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课程教学创新思考论文

时间:2021-06-15 19:59:39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工程项目管课程教学创新思考论文

  摘要:《工程项目管理》是大专院校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和基础性课程。受传统教学思维影响,现有的课程教学手段单一、方法简单,影响了学生对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本文围绕《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创新,总结其课程教学的特点,分析了现有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实践教学比重、推广网络化教学模式等方面提出教学创新策略。

工程项目管课程教学创新思考论文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教学创新

  作为建设部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工程管理专业主干课程,《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是工程项目领域的基础性课程。由于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专业起步较晚,在教学方法、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上还有所欠缺,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所以,推进《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提高大专院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水平,已经成为这一课程教学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概述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是我国大专院校工程管理、工业工程、环境工程、土木工程、工程造价等专业的主要课程,也是基础性课程,应用性课程。其内容主要涉及工程项目管理的概述、工程项目策划、项目进度控制、项目成本预算和控制、项目施工管理等关于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体系,为他们从事工程管理等实践打下基础。

  2《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特点

  (1)具有较强跨学科性。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工程项目管理》一门跨学科的专业,课程不仅仅涉及工程项目方面的理论和知识,还涉及到管理科学、技术科学、材料科学、建设法规、基础数学、统计学等各个学科的内容。同时,对于其他学科知识的要求较大,也增强了其教育和学习的难度。

  (3)具有较强的发展性。

  发展性是《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有一个重要特点,作为一门与工程实践联系紧密的学科,《工程项目管理》的知识和理论不是一层不变的,是与教育、学习内容与各种工程实践、技术创新紧密关联的。因此,随着工程项目管理领域实践的发展,《工程项目管理》所需要学习的内容也在与时俱进。(3)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不是单纯的理论学习,更侧重于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最终目的是,通过课程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所以,其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3《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1)教材内容不完善。

  良好的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但是,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和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大专院校虽有采用了多个版本的《工程项目管理》教材,但大多数都只涉及到项目管理、施工管理等传统的教学内容,或者只侧重与理论知识的表述,割裂学科理论和工程实践的关系。而且,不同教材之间的差异很大,编排思路各异,缺少权威性和统一性。

  (2)教学方法简单。

  一方面,现有的课程教学中,灌输式的课堂讲解教学法依然是主要的教学方式,侧重于教师讲解、学生做笔记的模式,造成理论与实际脱节,不利于学生对各种项目管理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在课程教学工程中,由于专业课程设计的不合理,存在着严重的课程交叉、重复的问题。例如,《工程项目管理》与《施工组织与管理》就有许多相同的内容,而大多数学校这两门课程都是必修课程,浪费了学习资源。

  (3)课程实践不够。

  笔者调查走访了几所开设有《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院校,发现没有任何一所学校在进行这门课教学过程中安排了足够的实践教学课时。很多学校根本就没有设置实践课时,少数设置了实践课时的学校实践课时比重也很小。一方面,是因为院校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对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教学不重视,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部分院校受到人力、物力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无法有效的开展工程项目管理教学实践。

  (4)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是开展教学的主体之一,由于教师队伍不专业,教育观念落后,是影响《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一是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部分院校,由于发展水平限制,很难召到专业强的老师。非本专业或者相关专业教师教授《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现象普遍存在、二是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教师对《工程项目管理》基础性作用的认识不够,对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不明确,经常忽视实践教学作用,导致了学生不能真正理解和运用相关理论,造成了教学认知的表面化,影响了教育的效果。

  4《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创新策略

  课程的改革创新是大专院校、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其职业能力的客观要求。笔者认为,《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创新应该从教学内容、教学实践、教学手段等方面入手。

  (1)丰富教学内容,完善课程的教学体系。

  科学的编排设计《工程项目管理》教材,可以有效的提高教育的效果。一是要提出科学合理的教材编制标准。应根据院校专业的特点和要求,研究制定与各专业和学科紧密衔接、系统的、全面的科学课程体系,在课程安排、内容设置、教育方法上不断进行改进,提高学科的教育水平。二是确保教学内容的创新发展。要根据业界发展的新情况,将各种前沿理论、实践知识和经验运用的教材中去,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与时俱进。

  (2)增强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一是要进一步优化教育的模式。《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学科体系,单一的理论教学难以达到教学的目的.。为了提高学生对工程项目管理知识的应用水平,可以通过设置实践教学等方式,实现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例如,院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建立工程项目管理教学示范基地,为课程教学的开展提供积极的支持。二是合理安排理论和实践课程比重。在现有的教学体系中,存在明显的理论教育课程和实践教育课程不均衡的现象。要科学研究,提高工程项目管理实践课程的比重,确保学生真正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知识的运用。

  (3)创新教学手段,推广网络化教学模式。

  互联网传播信息的方式具有高速度、互动性、数字化等特点。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突破工程项目管理教学地域限制、时间,实现远距离,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在工程管理中推广网络化的教学模式,一方面,需要学校大胆改革教学方式,为教师开展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提供条件。并利用网络技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让教师由施教者逐渐转变为指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使学生借助大量的网络资源,做到自我发现、自我探索和自我提高。另一方面,要根据教学工作的需要,和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丰富工程项目管理教学的内容和知识体系。再一方面,教育者可结合网络教学特点,创新工程项目课程的教学结构,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4)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是《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他们个人专业素质的高低管关系着教学活动的成效。《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比较紧密的专业,不仅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如果教师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不能将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的经验相结合。那么,教学活动的效果也会大大降低。因此,加强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有效开展《工程项目管理》的有效方法。一方面要定期开展理论和实践培训工作,通过学习培训,和理论实践,提高专业水准。另一方面,要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进行考核,激励他们自主学习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李珏,李晶晶.《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建设与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5(25).

  [2]张军伟,孙书伟.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09).

  [3]竺国丽,刘勇.论“公共工程项目管理”在教学中的多学科耦合[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4(06).

  [4]陈群.接轨国际惯例与《工程项目管理》教学[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7(02).

  [5]孙海燕.《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J].科技信息.2010(05).

  [6]谢琳琳,张原,王幼松.《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建筑经济.2010(07).

  [7]郭庆军,刘慧萍.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7(01).

【工程项目管课程教学创新思考论文】相关文章:

关于高职《品牌策划》课程教学创新的思考论文02-23

小学德育课程体系中的创新与思考论文01-19

新课程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论文12-31

对创新职工培训的思考论文05-06

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创新的思考论文05-21

《行政文秘实务》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02-20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思考论文05-11

浅谈语文新课程教学的体验与思考的论文05-22

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创新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