放大效应,促进系统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土地整理项目内部各子系统的协调度,影响着土地整理项目的可持续性,是土地整理项目可持续性评价应考虑的重要内容。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为了使评价体系能准确地反映土地整理区的真实情况,建立土地可持续地整理评价体系应贯彻以下的构建原则:

  (一)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原则

  科学性是制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最基本的原则。构建的指标体系既要能揭示土地整理的效益,又要能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但是它并非单纯的理论探索,而是要能发挥实际作用的体系,因此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如果不具备可操作性,那么建立体系就毫无意义。对于不同的土地整理区域,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生搬硬套。

  (二)系统性与完整性原则

  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要比较全面地反映被评价区域的`发展特征。因此,构建土地整理评价体系时,要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把整个整理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而又与其周围环境体系紧密联系的系统。在保证完整性地原则下,充分考虑全局的因素,选取能反映土地整理与社会经济资源结合的特点、能反映土地整理与土地区域、专业化利用相结合的、能考虑到土地整理的广度和深度的各种因子。只有这样,才能使评价体系真正地反映土地整理带来的各种影响。

  (三)动态性原则

  动态可持续发展有两方面涵义,一方面是土地整理的评价体系必须着眼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需要考虑到若干年后对土地整理的不同投入,将会造成不同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果;另一方面则是针对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而言,随着人口不断增加与城镇建设用地逐渐扩展,进行内涵挖潜,土地整理活动将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

  (四)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为了能够全面反映土地整理情况,选取的指标包括定性和定量指标;为了能够客观反映问题,把定性指标量化,把数值运用到指标体系中,最终得出定量的结论。

  (五)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原则

  土地整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一方面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同时工程开展能带动各类相关行业的发展,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可见,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它也能改善土地的质量,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因此也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土地整理工程的实施,必然改变当地的生态结构,进而改变当地的生态功能。因此,在评价时,必须把三者结合起来,才能真实地反映实际的综合效益,才能判断实施土地整理能不能使土地永续利用,能不能给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环境。

  (六)公众参与原则

  公众参与方法是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促使事物(项目等)的相关群体积极地、全面地介入事物过程(决策、实施、管理和利益分享等)的一种方式方法。通过这些措施的运用,使当地人和外来者(专家等)一起对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自然资源进行分析评价,对所面临的问题和机遇进行分析,从而做出计划、制定实施方案、对计划和实施做出监测评价,最终使当地人从项目中得到收益。有效的公众参与,会使得评价更加全面、完整和更具有针对性,并使得所提出的评价行动建议更易于被当地人民所接受,为项目的成功运营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庆日,农地整理工程措施的生态可持续性评价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02

  [2]董利民,可持续土地整理内涵及评价体系构建原则,商业时代,2004

  [3]陈百明,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与评价,地理科学进展,2002

【土地整理因素与指标评价体系的论文】相关文章:

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论文12-14

新版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的亮点论文11-06

可持续土地整理内涵及评价体系构建原则11-04

影响网站排名的因素指标体系01-12

课程成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论文12-21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工学论文04-21

区域生态安全机理与扰动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研究01-12

对城镇土地定级因素选取以及参评因素因子体系建立的工学论文04-21

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