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走出生成性课堂的误区的论文

时间:2021-06-02 11:38:32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论走出生成性课堂的误区的论文

  摘要:生成性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有别于传统封闭的预设性课堂,生成性课堂给学生更多弹性的开放空间。本文在分析了实施生成性课堂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指出课堂生成与课堂预设之间的关系,并对生成性课堂中出现的一些误区加以分析。

论走出生成性课堂的误区的论文

  关键词:生成性课堂;预设;误区

  一、生成性课堂的定义

  “生成”在《辞海》中的解释是“自然形成”,生成性课堂就是一种自然形成的课堂。它不是“罐头式”的课堂,也不是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课堂。它是教师和学生都在不断创造、解释偶发事件的课堂,在这个创造和解释的过程中,教学内容不断变革,课堂意义不断提升。

  二、实施生成性课堂的必要性

  1.知识具有不确定性

  科学知识只有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才能成为正确的知识,不存在永恒不变的真理。波普尔认为,由于人们根本就不能获得完全证实或证明的知识,所有的知识都是一种“暂时的”理论。在他看来,人类知识的增长实际上是经由“猜想”和“反驳”的途径不断地从旧问题到新问题的过程。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允许“意外”的出现,充分利用课堂的生成资源。

  2.学生的变化发展

  人作为有生命、有意识的个体是不断发展的,这种发展是不能被预先计划的,生命不能被保证。既然人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课堂也不应该是僵死不变的。因此,课堂教学应该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反应来实施教学计划。

  3.课程类型的多样性要求生成性课堂的存在

  课程可以分为文本课程和体验课程。课程不仅仅是指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文本内容,还应该是被教师和学生实实在在感悟、思考和体验的内容。

  4.教学的互动性要求课程具有生成性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统一的过程。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中需要交往,需要对话,也需要互动。教学中的互动不可避免会带来一些教师事先未能预测到的意外。若互动的课堂没有意外,不具有生成性,在这样的课堂里,那学生就只能是摆设和工具。

  三、如何理解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统一的`。

  1.预设是生成的前提

  生成是建立在预设的基础上的,预设的基础越高,生成的水平也越高。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研究教材,理解教材,从不同维度开发教材。教师应该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让自己的知识在广度、深度上都得到发展。对于教材,教师需要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位,从中提炼出可生成体验的内容。只有在课前充分的预设,才能避免课堂上低水平的生成。

  2.预设的方向是生成

  预设强调教师课前的计划和安排,体现教师在课堂的主导地位。课堂生成是指教师根据课堂中的互动状态即时调整教学的思路和教学行为,从而达到临时的教学目标,它彰显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即时性、不确定性。有针对性的预设能够大大提高即时生成的水平。课堂上的生成资源是在师生之间的互动中产生的,这

  就要求教师在课前预设时要有针对性,充分考虑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反应。

  3.预设与生成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课堂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任何课堂活动都应该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不论是课前的预设还是课上的生成,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堂的预设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其发展。课堂的生成是教师根据课堂的动态发展巧妙的利用动生成资源发展学生的能力。预设与生成都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与措施,都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四、走出生成性课堂的误区

  1.生成性课堂否定预设

  生成性课堂是在教师课前预设的基础上的生成,预设是生成的方向。脱离了预设,生成将会是毫无意义的。但是,目前生成性课堂的教学理念成为很多一线教师课前不备课的理由。问其不备课的原因,他们说这是新课改的理念,减少课前预设的成分,增加课堂中弹性成分。一些教师课前拿着课本走进教室,课后直接回家,毫不关心学生的学习成长,更有甚者,上课可以脱离课本,夸夸其谈。这样的课堂,课前缺少对教材的深入分析,课后缺乏对学生的了解、认识,其有效性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往往是缺乏有效的教学目标,其生成的意义也不深刻。

  2.刻意生成,牵强附会

  生成性课堂强调开放生成,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有些教师就误以为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自己只是配角,只要是学生提出的都应该肯定。生成性课堂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消失。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缺乏教师有效引导的课堂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堂。在生成性课堂中教师所利用的生成资源必须具有积极的生成价值,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教师课堂的课堂生成不能是无目的的生成,也不能是有悖道德原则的生成。

  3.误读教材,偏离主题

  生成性课堂是在教师对课堂进行充分预设的基础上的生成。一堂好的生成课堂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可以从多个视角挖掘教材的内涵和新意,但那些有违道德常理,不利学生身心发展方面的生成内容还是应该被限制的。如下案例:

  案例1 《司马光》教学片断

  师:你觉得司马光砸缸救人的做法好吗?

  生1:大家都慌了,有的去找大人,有的哭起来,只有司马光的办法又快又好。

  生2:我觉得司马光的办法不好,砸坏了公园的缸,还可能把缸里的小朋友砸死。

  师:你们觉得第二位同学说得有道理吗?

  生3:对,小石头都会砸伤人,这么大的石头真的会把缸里的小朋友砸死。

  生4:缸片飞起来,还会把外面的小朋友砸伤。这办法危险。

  师:这几位小朋友真会动脑筋。

  教师的这个问题本来是要引导学生学习司马光临危不乱、急中生智、挺身救人的精神。而通过课堂生成,学生们把司马光批得体无完肤,这完全背离了文章的中心大意。正是因为教师的无效引导,盲目生成才导致好好的课本被学生误读。

  4.缺乏引

  导,盲目生成

  案例2 《狐狸和乌鸦》教学片断

  师:学了《狐狸和乌鸦》后,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

  生1:我觉得乌鸦很可怜,辛辛苦苦叼来的一片又大又肥的肉却被狐狸骗走了。

  生2:我们要经得住别人的花言巧语,不要上当受骗。

  生3:我觉得乌鸦太笨了,狐狸太聪明了!

  生4:对,狐狸开动脑筋,想出了好办法,知道乌鸦爱听好话,就一个劲儿夸乌鸦,终于达到了目的。

  师:同学们大胆发言,积极动脑,想法独特,很了不起。

  教师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不能走极端,学生年纪尚小,对很多事物的本质并没有清楚的认识,这就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案例中的教师是生云亦云,任由学生的思想天马行空还大加赞赏,这样的教学行为将给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带来负面的影响。教师的课堂生成的课程必须是积极的,有正面价值的,课堂教学必须避免无价值的课堂生成以促进有效课堂的实现。

【论走出生成性课堂的误区的论文】相关文章:

浅谈走出生成性课堂的误区论文01-02

走出唯技术论的误区07-02

生成性教学的课堂生态论文01-06

走出小学课堂代币奖励法的三大误区论文02-26

走出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误区的教育理论论文06-19

走出优秀生的教育误区01-20

走出淡化知识技能的误区论文01-21

走出问题教学的误区论文02-18

走出职高美术教学认识的误区论文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