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隐性德育增强德育实效的论文

时间:2021-05-28 20:59:08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坚持隐性德育增强德育实效的论文

  摘要:高校德育工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实效性不强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传统灌输式的德育方式导致学生道德认知与实践的严重脱节。本文从隐性德育的角度,通过对隐性德育的概念、内容、功能、和途径的分析来探寻增强德育实效性的路径。研究认为坚持隐性德育和显性德育相结合的方法,是促进德育改革,增强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坚持隐性德育增强德育实效的论文

  关键词:隐性德育显性德育德育实效

  高校德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一直受到高度重视,但令人苦恼的是德育工作并没有取得很显著的效果。我们传统的德育有两大弊端,一是“知识教导”,将德育同智育完全等同起来,将美德作为知识灌输给学生;二是“机械强化”,而使学生饱受知行脱节之苦。而不少教育工作者也认识到硬性的指令性教育的缺陷,试图从构建环境氛围,指导学生从活动入手以改善高校德育方式,只是往往对活动或文化的内在认识不够充分,容易忽视活动过程的整合性,使得诸多看似热闹的活动容易流于形式。对于高等医学院校来说,进行隐性德育,有其独特的意义。

  一、隐性德育的内涵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的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

  德育工作者为了实现德育目标,既可以采取有组织的、有计划的、明确的、直接的、外显的方式,使受教育者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和提高,也可以采取非直接的、不明显的、暗含的方式实现德育目标。通常,前者称之为显性德育,而后者称之为隐性德育。隐性德育是与显性德育相对而言的,凡有组织、有计划的,德育目的明确、德育形式直接的德育方式,都属于显性德育的范畴;而其他能产生德育效果的教育方式,即统属于隐性德育范畴。

  关于隐性德育的概念,有关学者普遍认为:隐性德育是教育者采取暗含的、间接的、内隐的方式所开展的德育活动,是正式教育计划之外的各种活动、各种文化宣传、各种规章制度、各种人际关系等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想道德产生教育与影响的一种教育方式。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早就说过,“把教育的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其实,道德教育的经验也已告诉我们,让学生在无意中接受教育,效果会更好。隐性德育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没有明显的教育痕迹,受教者容易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隐性德育的功能

  1、能全面覆盖学生的生活空间,多方位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高校传统德育主要通过思想品德课(政治理论课)、党团活动、社会实践、文化活动等显性方式进行。它的作用是明显的,但也存在一定局限,那就是它难以覆盖学生学习之外的时空,德育的真空则易由此产生。那么,德育的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隐性德育因其覆盖面广,正好可以弥补显性德育的这一不足。隐性德育可渗透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通过常规教学、生活管理、校园文化、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规章制度等形式对学生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在寝室,学生都会受到隐性德育的影响,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熏染。这种影响可以说无所不在,但又无影无踪,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在自然熏陶下得到提高,因而能够慢慢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思想道德素质就会呈现潜滋暗长的态势。而这正是德育所追求的理想状态。

  2、能有效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想、心理具有一种“自身免疫”的功能,即当与人自身固有的思想体系有区别的外界思想试图进入人的思想时,人自身原有的思想就会形成一个“防护层”,阻止外界思想的“侵入”。高校隐性德育把教育的意向和目的隐藏在与之相关的载体之中,论道而不说教,述理而不生硬,使富有教育意义的哲理通过为受教育者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悄悄润入受教育者的心田,在其心灵深处积淀下来。这种教育对象在“无意识”中接受教育的状态,无疑能大大弱化学生思想“防护层”的阻碍作用,使其在无反感而积极的参与中来实现教育目的。总之,隐性德育所创设的轻松愉悦的教育氛围,能有效激发受教育者的心理接受机制,使他们真正将道德规范和要求在道德情感的培养和道德意志的磨练中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从而实现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

  3、能补充强化显性德育,增强德育实效

  显性德育是德育的主要形式,在高校德育中发挥着重要功能。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单独依靠显性方式是难以充分发挥德育功能、达到理想的德育效果的,必须充分发挥隐性德育的作用,以补充和强化显性德育。高校隐性德育本着教育人、改变人是一个长期过程的观点,严格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将德育目的和内容放置于各种环境因素中,追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应,使受教育者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方式。

  其一,隐性德育以其影响范围的广泛覆盖到显性德育难以到达的时空,能在学习、生活、娱乐的多维空间全方位地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对显性德育起到补充作用。其二,隐性德育注重学生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培养,能有效促进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转化,强化显性德育的功能。可见隐性德育在补充强化显性德育作用的同时,使得德育形式更丰富、更完善,能更好地发挥德育作用。所以,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本质上是彼此支持、相互补充的,只有将二者辩证地统一起来,才能更好地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三、隐性德育的'途径

  (一)教师用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

  人格魅力是教师特别是德育工作者不可缺少的素质,而以身示教最具有说服力、最具人格魅力。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道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恰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校好比一种精致的乐器,它奏出一种人的和谐的旋律,使之影响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但要奏出和谐的旋律,必须把乐器的音调准,而这乐器是靠教师、教育者的人格来调音的。”

  1、心胸开阔,豁达大度。

  学生心中的理想教师要有海纳百川的宽阔胸怀,容得下千姿百态学子,把自信和希望、善良和宽厚播种在学生的心田里,还要有博大深蕴的爱生情结:首先表现在相信每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不一样的巨大潜能,鼓励学生去不断地自主探索,使他们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其次还表现在教育的民主性中,与学生讲话、交流都应“平等共处”,决不能“老师讲学生听,教师命令学生服从”,应多换位思考,善解人意。

  2、为人正直,堪称人师。

  在教师的眼里,无等级之分;在教师的胸中,无世俗之染;在老师的情感世界里,极少有“晕轮”现象;对待权贵子弟不偏爱,对待贫困学生,要给予特别的帮助和关怀。教师需要有一颗非常年轻的心,应该努力理解学生的世界,要和他们一起喜怒哀乐、共同成长,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分子,才能与他们沟通、得到他们的爱,从而才能更好地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严格坚持道德原则、践行道德范畴,让学生在观摩教师的日常行为中品味道德,习行道德,并在学生作出正确道德行为时有意无意地进行表扬或批评。

  3、因材施教,正视差异。

  教师要面向每一个不同的个体,积极促进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和多数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在思维方式上、发展过程中的差异,从不像“工程师”对待“零件”一样去对待学生;教师是一名向导和顾问,是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立足于推动学生的发展而不是“越俎代庖”地代替学生的发展。

  (二)让道德环境塑造道德人

  德育,关键就是培养人的德牲。隐性德育注重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让无声有形的物理环境“说话”,让有形有声的校园文化“说话”,学生置身于干净、整洁、优美的环境里自然而然地约束了自己不规范的行为,置身于文明守纪、积极进取、团结合作、和谐愉快的氛围中,便也自然而然地习得了很多美好的品德,形成了德性。

  (三)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根据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把一定社会的意识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人的思想品德,这决定了它决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它应该渗透在各门学科的教育之中。

  高校的“两课”作为一种基础人文学科,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其三观教育对学生的思想观念的形成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两课”在道德教育尤其在隐性德育方面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对高校两课教学而言,值得注意的是,学科渗透要注重隐性渗透。如笔者所承担的“中国传统道德”一门课中,经常给学生观看道德与法的典型案例,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当前的道德状况,让德育的内容在学生积极的体验中深入心灵,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提高大学生的德育素质,不仅是高校“两课”的任务,其他学科也承担着独自的不能替代的职能。

  (四)在活动中形成德性

  “纸上得来终觉浅,欲知此事要躬行。”高校德育方法理应加入实践环节。一方面,在校内的教育过程中,通知各种形式的社团活动,让他们自然地、自主地呼吸到“德性”气息。另一方面,开放式的学校德育创造让学生走山书本、走出课堂、走山校园、走向社会的实践机会。学生亲自参加各种道德实践活动(比如暑期“三下乡”活动),来缩短教育内容与学生需要之间的时空距离,让他们从中获取真正的道德知识和实际锻炼。在这里,德育不再是空喊口号,不再是硬性说教,而是人的活动,自然的活动,自主的活动。学生通过拥有的各种道德基础知识及掌握的各种“道德语言”,通过实践,通过主动思考,亲身加入、体验,进一步开放自己的知识体系、情感体系,将潜在性发展成可能性,向现实发展的确定性转化,提高个体的综合素质。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德育工作重要性已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认同,全社会齐抓共管德育工作的局面基本形成。然而这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决不能硬塞给学生,或通过振臂高呼、强化说教所能达到的。综合以上三方面所述,隐蔽性道德教育是最好的选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师以身试教,环境中营造气氛,学科中渗透德育,活动中形成德性,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增强德育实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郑永廷主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古人伏主编:《德育实效性研究与实践》,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4】周之良著:《德育新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坚持隐性德育增强德育实效的论文】相关文章:

构建德育创新模式,增强德育工作实效论文02-27

高校隐性德育工作研究论文01-19

强化主体参与提高德育实效论文12-17

小学德育实效性探析论文01-01

优化德育体系 提高德育实效01-20

当前高校德育方法指导下的德育实效性论文02-22

提高德育课堂教学实效论文12-31

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论文01-19

高职院校德育实效提高之探究论文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