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影视剧中青年形象的健康传播论文

时间:2021-06-25 15:47:27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谈影视剧中青年形象的健康传播论文

  一、青春题材影视剧文本的精致利己主义的类型

谈影视剧中青年形象的健康传播论文

  1.职场道德中精致的利己主义

  我们通过网络电视新闻传闻,发现了精致性利己主义的现象广为存在,并且通过不同角色来向我们进行了诠释,例如在《蜗居》和《潜伏》这两部影视巨作中,我们发现了陈寺福和吴站长,他们具有了利用职位的便利条件去为自己谋利的特点,在《蜗居》中我们看到陈寺福想和市长的秘书进一步接触,他目的明确清新,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得到提携,在影视剧中他准确的捕捉到了宋思明与自己公司的员工具有好感,因而故意使郭海藻在公务中进行接触;《潜伏》中的吴站长,更是利用了自己权力和地位,让部下通过工作中对经商的穆连成实行威逼利诱,经他的财产榨干后收入了自己的囊中。在现代影视剧中,譬如《杜拉拉升职记》里的玫瑰,作为行政经理的她对于员工之间的争吵与纠纷几乎视而不见,她不愿意帮助员工,利用“打太极”的方式去打压身边的人,是通过推卸责任以求自保的典型现象。在这些影视巨作中让我们值得深思的是对于“利己主义者”角色的基本安排大多体现在“职场金字塔”中上层,然而苦于生活无奈,一心勤奋的正派人物则往往处于底层的职位。

  2.婚恋关系里存在的精致性利己主义

  在现代化发展中,影视剧里的青春题材,尤其是在婚恋的关系中,往往精致性的利己主义是通过人物在婚恋观、婚姻状态、择偶倾向和家庭处境等一系列细节中展示出来的。这类角色一般是男主角事业一帆风顺,是有名望的成功男士,女主角也是美貌具有才华,他们通常具有主动的选择权。在《空镜子》里孙俪长相出众,学历高因而成为多数人的爱慕者。她的男友与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然而她却被文化修养事业出众的张波吸引,从而选择了同时与他们两个共同交往。孙俪“脚踩两只船”的过程中,不断运用他人的行为和马黎明进行书信,不断去挑拨马黎明和其女性的关系。从而将婚恋关系和对方的财力、事业、地位以及自己未来的发展前景相结合,这具有了典型的利己性。

  3.代际关系里的精致性利己主义

  在人伦的关系里,精致性利己主义主要是通过赡养的行为与财产的分配方式再现。在大多数电视剧里,子女考虑到自身的经济利益与虚荣心等,开始出现相互推脱赡养行为,甚至直接拒绝履行赡养的义务,但是却能够在不履行赡养的同时去相互争夺父母的财产,在《老牛家的战争》这类电视剧里充分体现了这一典型现象。在剧中儿媳冯三燕和儿子牛志文因父亲老牛生病不愿签下承担风险的手术通知单从而拖延了老牛的手术,不去支付医药费迫使老牛被赶出医院,被弃置街头。兄弟众人为了获得老牛的'财产,不顾手足情深,联合外人欺骗老牛,先后让老牛进入敬老院以及精神病院。

  二、精致利己主义形象形成的原因

  1.社会转型期群体价值观冲突与妥协的产物

  精致利己主义形象本身就是社会矛盾之下绝大多数的受众是有心理落差的,这个心理落差需要在媒介消费中获得补偿,比如经常在青春题材影视剧中出现的霸道总裁与平凡女子相恋的情节,就是因为绝大多数的女孩就是平凡人,她就希望有这种灰姑娘和王子相恋的梦想,她就会在这个霸道总裁爱上平凡女子的情节中得到一种心理补偿。受众的心理是期待精致利己主义这一形象来代入的,因为精致利己主义者可以获得一个较好的生活状态和平衡,完全的利己主义与我们民族的观念是相冲突的,但是经过包装的精致利己主义包含了商业精神和公德,它不违反公德的同时又注重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所以这个是现在大众喜闻乐见并易于接受的。精致利己主义者隐藏的属性是各个领域的精英,是成功者。这里面是有一个隐含语境的,不是说所有的人都可以被称之为精致利己主义者,只有高智商、成功的精英人士才可以。所以满足了受众多种心理期待,成功者、不与已有的价值观相冲突。

  2.符合受众群体公民意识觉醒的心态

  中国人的集体主义倾向是个客观事实,不光中国人,东亚人的集体主义相对西欧来说都是显著的,我们中国长期处于集体主义那样一种文化氛围,精致利己主义形象就是那种不想向传统的集体主义去妥协,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形象,符合这种兼具“个人价值实现”与“不违背集体主义价值”。契合了当前的中国公民群体的心理与精神的状态。也是受众个人价值、个人自我尊重意识的觉醒。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我们能够追溯到孩子的出生之时,从幼儿时期到小学再到中学的不断强化以及大学阶段的不断“精致”。公民自我意识的觉醒,迫使精致利己主义形象得以广泛传播。

  3.形象的争议性带来的商业传播价值

  媒介舆论作为连接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纽带,具有工具性和主观能动性。随着大众对新闻媒介的依赖度不断加深媒介开始影响着社会大众成员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受众主体呈现出意识概念的增强,在媒体市场发展化的背景下,具有争议性的人物形象更具传播价值。

  三、青春题材影视剧中青年形象的健康传播

  1.青年应在媒介传播中树立自己的正向青春价值

  “精致利己主义”现象在青春题材影视剧中有普遍呈现,精致性利己主义的角色多数被设置为社会地位或职位较高者,在外貌、物质、权力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追求个人利益、物质利益、社会地位;部分电视剧会在剧情中对角色的精致利己主义价值观进行“感召”,而纯粹的利己主义者往往也不一定会有悲情下场;这种对于“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极端利己主义者形象刻画和传播,势必会给受众带来负面影响和价值观误导。电视剧作为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道德形态的载体之一,其塑造的形象无疑具有样本导向作用,因此对于青春题材影视剧中一些形象建构的反思与批判,对于道德建设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影视剧传递出来的种种信息,对大众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造着潮流和文化现象。从这个角度来看,塑造健康的青年形象,影视剧可谓任重而道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提及的内容,就是促使整个社会散发正能量的关键。大众媒体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凝聚正能量,传递正能量的过程。应在影视剧传播的过程中,树立积极健康的青年形象导向。

  2.对青春题材影视剧中负面形象与意义的校正与疏导

  电视剧对于人物道德的刻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标志着现实社会的道德状态”,同时标榜了“理想价值的时代要求,意味着传统道德借助现代媒介在当下的重建”。当下一些青春题材影视剧对于趋利、拒绝付出与奉献、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等行为的“合理化”建构以及荧幕上精致利己主义流行,对社会道德建设无疑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精致利己主义虽然不能说是绝对的负面形象,但是它有它自身的负面效应。如果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知”与“行”两个部分,那么科学技术所代表的先进生产力就是人类的“行”,而文化艺术所代表的精神境界就是人类的“知”。时下青春题材影视剧中对“精致利己主义”形象逐步达成一种“量”的积累,潜移默化影响着受众的认知,影响着受众价值观的形成。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信息,电视剧形象表现出的精致利己主义以及精致利己主义“合理化”现象,对于受众道德认知乃至实践有可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与误导。作为大众传媒应当对负面形象进行校正和疏导,让正向青春价值积极广泛的传播。

  参考文献:

  [1]傅修延.文本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M].上海:三联书店,2000.

  [3]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赵旭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5]贾秀清,高鑫.21世纪电视文化生存[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

【谈影视剧中青年形象的健康传播论文】相关文章:

形象传播论文的开题报告02-10

形象传播论文的开题报告范文02-08

形象传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05-13

论卡通形象的传播策略论文04-24

形象传播毕业论文开题报告02-08

全球语境下的国家形象传播论文12-31

传媒品牌形象塑造与传播策略探析论文01-02

透析公共关系传播与高校形象建设论文12-02

微电影与城市形象传播策略论文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