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帮垃圾分类回箱-制作多图层动画教学设计

时间:2021-11-07 14:42:58 教案 我要投稿

第7课帮垃圾分类回箱-制作多图层动画教学设计

第7课 帮垃圾分类回箱——制作多图层动画

第7课帮垃圾分类回箱-制作多图层动画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在本册教材中,本课的教学内容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前面的几课学习了元件的创建和基本的操作以及形状、动作补间动画,为本课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和必要的准备。学生学习了多图层的操作后,为后续的Flash动画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课的知识点较多,尤其在“图层的操作”这一部分,涉及新建图层、重命名图层、锁定图层等,加上“分图层设置动作补间动画”这个内容的操作量较大,整节课有一定的难度。

二、教学对象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Flash软件有了初步的认识,并理解了Flash动画中的关键帧、元件以及舞台等知识,能够制作简单的形状、动作补间动画和逐帧动画。由于学生在画图单元的学习中有一定的绘画基础,他们在制作简单动画的基础上http://www.unjs.com,迫切想再添加符合自己需要的动画,渴望能创作出更复杂的动画。学生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成为了学习本课的强大动力,有利于本课教与学的展开。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插入图层,制作多个图层的动作补间动画 难点:图层的概念与图层的操作

五、教学理念

有效的信息技术课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方式。本节课就紧紧围绕这一理念,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并用操作去验证自己的猜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尊重学生的自我发现和与众不同的方法,鼓励创新思维,用恰当的评价为学生树立学好信息的信心,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和谐地发展。

六、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创新教育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符合课堂教学中以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文化为主线的创新教学原则,采用“主题性”教学策略,改变了信息技术学科单纯地由教师讲解演示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中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环保题材作为知识技能教学的载体,力求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主的信息技术文化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审美能力以及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七、教学环境

拥有教学交互控制系统和投影机的多媒体网络教室。

九、教学反思

本课创设了环保情景,设置了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通过自主学习,主动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掌握了制作多图层动画的相关知识。具体来说,此教学设计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图层的概念是本课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用“图层就像透明的玻璃纸”等语言描述来讲解层的概念,学生很难有感官上的认识。那么,如何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本节课设计了教师与学生一起做实验的环节,通过教具的演示,使学生能很快地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教师再适时地引

出层的概念——老师手中的投影片在Flash动画中的名字叫做图层。通过实验给学生最直观的认识,学生的认知水平能从“图层”的感性认知,上升到“物体同时运动时,要将不同的运动对象放在不同图层中”的理性认知。

2.在实验的基础上,学生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后,需要学习新知、上机操作。在设计中,教师将实践操作转化为对实验猜想的验证过程,并用学生的姓名命名猜想,用实践操作去验证猜想,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组成学习小组,在学习过程中互帮、互助,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继续探究,将猜想升华,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3.在本节课设计的总结评价环节中,教师根据学生作品内容,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对情感与技能进行总结,教师用角色特定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在情景中评价总结的策略,在实际教学中,能赋予学生一个自主展示的舞台,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本节课的教学仍有值得反思改进之处:由于内容较多,对课堂时间的把握不够好;教师需练就一种富有儿童化趣味的语言,使课堂更生动;各教学环节的过渡还不够自然,过渡性语言还需要斟酌。

【第7课帮垃圾分类回箱-制作多图层动画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校园分类垃圾箱教学设计08-04

分类的垃圾箱散文06-15

垃圾分类智能垃圾箱设计方案(通用10篇)05-23

垃圾箱的设计作文03-01

垃圾分类箱方案(通用5篇)05-22

我设计的垃圾箱作文01-21

垃圾分类箱安装方案(通用5篇)05-25

《垃圾箱》教案09-19

垃圾箱的自述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