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读书笔记

时间:2022-06-11 15:08:27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皮囊读书笔记(通用38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书笔记吧。可是读书笔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皮囊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皮囊读书笔记(通用38篇)

  皮囊读书笔记 篇1

  读书可以为生命添一盏明灯,在触动心灵的感悟中,照亮一具具皮囊。——题记

  我不经意间得到的蔡崇达的《皮囊》,给我的是一种想一睹为快的感觉,所以仅用了两天时间就看完了。看完之后胸口却是郁积着一股气,无处发泄,莫名难受。

  我想,大概是因为作者那温情又残酷、深情又理智的讲述。

  在书中,作者用一种冷静、细致、客观的笔触,将"太过在乎,太过珍贵,而被自己刻在骨头里的故事",通过文字,一点点重新挖掘出来,呈现出当时的样子。还原了年轻一代张扬理想却在骨感现实的磋磨下踽踽独行的困境。所以,整体来讲,读《皮囊》一书,没有那么轻松,会让人觉得心情异常沉重,禁不住地从心底流出眼泪、涌出叹息。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具鲜活的皮囊,不管这皮囊是美艳或是普通、是俊美还是丑陋,它都包裏着灵魂和一颗心。一个好的灵魂不仅能支撑出一个好的皮囊,还会使其变的更靓丽、更耀眼,而心就像一盏明灯,把皮囊从内部照亮,荒野中就有了许多灯笼。灯和灯由此辨认,心和心,人与人由此相知。所以,拥有一个健康的灵魂和一颗美善的心不仅能照亮自己,更能点燃、照亮每一个与之相遇的人。

  人类本是群体动物,在生活的世界中彼此交融联合。芸芸众生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因人各有异而构成了这个丰富的世界。众多的“我”只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然而,这些独立的个体在本质上有着一致的地方,那就是每个人与他人之间通过"心"来看见彼此,照亮彼此,从而认识世界。我们每个人在交往中相互参与,我们见证他人的生命过程,他人也会参与我们的生命历程,构成了我们的经历和阅历,最终构成了我们本身。

  要想认识你自己,就必须认识你周围的他人。我们在生活中、行动中遭遇的人,我们要去认识他们,照亮他们,由此你就知道自己是谁,你在别人眼中是何种人了。

  我读这些故事,就感觉我在读作者生命中最珍贵、最真实、最痛苦的经历,感同身受,不能自已。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与众不同的故事,这些故事影响着我们人生的既定轨迹,在我们的脑海中不断徘徊、不断深化。然而,有时我们会忽略它们,或者逃避它们。因为人类本身有着追逐快乐、逃避痛苦的本能。毕竟喜剧和悲剧,我们永远忠于喜剧。然而重视自身所经历过的悲剧或者不愿意回想的故事,何尝不是为了未来的喜剧而努力?

  人只有真正的认识自己了,オ明白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最恐惧的是什么,オ明白自己与众不同却又是芸芸众生的一员。

  很庆幸读到这本书。对过去的回忆,能让我珍惜现在,对失去的回忆,能让我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生活中总有很多美好的东西,而美好的东西是藏不住的,就像“海是藏不住的”。与其想太多有的没的,不如珍惜拥有的,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享受生命中的美好。

  读书可以为生命添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路,带我们去体验不一样的生活,享受生活的美好,获得心灵的欢愉。

  皮囊读书笔记 篇2

  初次在路边的一个小书摊见到《皮囊》这本书,对它的作者内容都不甚了解,但冲动之下还是买了下来。

  作者蔡崇达是一名记者,这是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文学作品。李敬泽给这本书作的序中说写这么一本书是伤心的。但伤痕累累的心是好的,流泪、流血、结了痂、留下疤痕,然后依然敏感者,让每一次疼痛和跳动都如同初心。所以我身有感触,读这么一本书确实不轻松。

  这本书我读的特别慢,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才读完,因为我和韩寒秉持同样的观点:我希望读更久,慢一些,不争一些,也许得到更多,到达更快。韩寒说他会将这本书带上旅途,在每个静谧陌生的夜晚拿出来慢慢看,而不是红灯亮起或者堵车不动时。我也是在心情平缓不浮躁时拿出来翻上几页,因此它放在我的床头。当结束了白天的忙碌周围沉静下来,我会在临睡前读上那么几页。

  我读的慢并不是说这本书不够吸引人,枯燥乏味。相反这本书太丰富了。读完每个故事你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来回想作者的故事,然后联想到你,和与你有关的尘封在你记忆深处的人和物。《皮囊》里的文字就像是一块石头激起了你脑海中的千层浪,你根本躲闪不及就被拉进了回忆。比如读了天才文展后,我也回想起了我儿时的一些玩伴,想起参与我儿时最美时光里的那些面孔,想到如今的生活与他们交集很少,甚至彼此之间的生命轨迹就像两条平行线一般,永远不能相连。每每想到这儿,不免又慨叹一番。

  我甚至分不清这本书它到底是小说集还是真真切切发生在作者身上的故事集。不过读完之后感觉这个疑问又不那么重要了,关键的是作者倾注的感情是真实的,是能够打动人心的,我想这就足够了。比如在写张美丽时,作者毫不避讳,写了当时自己由于青春期正常发育,对人们口中的美女张美丽产生了极浓厚的兴趣,并且好几次瞒着父母,和小伙伴去看张美丽。作者把青春期的悸动写的真实而又绕有情趣,令人感同身受。

  这本书是作者对生命的反思之作。除了对亲人朋友的怀念之外,作者还提到了自己对写作意义的理解。

  作者说一个个风格迥异的人,构成了我们所能体会到的丰富的世界。但人的本质上又那么一致,这也是一种幸运。如果有心,便能通过这共通的部分,最终看见彼此,映照出彼此,温暖彼此。作者说这是他所理解的写作与阅读的终极意义,写作能帮助或提醒我们看见自己,看见更多人。

  马塞尔·普鲁斯特说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的内心里的东西。书籍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

  在简书上写作上时常看到好多简友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好多写作者本着“输入多才能输出多”的初心,一年里囫囵吞枣的读了近百本书甚至几百本书。我对这些做法不大赞同。如果你读的是工具书之类的东西那我不反对,但如果是文学书籍,我劝你不要操之过急。就像普鲁斯特说的,你所能接受的只是你内心的东西,内心的丰富才是你不断创作的源泉,内心的丰富是慢慢累积的,并非一朝一夕能形成。

  所以从这本《皮囊》开始让我们慢下来,用心去体会去感受。只有我们全身心投入,才能更加接近那些皮囊下的一个个魂灵,才能体会这世间的风情万种与丑恶百态。

  皮囊读书笔记 篇3

  人人都称赞《皮囊》的好,一句句意味深长的话点评了皮囊,也概括了皮囊,名人对名人作品的评价也吸引了不少读者,为此打开《皮囊》这一书。

  读者总能在书中找到答案,找到与之共鸣的地方,而后受益匪浅。那么写这些东西的文人,他们对人生的领悟以及对一件事情的客观评价又是多么的清晰、全面、理解。读一本好书是在和一味伟人对话,好书的背后实则是一位拥有强大灵魂的人。

  时间是有力量的,它会沉淀内容,那些我们还未触及的生活,这些我们永远做不到切身体会的情感。

  几次他想我想急了,大清早在楼下不断叫我名字,通常写稿到凌晨五六点的我,睡眼惺忪地起身,走到楼下,发脾气地说了他一通,让他别再吵我,然后摇摇晃晃地回房间去睡,但第二天,他又一大早叫我名字。——《皮囊》

  有时我会想,是不是每一位年迈的老人都会做着无比重复,让人心生厌倦的事。他们的行为变得迟钝、思想变得简单了,每天做着该是生活,却又比生活更干脆的事。他们退化成了孩童,却无法得不到用来形容小孩可爱、无知的褒义评价。他们是怎么呢,是什么样的生理过程导致他们老年后的种种表现,而我们对他们的理解则是惹人厌恶,可能有那么些有耐心的人,会细语相陪,但最后也只是一副无可奈何的表情。

  隔着只是一个客厅的距离,奶奶不见爷爷的人影,就会用她那左半身不便的身子挪动着,喊着爷爷的名字,又或是一个人在房间的时候,也会不停地喊着姑姑或爷爷的名字,无人回应时,声音则是愈发的响亮。靠近身问她有什么事,她用一双呆呆又不确定的眼神说:没事。于是我们全家人每天都浸泡在奶奶的呼喊声中,像是一只苍蝇在你耳旁不停嗡嗡作响,刺激着你的耳朵,冲击着你的头脑。这种环境下生活的我们不觉会感到烦躁和疲倦,如果得空出去走一下,耳朵倒是净化了一番。

  有过生硬的语气骂过她,而她是用带点无辜又恼怒的表情看着你,有时反而数落你一通,在辩解‘难道说话也不让我说了吗’。我们会厌倦他们的行为,为他们那些不明原因的做法感到生气,而我们每天都在这种生气又喜悦的环境下度过一天又一天,我们既不理解又无法不接受,不理解的是那些莫名其妙的事,而无法不接受的则是血脉相连的情。

  没有长大到她的那年龄,没有经历生命周期里那鲜明的过程,是不理解时间沉淀带给一个人的内容的,对于她的行为,我不理解,或顽劣,顽劣中体现的是一份最单纯的情——害怕孤单和丈夫陪伴的安全感。

  《皮囊》是认人、认心的书,透过事物的表层,深入它的内心,触摸到的是一颗悲悯、无助、渴望的心。

  模糊不清的每天磕磕绊绊,其实连结它的是一份经历世间事的现实的情。

  作为旁观者,未真正到达那一刻,只能通过想象去猜测那中间的复杂过程,只是自己的片面之词去下定义,终究理解不全那将近用一生时间去填充的爱的宽度。

  皮囊读书笔记 篇4

  读到天才阿展哪里我也沉默了,一个天才拥有一个缺陷兔唇,他通过自己出色的高标准和领导力,让一帮小朋友臣服与他,但他却只是把他们当做锻炼自己的试验品,久而久之他的性格也养成了自己自私的个性,他如愿远走他乡上学,但他却用扭曲的思想看待自己的故乡甚至痛恨,一辈子都不愿回来,蔡崇达怕被他那些负面的情绪影响,开始远离他。

  但天才阿展最终也没能如愿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是蔡崇达努力过上了。

  是啊!我们可以理解他的利用,但不能理解他的自私和对故乡的仇视,更不能扭曲自己的思想,同时一个人就算是天才,也不能太过于压迫自己,期间让我联想到现在的孩子们,他们生活在这个时代的确有压力有压迫,但再大的压力和压迫也要一步步来,如果太过于在意和紧绷会让我们变得功力和自私,最终浮躁。

  甚至在出现一些打击时,心里的安全防线会全数崩塌,有的心理强大的会再次站起来,不强大的可能会一直消沉下去,甚至有的还会选择自杀,这也是现在这个时代的通病,为什么平时很乖很听话的孩子,不知道什么原因就自杀了的原因和罪魁祸首。平时父母对他们的要求和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把他们压的太累了,以至出现在一些挫折他们软弱的内心就承受不住了,所以只有选择离开。

  皮囊读书笔记 篇5

  读书或是为了情节的曲折跌宕带来的视觉冲击,或是天性本身的兴趣使然,或是仅通过读书来沉淀心性,陶冶性情?当然,我不否认书中的浪漫唯美让自己爱上飘飘欲醉的感觉,也不否认作者高超的笔法,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事和物,这些都是对读者的吸引力,吸引力成了诱惑,兴趣油然而生。我喜欢国外的著作,我也坚信被几代人追捧的作品绝对有其值得深究、值得借鉴、值得反思的地方。但由于语言的不精,只能阅读译本,这多少有些遗憾,毕竟没有一个译者能将原着中的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

  而《傲慢与偏见》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也引起了我很多的思考。傲慢、偏见,这两个毋庸质疑的贬义词,让简。奥斯丁的作品成为精致的象征一时之间闻名遐迩,从而傲慢与偏见也成为了脍炙人口的伟大着作。

  简.奥斯丁生于一七七五年,卒于一八一七年。其间英国小说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期。当小说大师先世之后,就接踵而起以范妮。伯尼为代表的感伤派小说和哥特式传奇小说。虽然风靡,但终究因苍白无力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此后奥斯丁发表了《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劝导》等六部小说。以其理性的光芒照出了伤感,哥特式小说的矫揉造作,从而现实主义小说的高潮开始启蒙。《傲慢与偏见》以男女青年的恋爱婚

  姻为题材。然而所不同的是,它以男女主角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述了四起姻缘,通过对照与描写,提出了道德行和行为规范的问题。

  在一听《傲慢与偏见》这个名字时,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抓不住头绪,这讲的什么?心中毫无概念,待读了前言后才明白这本书主要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出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风土人情。以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婚事为主线,突出表现了当时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当我读完这部着作的时候,我为伊丽莎白和达西最终美满的结为伉俪而感到欣慰和满足。是的,是因为他们有傲慢,有偏见,才会有这一切的波折。伊丽莎白是个热情、活泼、却又不乏纯真的乡村少女形象。他不懂得勾心斗角,不懂得如何区分真实或是虚假,因而偏见在她心中产生。达西是一位上流社会的贵族,如此锋芒毕露的显赫地位,怎会使他不在心中拧成一份傲气?是的,他傲慢正因为如此,才让人们忽略了他身材魁伟,眉清目秀,举止高雅,一表人才的形象,任凭他财产再多,人们也只会认为他自高自大,目中无人,不好逢迎一样。伊丽莎白也只因为对达西的偏见,而使她清新了威克姆对达西人品的贬低之言。 可欣的是,达西与伊丽莎白的矛盾最终融解了。然而,设想,如果达西没有向伊丽莎白示爱意,或是在遭到拒绝和人格的侮辱后没有澄清,并放弃了对真爱的追求,那结果又会是怎样?会是一个悲剧,也许简与宾利执着的感情也会毁于一旦,莉迪娅的轻狂举动会使贝尔特家庭蒙上羞耻的阴影,名声败坏。然而这一切都没有呈现。因为达西用他理性的眼光看到了伊利沙白的纯真,他原谅了她。因为爱她,所以他会不顾祖母凯瑟琳的阻止,毅然选择了她。

  作为不同阶级的人,达西和伊丽莎白的结合遭到阻碍。对达西姨母嘉苔琳的讽刺之言,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段反驳的话:嘉苔琳夫人,你这种异想天开的要求真是不尽情理,你说的许多话又是浅薄无聊。要是你以为你这些话能够说的我屈服,那你未免太看错人了。你姨侄会让你把他的事干涉到什么程度,我不知道,可是你无论如何没有权利干涉我的事。因此,我请你不要再为这件事勉强我了。好个理智又犀利的女人,读到这时,我不禁为她拍手称快了。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达西,达西的善良、大度均是我所欣赏的。对于破坏其妹名节,侵占其财产的魏克翰。他没有大肆张扬,而且还主动促成了他和迪莉娅的婚事,替他还赌债,为他找工作。震撼的同时,我为伊丽莎白感到幸福,多么完美的情人,尤其是在遭拒婚时,达西却放下男性尊严继续追爱。达西的隐忍、绅士风度以及始终如一的真爱,竟让我为他感到有些心酸。

  这样起伏跌荡的爱情,仅有真挚爱情的滋润,他们是因为有了“爱”才走到一起,简与宾利、达西与伊丽莎白。他们的爱是纯粹的,而夏洛特与柯林斯的爱情则完完全全建立在金钱上。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爱情观从侧面也折射出了社会中两种不同的人群的对立,反映了当社会中的某种矛盾。没有经济能力的女性在当时的金钱社会中得以舒适生存的唯一办法是,出生前就挑个名门旺族,但这仅凭机缘,更多不幸出生于普通家庭的,便只能向生活屈服。可悲的是,她们从不发现这是社会的弊端,而一直认为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就像是花瓶,等着有一天被一位出手阔绰的人买走,仅凭运气,与爱情无关。这便是那一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婚姻怪圈只是她金钱至上的一个体现。社会的不平等性在成了那一时代的婚姻典型,享受爱情是一种奢侈,“现实、生存、理智??”这些词汇在每个人的头脑中如电影般不断地重复放映,每时每刻都在提醒着你。《傲慢与偏见》通篇是伊丽莎白幽默的俏皮话,可是这种强颜欢笑下,隐藏的却是那一时代人们无尽的苦恼、不满、遗恨。或许不幸太多了,变成了麻木。可是令人羡慕、认可的“幸福”背后,堆砌着的又是什么呢?是金钱、麻木、泪水、悔恨、遗憾,或许更多更多。这本书就是给你了一个这样的空间,让你去思考,去感悟。

  爱情是什么?我不懂,却向往,也愿醉卧其中。婚姻是什么?不是爱情的坟墓,而是爱情的升华。读完这本书,我很佩服奥斯汀,不为她细腻生动的笔触,仅是整本书宣扬了对婚姻爱情的自我自由地大胆的追求,以及无处不在的女权主义以及讽刺反对儿戏婚姻,金钱婚姻的思想,也让我感慨万分。

  如今,新时代的我们一定要追求真正的幸福的爱情婚姻,切莫为了一时贪欲掉进了金钱漩涡,毁了一生。

  皮囊读书笔记 篇6

  选择《皮囊》这本书,大概是因为作者蔡崇达。一次偶然的机会,曾听过他的讲座,讲座的具体内容已记不清,但对于那一系列头衔却记忆深刻。曾任职于《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24岁担任《周末画报》新闻版主编,27岁任《GQ》中国版报道总监,现任《中国新闻周刊》主编。一个80后,从记者一步步做到主编,年少有为,蔡崇达本身就是一个奋斗励志的榜样。出于一种崇拜的心理,我开始阅读《皮囊》。

  在书的封面,有这么一句话,“这些刻在骨头里的故事,那些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书中的故事,关于亲情,关于故乡。那些问题,关于人生,关于活着。其实这些都是我们每个人需要面对的问题,但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所以在差异中又存在着共鸣。

  书中写的最好的,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第一篇《皮囊》。故事的主人公是作者活到九十九岁的阿太,一辈子活得坦然而硬气。家里人祭祀杀鸡时,有只鸡撒着血在祠堂里乱跳,阿太将鸡抓起,扔在地上摔死,说:“别让这肉体再折腾它的魂灵”。阿太很狠,切菜像切排骨那样用力,甚至有次在切菜时切断了手指,她也只是很淡然地“哎呀”一声,而全家都因此慌乱开来。

  阿太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她的生活观: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阿太不是什么文化人,只是个神婆,然而这话却说的很有哲理,大概也是《皮囊》这本书的意义所在。我们都是戴着皮囊在世间忙碌的灵魂,这副皮囊的用处就是来经历各种风吹雨打,让灵魂有地方可以安放。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活在皮囊之下,皮囊包裹着人心。它可以是温暖的,逸乐的,也可以是疼痛的,脆弱的,亦或是可耻的。我们活在这世上,周围充斥着喧嚣和永不满足的欲望,我们一刻不停地往前走,却从不曾给自己一个清醒的时刻,让自己从纷扰的尘世中暂时释放出来,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很庆幸,借着读《皮囊》这本书的时间,我认真回顾了自己之前二十几年的生活,并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明确规划。

  评论家李敬泽在这本书的推荐语里说:“人生或许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携带着一颗心的羁旅。心醒着的时候,就把皮囊从内部照亮”。

  皮囊读书笔记 篇7

  最近,看了蔡崇达的《皮囊》,顺便上网找了他的资料,发现他有这样一句名言:“走向自己的内心,是通往他人内心最快最本质的路径”。我想,这应该是他在这本书中,勇于解剖自己,将成长经历中的种种困苦、迷茫、不堪,都赤裸裸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根本原因吧!

  这本书以作者身边人的故事为主要内容,其中的人物大都充满悲剧色彩,只有作者蔡崇达算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

  很多读者评论,前几篇写作者亲人的文章,非常细致感人。但后几篇写朋友的文章看了让人很不舒服,总感觉作者在朋友的故事中,透露出了一种成功者的沾沾自喜,甚至有一种小人得志的卑琐和龌龊。

  我对此很不认同。我在书中看到的作者只是一个被命运揠苗助长的早熟者。在面对偏瘫父亲和贫困家庭时,他茫然无措地被逼迫着向现实低头,小心翼翼地算计着自己的人生,生怕走错一步就会万劫不复。

  在命运面前,他只能用卑微的执着和隐忍与之博弈,结果他“成功”了,但他并没能为灵魂找到一条自由的出路。因为他说,他并不知道要怎么享受生活?他也不知道什么才是最应该珍惜和最珍贵的东西?

  其实,作者的这些拷问,也是我们每个人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

  阿太是书中第一个出场的人物,这是一个令人惊诧的老太太,她没有文化,却经常口出哲语。她99岁,但苍老皮囊下包裹的却是一个豁达、不屈的灵魂。

  在作者的记忆里,阿太是个心如坚石的老人。在女儿早逝时,她倔强地没掉下一滴眼泪。在手指头被切断时,她表现得毫不在乎。但在她不慎摔倒,身体不能动弹时,她竟然哭了,因为她认为“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她觉得女儿的死亡,代表着灵魂挣脱了皮囊的束缚,回归了它轻盈的本质。而当她不能动时,她为自己的生命被肉体拖住而感到悲伤。

  这个智慧的老人,令我们这些整日为满足肉体欲望而奔波劳碌的现代人汗颜。

  二、

  在作者笔下,母亲是一个充满执念的女人,她柔弱的皮囊下,包裹着一个倔强的灵魂。

  她在初嫁时,与丈夫一同许下了建新房的愿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她心甘情愿地贡献了自己的嫁妆;当丈夫不幸中风偏瘫,家庭财务困难时,她宁愿去捡烂菜叶糊口,也要将省吃俭用攒下的钱拿来建新房;当老房子面临拆迁时,她仍执着地要进行房屋重建。尽管她明白,这种行为徒劳无益,花掉的钱必将打水漂,却依然不改初衷。

  她好像一辈子都在为建房子而活着,因为她不服气,她想用这种方式来维护残疾丈夫的尊严,来保障这个贫困家庭在小镇的地位。或许,她也是在用这种不可理喻的偏执表达着她的爱情宣言吧!

  三、

  父亲的一生命运多舛,看起来像是个懦弱且无能的男人。

  他年轻时因为超生被开除了公职,在消沉了三年之后,去宁波当了海员,而后带着挣来的钱,做过各种生意。中年时,他突然中风偏瘫,将家庭的重担推给了柔弱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子。

  一开始,他充满信心地试图通过康复训练来战胜偏瘫的身体,希望能重新掌控这具不听使唤的皮囊。但慢慢地,他发现自己的肢体在进一步失控。他愤怒、恐惧、挣扎,最终他失败了,他被皮囊困住了。于是,他放弃了,不再幻想重新扮演好父亲的角色。恰恰相反,他迅速地退化成了一个孩童,常常用无理取闹的方式来嘲笑自己的无能和失败。

  在与失控的皮囊搏斗了8年后,他突然去世,但他的灵魂始终带着些许不甘。最后,在神明和妻子的帮助下,他的灵魂终于得到了安息。

  四、

  张美丽是小镇少年们的性启蒙老师,但这具美丽的皮囊,却承载了太多世俗的偏见和诋毁,最终脆弱的灵魂以自杀的方式脱离了皮囊的束缚。然而,她的灵魂并没有得到世俗的谅解,她最终成了孤魂野鬼。

  纵观张美丽短暂的一生,只因年轻时追逐爱情,未婚失身,后来又离了婚。所以,在小镇人的眼中,她就成了被妖魔化的狐狸精。尽管她后来经商变成了企业家,但仍然被亲人和邻里视为污染小镇风气的妖孽。

  在自杀前,她跪在宗祠门口,对天发誓,自己没有作孽,她只是把她觉得美的、对的、喜欢的,都做成生意。但没有人相信,因为人们只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东西。

  这个美丽的女人到底只是个小镇姑娘,骨子里充满了对传统和权威的敬畏和顺从。她没有能力抵御流言蜚语的侵蚀,最后,只能白白做了旧传统和旧舆论的牺牲品。

  五、

  文展是一个降伏了“兔唇”生理缺陷的小镇少年,是一个从九岁就开始整理自己的中国历史大纲的“天才”,是一个为锻炼领导能力,每天组织小伙伴开展各种集体活动的初中生。他从小就见识非凡,有明确的人生方向。他厌恶小镇,渴望融入城市,为此,他深谋远虑地进行自己的人生规划。

  初中毕业后,他如愿考上了重点中专,急迫地将户口迁出了小镇。然而,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因为兔唇,他在学校遭到了嘲笑。他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一直试图用衣锦还乡的方式重建往日的自信和骄傲。但最终,他失败了,只能无奈地回归小镇,过上了普通人的庸常生活。

  而与之对应的是,从小被他启蒙的作者蔡崇达,却在多年默默的坚持和隐忍中,慢慢过上了他规划中应过的生活。当两人再次相遇时,这个骄傲的男青年在长久沉默之后问道:“你说,凭什么是你?为什么不是我?”

  但不管有多少不甘,天才文展终究还是泯然众人了。不知道是有缺陷的皮囊束缚了他的理想,还是对“天才”的执念让他不合时宜,无法脚踏实地。

  六、

  这是一个将hope(希望)写进名字的人,他活得张扬、随性。当作者务实又紧张地训练自己与真实世界的相处能力时,厚朴却走了一条截然相反的道路。

  他参加各种社团;打工赚钱组建乐队,并取名“世界”;频繁更换女友……他说他想尝试世界的各种可能。

  当围绕在他身边的人,逐渐明白了现实的意义,纷纷离开他,各自谋求前途之时,只有他还一直活在对梦想的虚幻想象中,肆意地挥霍自己的青春。

  毕业前半年,不向现实低头的厚朴被学校勒令休学,开始了四处流浪的生活。直到最后,没有朋友收留了,才被他父亲接了回去。在家人的帮助下,他变成了一个小村庄的教书先生。

  但他那用想象喂大的过度膨胀的理想幻象,却成了他脑中赶不走的怪兽,摧毁着他的肉身和灵魂。在饱受折磨之后,他用自杀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我不知道厚朴是不是因为太纯真,所以才会与现实格格不入,最终活成了一个悲剧。但我很赞同作者的观点:“或许能真实地抵达这个世界的,能确切地抵达梦想的,不是不顾一切投入想象的狂热,而是务实、谦卑的,甚至你自己都看不起的可怜的隐忍。”

  从书中或执拗、或虚妄、或务实的人物故事里,我看到了每个人的不易和挣扎。在这本书的后记中,蔡崇达说,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或提醒读者,“看见”自己,“看见”更多人。

  其实,我们就像故事中的阿太、父母、张美丽、文展、厚朴、阿小等人一样,都是带着沉重皮囊在世间忙碌的灵魂。只不过有的人,为了满足肉身的各种理性和非理性的需求和欲望,不得不丢掉灵魂,甚至出卖灵魂,从此变成行尸走肉。而有的人,却可以挣脱肉身的束缚,让灵魂穿越时空,从此永垂不朽。

  皮囊读书笔记 篇8

  囊是蔡崇达的第一部文学作品,由若干个生活中的小故事组成。在读完其中的《阿小和阿小》后感触颇深。故事的主人公为两个叫“阿小”的人,其中一个镇里的阿小,另一个则是香港阿小。镇里的阿小沉默寡言,他出生在渔民家庭,全家捕鱼为生,自己却下决心长大绝不做渔民,要走出小镇。然而,他读书却并不好,这让他这种高傲的安静,被理所当然的当作一种孤僻。另一个阿小,之所以被称为“香港阿小”是因为他的父母在香港承包工程发了家,在移民去香港之前,他需要在小镇的姑姑家寄居一段时间。在两个“阿小”的脑海中都有那么一个“远方”,因此,他们似乎可以轻视周围的一切,他们不屑于活在当下。对于香港阿小来说,香港是个更好的世界,他活在“去香港前准备”的生活里。他经历的一切都是过渡的,无论生活、友谊还是情感。他生活在奇怪的错位中,他能够接触到这个世界最发达的东西带给他的刺激与诱惑,肉身却不得不安放于似乎落后于几十年之久的乡下。他肆无忌惮的消耗着眼下的时间,活在幻想之中。当他真正移民香港时,却发现与那个想象中的“天堂”格格不入,在那个圈子里,他被认为是粗鄙的乡下人,他依然是孤独的。家庭遭遇变故后,亲友纷纷离他而去,让他感受到城市世态炎凉的一面。不能不承认,他们之于这座城市,只是再渺小不过的一分子,每天清晨醒来,乘坐拥挤的交通,到城市的各个角落扮演各自的角色,时间一到,又拖着疲惫的身体会到所谓的家,准备第二天的演出。与之相比,镇里阿小的命运似乎要好些,他曾经也有自己幻想的生活,他发誓自己绝不做渔民,重复父辈的工作。他曾经因能接触到香港阿小的待见而骄傲,仿佛得到了重视,即便染上了种种恶习。他也曾因香港阿小的离去和不再联系而失落和伤心。他曾试图抵抗生活,与父亲大打出手,离家出走,留长发,每天骑着摩托车狂飙,直到经历一次严重车祸后,才安心的与父兄一起去捕鱼,逐渐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有自己的房子、妻子和儿子。

  生活中有很多像文中两个阿小这样的人,他们都生活在“错位”之中,生活在对未来的无尽想象之中,他们与现实的一切格格不入,脑海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可当愿望破灭,他们又会陷入极度的痛苦。究其原因,生活的“错位”源自对自己定位的错误,当一个人所拥有的资源不足(包括能力、金钱、权利等),却有着远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理想”时,他们会被“理想”所拖累,既丢掉了当下,又永远不会达到想象中的“未来”。好比香港阿小,他们父母在香港做生意暴富,阿小会认为小镇里已经容不下他,他属于香港,像电影中一样,打耳钉留长发骑着摩托车在街上狂飙才是他的生活。而事实证明,在香港生活远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由于文化有限,他在香港的学校中被认为是‘粗鄙“的乡下人。由于能力有限,在父母这座靠山不在时,他已经无法维持原有的生活,最终沦落为一名维修工。所有发生这些无关命运,而是生活在教阿小认清自己和他所在的世界。同样地,小镇的阿小也曾有过豪言壮志,但可惜能力不及,理想中的生活离他格外的遥远,远到看不到,摸不到,几次打击后,他放弃了抵抗,认清了自己,从此甘心捕鱼,甘心在小镇上生活,成家,立业。他很幸运,因为他提早回到了实实在在的现实。

  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高三的后半学期,整个学校像传销公司。老师整天说,别想着玩,想想未来住在大城市,行走在高楼大厦间,那里才好玩。他们偶尔还会距离:某某同学考上了北京的大学,然后,他就住在北京了,口气笃定的好像王子工作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是一种很常见的“传销”,学校或家长会对孩子进行,给孩子一个定位,给他们描述一个美好的将来,直到孩子认为那就是他应该去做的,那就是他想要的生活。可最终呢,有多少孩子最后发现那些并不是他们真正喜欢的,并不是适合他们的,因此而痛苦。大城市固然好,但不一定适合所有人。重要的,是认清自己,直到自己适合什么、喜欢什么,这样才活的踏实,才不会“错位”。

  皮囊读书笔记 篇9

  如果皮囊朽坏,我们还剩下什么?

  好吧,我们还剩下灵魂和心。

  可是失去了皮囊的灵魂和心是孤独无助的,皮囊,在我们心中不过一副躯壳,包裹着我们本该轻盈的生命,携带着我们孤独流浪的灵魂,唤醒了我们沉睡已久的心。

  打开《皮囊》,我看到了凡人难以掩饰的喜怒哀乐。有视人生无常曰正常,顿悟世情或是全心冷漠以保持事不关已的距离,自我保护,也有感性的血肉人生。

  李敬详说《皮囊》是认心、认人的书。

  是啊。《皮囊》这本书记叙的都是关于生活中最常见的生离死别,可为何我看的时候,却泪流不止呢?

  我在《皮囊》里看到了“父亲”不久未出现在各种书里的人物。

  我看见这个父亲,离家、归来、生病、挣扎、离去。

  他怀着固执、顽强、好强的心去争取自尊,然后失败,带着怜惜的挂念离去了。

  在这期间,母亲也被照亮了,她不同于其他人,她有她自己的隐忍,有她自己的坚持,为了一栋房子,不惜倾尽所有,也许,这就是她的坚持吧。

  《皮囊》中每个人物都有他自己的坚持,怀着一颗年轻有活力的心历经世事后,变得伤痕累累,但这并不坏,流泪、流血、留下疤痕,然后依旧敏感着,让每一次疼痛的跳动都如同初心。

  生命和生活之所以值得过,也许是因为它有限度,它等待着、召唤着人的挣扎、愤恕、斗争、意志、欲望和梦想。

  在读《皮囊》时,我明白了阿太试图留给蔡崇达最好的遗产,在《母亲的房子》是我真正地看见并理解,母亲那永远说不出的爱情,看见《我的神明朋友》,我知道人是需要如何的帮助才能让自己从情感的巨大冲击中逃脱……

  在《皮囊》中,我看见生活中我们应该珍惜的人,还有那些,那些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

  人各有异,这是一种幸运,但人本质上又致,这也是一种幸运。如果有心,我们也许可以看见彼此,映照出彼此,温暖彼此。

  世间哪个人灵魂不是念变着这一副皮囊,在这无数个轮目中,找到一副又一副皮囊,又失去。正如阿太所说,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认识温暖自己遇到的每一个人,去关心他们,这就是苏珊来塔格所说的人的世界。

  《皮囊》这本书是伤心的,也是温暖的,我们能从中读到人间冷暖,世事无常……

  “走向自己內心,是通往他人內心最快的路徑”——蔡崇達

  “《皮囊》是一部有着小说阅读质感的散文集,由蔡崇达编写、韩寒监制。文集风格沉稳,表达了作者这一代理想膨胀却又深感现实骨感而无处安身的青年人对自己命运的深切思考。”

  “既认心,又认人。”

  ……

  这是一本确实值得静下来慢慢品读的好书,当你读懂了那字里行间的满溢的情感,便会懂得好的文章应该是怎样的。刘心宇的这篇读后感,文笔优美,技法流畅,更重要的是将自己读过《皮囊》后的内心共鸣放置在了读后感中,文章读之感人。

  皮囊读书笔记 篇10

  飞机总是延误,在机场一进书店就相中了它。之前一直听说过这本书,就是没有真正把它加入书单。幸好有这本书在,让我对飞机的恐惧减少了很多。书的内容很容易读懂,就是作者对自己生活的描写,对自己所遇的人,所遇事情的感想和记录。原本以为是那种很难体会的80后的写作文字,但是却发现,直击内心,甚至看完让我在卫生间哭了许久。

  也许是因为爷爷刚过世的原因,当每看到写家人去世的文字时候总是想要详细地再看些,想要真正去看看自己的内心到底在想什么,想表达什么,或者自己到底应该怎么表达。黑狗达(作者的昵称)写了自己的阿太、父亲、母亲、姐姐、各个好友,以及大学同学等等,然后最喜欢的部分竟然是关于书写自己的那部分。

  在写黑狗达父亲时候,看到的是那种得了病异常的乐观,为了生活不得不与疾病做最大的斗争,还有那种努力过却没有改变的绝望,最后被现实深深打败,开始对世界充满绝失望,然后合上眼睛,与时间告别。我想曾经和病魔奋战的爷爷何曾不是这样。充满希望,却又被现实遗弃。也许看到遗体的那个时候,觉得爷爷也努力过了,也是解脱了。还记得我离开家的那天爷爷和我说:“别因为他而相信别人,去找什么治不好病的药。要好好读书。”当时,我的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只是又不能当面流下来。听出来爷爷是临终前交代我些什么,但是安慰的话就是说不出来,因为觉得是那么的无力和苍白,即使说出来,也不会为爷爷与病魔战斗的幸酸减少分毫。只是低头说:“好的,您好好的,有什么需要记得打电话给我爸”。《皮囊》中,黑狗达父亲在于病魔对抗时也许也是这样的心情吧。

  还有就是书中的理想与现实。有时候觉得和黑狗达一样,自己也是从小地方出生,却向往城市生活的人。只不过北京更大,杭州小一些。

  “在一段时间里,我觉得这个城市里的很多人都长得像蚂蚁:巨大的脑袋装着一个个庞大的梦想,用和这个梦想不匹配的瘦小身体扛着,到处奔走在一个个尝试里。而我也在不自觉中成为了其中一员。”这是书中的描写,我也好怕自己会和厚朴一样,充满着梦想,却还是无法找到与现实、梦想的相处方式。最后只能接受现实,然后变得不像自己,被自己限制在自己的梦想中。

  我自己也完全不清楚孤身一人,把自己放在梦想里,是否真的值得。

  皮囊读后感13

  最近在读《皮囊》,第一次看到一个作家对亲情,对友情,对生活,对自身有那么深刻的剖析。书中故事平凡如左邻右舍的家长里短,但每个故事都能透过身体直抵灵魂深处。

  大三时的某节课上,我们的导师推荐了这本书,推荐理由如今已记不起了,犹记得当时自己颇为认真的将书名与作者记录在摘录本上,然后便遗忘了。前些时间,闲暇之余去图书馆打发时间,金黄色的无一字的书脊让我满心好奇,随手翻阅,如获至宝,便借来细细读之。我不敢妄自给这本书下定义,如果你知道文学评论界的行业翘楚李敬泽为它作序的话;如果你知道刘德华三十年来首次亲笔推介它的话;如果你知道它被白岩松、刘同、蒋方舟、李承鹏等曾联名推荐的话……那么你必定不会看轻它分毫。

  童年的回忆,成长的挫折,生活的艰辛,亲人的苦痛……无不触动着我,哭过之后却是被书中人物强韧的内心所深深震撼。那个倔强的阿太,那个强撑尊严的父亲,那个信仰坚定的母亲,那个默默无闻却最是成功的黑狗达……生活这条路,谁也没走过,谁也不知道路的尽头是什么,大家都在搏。

  “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如果你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材。”阿太的一番话,让我思忖良久。是呀,

  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我虽没有蔡先生悲凉的童年,却也是他文字里小镇中的小人物,也是戴着皮囊在世间忙碌的灵魂。假使没有皮囊这个包袱,那么我们该是轻松自在的吧。

  书中最喜欢的一句话,也是我最希望的:“我希望自己懂的处理、欣赏人性的各种丑陋与美好,找到和它们相处的最好方式。我希望自己能把一路看到的风景,都用审美的笔触表达出来。”

  读它的过程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反省的过程,不断完善丰沛自己的内心世界,遇见更好的自己。“认心又认人”,是李敬泽先生对这它的评价,我想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只有这些。蔡崇达先生的文字让人不断的审视自己,与自己对话。如当代作家韩寒所说:“慢一些,不争一些,也许得到的更多,到达的更快。”书中记录了蔡先生的一首诗叫《世界》:“世界都不大,我可以哪里都不去,我可以在这里,只看着你,直到一切老去。”看多了遥远的世界与远方的别人,这一次,请停下来,读一读身边的亲人与朋友。虽然上帝给的路不一定是直的,但是我们心里,要始终有一个直的目标,直的方向。愿我也能如己所愿,无论在哪里,去哪里,多久多遥远,都有家可回,有人可依,不四下流离,可以呆在一个地方,用清澈的、满足的灵魂,守着我爱着的人,生根发芽。

  皮囊读书笔记 篇11

  蔡崇达的《皮囊》中,对皮囊这两个字的独到的解释和理解让人印象深刻,引人深思。书中,作者通过讲述自己的阿太,也就是母亲的姥姥,来诠释何为皮囊。“我们的身体就是个皮囊,皮囊是用来使用而不是用来保养的。”这是整本书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的几句话之一。我们在这个世界行走,指引我们身体的是我们的灵魂,是我们的思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的皮囊不过是禁锢我们灵魂的枷锁。走在人群中,有化着淡妆、面容精致的女孩,也有衣着考究、发型干练、五官棱角分明的青年,当然也有面露菜色为家庭奔波的中年人和皮肤如枯老树干般的老人,我们的目光落到他们身上的同时会折返给我们不同的感受,譬如为美丽的小姐姐所惊艳,因中年人的油腻而替他惋惜甚至厌恶。可我们看到的不过是一层皮囊,枯槁的老人在几十年前也会有姣好的面容,只是时间没有为他们的美丽驻足,匆匆走过,这也是时间公平的地方,它不会为特定的人停下,它只是默默地流逝,悄然带走每个人的青春和记忆,剩下的是一副衰老皮囊和被时光洗礼过的灵魂,由此可见,我们的皮囊不过是灵魂所寄宿的容器,如果能看透外面这层壳,我想每个人的灵魂都是轻盈的,具有不同色彩的,我们的精神和智慧在其中闪闪发亮。在我们离开时没有人会带着这副与生俱来的皮囊,我们会留恋这个世界,舍不得亲情,可我想不会有谁会在乎那无法让我们奔跑和思考的已经衰老的皮囊。

  在我们还年轻的时候,多接受一些历练,也无妨,得到提升的是我们的思想;多遇到一些挫折,又何妨,不过是让我们更加坚强;拼命读书,又怎样,皮囊生来就是拿来用而不是去保养的,饱满的是我们的灵魂。

  “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皮囊》中的很多话都值得仔细揣摩和思考,不得不说我从中找到了许多心中问题的答案,也在一些人物的身上为我的一些想法找到了印证,譬如有关梦想与现实,面对与逃避,再比如说孤独。整本书中,作者如同一个了解人体结构、技法娴熟却又冷漠冷血的外科医生,用手术刀剖析着那些“怪异“却又常见的人们同时解剖着自己。在生活中总存在一些活得很用力的人,他们用力地微笑,用力地打招呼,用力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就像第一次约会的少女,用厚厚的、成熟的妆容掩盖了自己青春的气息,往往在不知道规则的时候,越用力在外人看起来就越可笑。作者笔下的厚朴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好像是与作者世界观完全相反的一个人物,厚朴大喊着青春和梦想,仿佛一只飞蛾,只有在梦想的明灯中被烈焰围绕才是实现自己的价值,他活得那么用力,渴望用自己理想的世界中的规则去突破真实世界的桎梏。他组建了一个名为世界的乐队,当这个由一群不懂音乐的人组建的乐队成立后,厚朴的用青春把世界闹个天翻地覆的征程看似开始了,他认为实现梦想就应该是轰轰烈烈、激昂奋进、大声喊着口号、昂首挺胸的过程,但这么想的人一般都没有追逐过真正的梦想,或者说他们只是在空想。作者一直没忍心告诉厚朴一件事,那就是追逐梦想的过程其实是一程困难的,满腔热血根本无济于事,甚至还需要去做连你自己都看不起的自己,谦卑、隐忍、积累,这或许才是现实世界,追梦人的模样。读完了厚朴,我感到自己的灵魂也有与厚朴相似的一部分,可能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厚朴。有人说:“不挂科的大学生活不完整”,“大学不就是非常自由,想逃课就逃课吗?”相信这些话并去尝试的人看似是突破了我们对大学生活“正常的认知”,但他们其实又被另一个规矩所要求、所影响。逃课挂科这些行为其实是种拙劣的模仿,他们不理解第一个为自由而逃课挂科的人最后得到什么,很多时候他们只是把“希望大学生活变得完整”作为犯下错误的借口,可能他们才是活在自己最不屑的世界里的人。

  不得不说,偶尔的理想化是一种浪漫,让我们有勇气继续抬头向前看、继续走,这并不代表我们不需要谦卑、不需要学会隐忍和沉积,在追梦的过程中,不偏离自己的本意,肯付出或许才是正路。

  皮囊读书笔记 篇12

  翻开这本书看到序言的时候就被序言里面所描绘的内容和文字吸引了。原来只是想着报着试试看的心情来翻一番这本。没想到一拿起便放不下。这本书讲的是作者亲人们的一些故事。是作者的亲人、朋友的各种皮囊下的心的、灵魂的故事。开篇皮囊讲的其实是作者的阿太的一个故事。阿太是一个非常坚强的、没有什么文化的农村妇女。但是他给我们传达的精神就是无论我们的生命本来多么轻盈,都是被肉体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的,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这是一个普通却坚韧的灵魂。在这本书里,我们让自己去和书相互填充,把自己摆放进去,也把书摆放进自己的生命里来。

  有时候,这类作品会让会让我们在生活的标签的铜墙铁壁上打上一个小孔。生活中大量让我们惊喜和感动的细节会通过孔眼像阳光一样照射进来。作者就好像我们的一个感受搜集器一样记录、沉淀、筛选和输出他心里的那些感动的有趣的场景和细节。透过他的眼睛、他的作品,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复杂的、多维度的闽南社会。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曾经说过“人是悬挂在自我编制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而这本书里面的人物,其实也是在自我编织的意义的网上的人。他们都是一靠着自我编制的意义和自我的念想、自我的坚持,自己的韧性性,把生活继续下去,如作者的母亲、张美丽、两个阿小、天才文展。意义,没有那么玄虚,不过是找到一个比自己更大的东西“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然后把自己放进去。

  《天才文展》文后说到,“我知道,从本质意义上,我们都是,既失去家乡又永远无法抵达远方的人”。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句话,让我想起了《起风了》这首歌。那种对家乡的近乡情怯还是怕看到儿时的伙伴。没有考究过《皮囊》这本书里面的故事是否都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曾经上过一节写作课。里面说作家有很多形成小说的素材,其实是来源于他们在媒体上、或者听到身边的故事。然后把这些故事放到自己经历过的场景当中,再形成创作。所以我怀疑《皮囊》里面的故事,也许都是源于媒体上或者是作者听说过的一些事情。否则如果所有的这些悲欢离合,生死,都发生在一个人的身上或者身上。实在是有点让我存疑。

  皮囊读书笔记 篇13

  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

  ——马塞尔·普鲁斯特

  讲真,我真的很喜欢这本书,这次有点赶着看完了这本书,有点后悔没有细细品味。我还会看第二次,等三次…我相信下次看它我会带着另外一种心境,去更好的理解这本书。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接受着时间的洗礼慢慢品出活着的意义

  在作者努力工作想着赞钱带父亲去美国看病的同时却忽略了陪伴,与交流,导致最后父亲去世时让自己留下了许多遗憾,与悔恨。

  母亲是个固执,坚强的人,很有性格,她对父亲的那种爱是默默的付出了很多,在某个点上来说很伟大呢。

  相信我们周边都会有香港阿小和孤僻阿小吧,不管是哪个阿小他们都挺无助的,个人感觉他们的内心是空虚的。佩服又惊讶作者能够当机立断的做到马上远离觉得对自己有不好影响的香港阿小,我觉得有点难,毕竟有交情。对孤僻阿小的阿谀奉承感到悲哀,没活出自己。

  天才文展,对一切都有着规划,自傲,自负,或许我们都会崇拜那种有着对自己人生规划的人吧,但是羡慕的同时我更喜欢未知,自己去探索下一步,说白了就是懒呀哈哈

  关于厚朴我其实不太理解,我没有这样的经历无法感同身受(我也想疯狂一次)他在追寻他以为的自由,到头来却只是束缚着自己,觉得现在做的那就是自由。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走不出来最后导致自杀。但是我觉得他一开始能大方的追求梦想值得敬佩,只是后来却有点变了味。

  希望我也能遇上个李大人能在我困惑,看不清楚的时候,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路灯先生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说的不好,望多多指教

  皮囊读书笔记 篇14

  作为一本畅销书,很早就听过它的名字,一直没来得及看,这次也是偶然而为之。这是一本故事集,写了家人、朋友、“偶像”的一些故事,基本围绕闽南家乡某小镇的背景来展开的。开头三篇序,分别是韩寒、刘德华,李敬泽写的,自从看了《随想录》,就不看这种畅销书的序了,一个字:虚!

  《皮囊》。同时也是本书的书名,放在第一篇,自然是核心篇章了,但篇幅很短,总结起来就一句话:“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这是本书的灵魂所在,换句话说,本书“唯心”色彩浓厚。

  《母亲的房子》。写母亲历经千辛万苦,不顾一切也要把房子建起来的故事,甚至最后即使要拆迁了也不管不顾地去建,作者将这种行为归结为:人活一口气,母亲为了那说不出口的爱情,坚决的要让父亲不被周围人瞧不起!是的,我似乎能理解母亲的这种做法,她们有着很朴素的世界观,就是不能让周围的人瞧不起,我物质可以比你穷,但我志气不能比你弱,正所谓,人穷气不穷!但,现实中我恐怕很难同意这种做法吧,父亲重病在身,儿子事业成长需要北京买房,母亲全然不顾,仅为了那虚空的“唯心”,真的合适吗?人需要有所信念,但不能偏执,信念有时是为了得到尊重,可偏执的信念则会违背这种初衷。

  《残疾》、《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写了父亲的病情,倒也没有过多描写父亲的本人性格,只单纯写了一个他作为一个“病人”的情况,这两篇很有感触,写的很真实,让我看到一种不一样的生活,我不由地想起,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是妈妈常说的一句话。我的神明朋友》。这就是信仰的力量,迷信,它的存在之所以拥有时间跨度,自然在于其有一定的合理性。当你要承受无法承受的东西时,接受这种“神明”,或许会取得不一样的效果也说不定?

  张美丽和阿小的故事,我就感觉画风有点变了,前面的几个故事我看到了作者的用心,看完有所触动,可后面这几个人,则有点“虚”,张美丽的行为让人不解,是因为宗族的力量?我不知道。阿小,在作者眼里似乎是一个略显悲惨的人生,可我想,也许阿小并没有那么“惨”?也许你眼里的别人是loser,可当事人并不会这样觉得,正所谓,不要用自己的标准来评断别人的生活。后面的《天才文展》《厚朴》都是同样一个道理,我在这些故事中看到了别人的生活,这是我的收获,但我并不认同作者的这种态度,每个人都会因为种种好的不好的因素而走一种独特的人生,这本身并无不妥之处,关键之处在于对待生活的心态,我想,这也是本书想要表达的思想吧。

  最后几篇没多少印象,叶落归根?好吧,并没有太大的感触,可我想,作者作为一个北漂成功人士,对于家乡的思念是否已经到了很深的地步?矫情or只是想想?有所疑惑……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有着诚意的,前面几个故事写的很好,很打动人,包括我。后面相对来说有些次,但仍不影响我对这本书的好评,里面很多描述于我都有共鸣。尤其是,里面的故事耐看,看到了当代的一些人生,很有意思。我看完后最惊喜的地方是,作者将这本书定位为,“看见”自己,“看见”更多人。深表认同,这也是我读书的意义,“认识”自己,“认识”更多人,“认识”一个个我没有经历过的世界!

  皮囊读书笔记 篇15

  这本书早已被推荐,看到《皮囊》俩字,我下意识把它当作一本小作家写的多愁善感的青春文学,扔到“杂书系列书架”,久久未翻。

  直到有天看到一篇文章叫《阿太》,觉得写得很好,能够让我想到自己的祖辈们。于是搜这个叫蔡崇达的作家,没期望百科有这个人,然而搜到了,著有《皮囊》。于是这本书就被掸了掸灰尘,来到了眼前。

  文中的人物基本都是作者印象中记忆最为深刻的人,而我也曾不自量力的写过十几篇关于自身的文章自娱,这时觉得看到了一个标杆。

  让我惊奇的是这书中竟也有《我的神明朋友》,因为我也曾写过这样标题的文章。于是更觉亲近。

  关于书中的叙述自然不必赘述,看到某一页有50甚至70条的评论时,我知道这本书毋庸置疑是本好书。

  看完之后,深感相见恨晚。

  皮囊读书笔记 篇16

  最近读了《皮囊》一书,作者没有用华丽的语言去装饰什么,就像一个老朋友在娓娓说道过往的事情。

  从整本书来看,作者紧紧围绕自己周边最熟悉、最亲密的人展开:倔强的残疾父亲,对生活勇敢而又无助的母亲,离开家乡闯荡最终一事无成的天才少年文展,被小镇古制旧俗扼杀生命的张美丽……

  尽管他们离当今社会上所描述的“成功人士”相距甚远,但是生活里的失意与痛苦,他们一一尝尽。他们也许有过意气风发,也有过拼搏与执着,但无偿的命运最后还是把他们一股脑地裹进忧伤的洪流。

  世界很大,也很精彩,世界很小,也很浑浊。为什么同一个环境差不多的家庭却孕育了完全不同的人生?有的让人唏嘘,也有的让人思考。没来的一切都是未知的,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把握当下,充实自己,让自己的灵魂变得更有趣。

  皮囊读书笔记 篇17

  阿小和阿小、天才文展两篇通过几位少年的视角,描绘了城市与小镇之间的差异以及从小镇跨越到城市后的心理变化。

  小地方长大的人总是对大城市的生活自带一层滤镜,仿佛只要到了大城市一切都会变得好起来,所有的烦恼会自动远离。

  两个阿小一个留在小镇,一个去了香港。儿时总是以为去香港的阿小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直到工作后有次去香港出差,约见了许久不见的香港阿小。他已经成为扎根于城市角落的工蚁,负责供养这座摩天都市。

  光鲜亮丽的城市外表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年轻的血液投身其中,有多少怀着梦想不甘平凡来到城市,又有多少抛头颅、洒热血后一身疲惫离开城市。媒体往往写下大篇的心灵鸡汤鼓励年轻人努力奋斗,大量类似于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励志句子通过高音喇叭循环播放。

  我不清楚需要多大的努力才能称得上“努力”这个词,文展心理成熟较早,从小就开始给自己制定一系列任务计划,以便自己能够留在城市之中。可他还是没能抵挡住城市中心涌出的洪流,被潮水冲到了城市的边缘地带。

  文展最终还是回到了小镇,即使心有不甘也被迫离开向往那么久,也为之努力那么久的地方。从作者的视角看去,文展是一个有着坚定信念并付诸实践的人,即使是这样的一个人也称不上“努力”吗?。

  回过头看小镇阿小,每天过着平凡的小镇生活,妻子、儿女陪伴在身边,并不比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差。

  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我只是觉得城市不是完全凌驾于小镇之上的,小镇生活也有它的美好。

  希望我们是尊重自己的感受,考虑清楚后去做每件事,而不是在周围高音喇叭的影响下稀里糊涂的生活。

  皮囊读书笔记 篇18

  这两天把《皮囊》重新看了一遍。

  看《天才文展》和《厚朴》的时候,我几经停顿,起身,吸气又喘气,胸中有东西在强烈地翻涌,需要很努力地平复心情才能继续看下去。

  共鸣太强烈了,我有点承受不住。

  豆瓣上对这本书有很多差评,我没有褒贬的意思,但是我真的觉得他们没有看懂。

  不过,没看懂也是好事。真的。

  对我来说,就仿佛作者从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角度,把我生命中最本质的悲哀摊开了,把我灵魂之海抽干后的底部暴露在阳光下,那些隐藏在海面下的暗礁和坑洞无处遁形。他的思考太真实,对我来说有些残酷甚至残忍。

  我觉得我跟作者有三分像,跟文展有六分像,跟厚朴有九分像。当然我不是厚朴,也没做厚朴,但这是付出了很多代价的,如果没重看这本书,我都快忘了,我从厚朴到如今的云淡风轻,走了多远、多曲折的心路历程。

  “他很用力地打招呼,很用力地介绍自己。看到活得这么用力的人,我总会不舒服,仿佛对方在时时提醒我要思考如何生活。”

  “不清楚真实的标准时,越用力就越让人觉得可笑。

  厚朴大约也是这样的小孩,他们往往是脆弱的,因为干净到甚至不知道应该要去判断和思考自己是否适合时宜。”

  厚朴太像以前的我了,活的很用力,非常用力,但是这种力就像拳头打在棉花上,它是四散的,朝向的全是虚无,燃烧的却是生命。一个人不清楚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内心却又有着乱窜的力量,这真的是一件很悲伤的事情。而在外人看来,奇怪又尴尬。

  厚朴“尝试着世界的可能性”,组建乐队,办演出,不停地换女朋友,叛逆着,折腾着,燃烧青春着。但是他所做的一切其实只是为了符合他的想象——他对青春的想象,对酷的想象,他以为做了这些符合想象的事,他就真的变成他想象中的人了,而他这种对想象的追逐所散发的热情,也确实有打动旁人,感染旁人,可是这根本改变不了他的所作所为其实毫无意义的本质,而且他也根本没有成为他想象中的人。

  如果想好好生活,他需要在现实和想象的巨大鸿沟上建立一座坚实的不会被水冲垮的桥。但是厚朴也许过于沉浸在幻想中,他连建立这座桥的尝试都没有进行。他龟缩在想象的岛屿上,以为自己拥有了无边无际的世界,却没有看到现实的海水日益上涨,他不知道总有一天他在这座岛屿上将没有立足之地。一个人要想保留在理想之岛生活的权利,他需要的是随时回到现实的勇气,还有智慧,平衡的智慧,建造桥梁的智慧,不被人发现的智慧。

  “然而,我也知道,在北京发生的任何理想和梦想,需要的是扎扎实实,甚至奋不顾身的实践。我隐隐担心,厚朴这几年一直活在对梦想的虚幻想象中,而不是切实的现实里。我没把握,当他看到梦想背后那芜杂、繁琐的要求时,是否会有耐心,是否具有能力,是否能有足够的接受度——梦想原来是卑微的执着。”

  “我没能说出口的是:厚朴,或许能真实地抵达这个世界的,能确切地抵达梦想的,不是不顾一切投入想象的狂热,而是务实、谦卑的,甚至你自己都看不起的可怜的隐忍。”

  “我一直在想象厚朴的生活,他已经用那些激烈的方式,把自己抬到那样的心理预期,不可能再低下身,扎到庸常的生活里去了。他不知道,最离奇的理想所需要的建筑素材就是一个个庸常而枯燥的努力。”

  厚朴活得很用力,可是用力的本质却是逃避:逃避真正的艰难和辛苦,逃避为了抵达目标所需要的日复一日的大量枯燥乏味的脚踏实地的努力。

  他被退学,被迫回到老家,到一个小村庄教书。但是他已经丧失了回到现实的能力,他在耽于幻想太久太久了,他无法接受自己其实没有成为想象中的人的现实,他在毫无准备的时候被现实淹没了口鼻,四处都是海水茫茫,他的理想之岛已沉没在海底,他的内心已没有他的立足之地。

  太晚了。这样被动的局面,只有一个后果。

  毫不意外的,他自杀了。

  真的,我一点都不意外,他除了自杀没有别的结局,这是必然的走向。如果他再聪明一点,或许能提早嗅到危险的讯息,或者他再坚强一点,或许能承受陡然回到现实世界的巨大落差——可惜都没有。

  也不可惜,真的,生亦何欢。

  作者最后说,或许自己和厚朴生的是一种病。

  确实,无论是作者,还是用力过猛的厚朴,亦或是早慧的文展,又或者是张美丽,他们身上都有一些共同的地方,而这些共同点,是因为他们有同一个标签——小镇。就像一开始作者对厚朴的评价:“多么贫瘠的想象力,连想象的样本都是中学课本里的。”是啊,因为出生在偏僻落后的小镇,有着贫穷没有见过太多世面的父母,如果笨一点反倒是福气——惟愿吾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连苏轼都这样说。

  不要太聪明,不要太早熟,就像父辈一样早早娶妻生子,在小镇过着平淡幸福的日子,其实很好了。否则,像文展和厚朴,他们要跌很多跟头,吃很多苦头,走很多没有意义的弯路,才能摸索出世界的真相,就算他们有些才华或志气,也早在那些毫无意义的弯路上磨损了。灵气,心性,本是多么宝贵的东西,却消失得悄无声息。而多数出身好一些的孩子,他们一早就清楚世界的规则,就算他们初出茅庐凭着想象折腾一番,也有家庭为他们兜底。可是厚朴没有,文展没有。

  作者是幸运的,他没有文展的早慧,没有厚朴的激情,这是好事,而且他理智,务实,努力,所以他是那些人中唯一走出来的,走去了北京这座大城市,成了作家,出了书,拥有了财富和一定的社会地位。

  不过,他和文展和厚朴相同的那部分终究是无法抹掉的,而他也清楚这一点。

  也没关系,他的儿子,他的孙辈,就不会再拥有这样的悲哀了。要想真正地走出小镇,或许得至少三代才能做到。

  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是六年级,那时候我已经脱离了四年级荒诞不经的行为所带给我的真身心上的影响。我有着一个和我志趣相同、能理解我的知己,有着轻轻松松考全班第一的成绩,可以自由地做最喜欢的事——看书,写小说,逃课在柳树下打坐,在湖边散步看夕阳落下。尽管中间我大伯去世,给我整个人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但是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我也顺利熬了过去。

  只是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一切从我初一第一次月考拿了第一开始,就发生了变化。学习,考试,对我来说一直是简单轻松的,但是第一的荣誉对于年幼的我来说是不合时宜的。我很快淹没在对第一的追逐中——我什么都要拿第一,我享受着凌驾别人之上的快感,我享受着第一带给我的行为上无所顾忌的自由,我几乎很少失败(除了在感情上),我想要的都能得到。那时的我并不知道这一切的危险性,更可怕的是这种状态持续了六年——也许并不止六年。

  如果我未来有孩子,我对他在学习上只有一个要求,不许考第一。对第一的追逐会把孩子对生活的理解变成单一的纬度,会丧失对很多事本身的乐趣的感受,更可怕的是,会让人沉浸在一种假象中,这像极了厚朴在组乐队、搞演出之后同学们对他的追捧,让人迷失其中,看不到世界真实的面貌,无法意识到社会冰冷的规则。这对一个人的成长,百害而无一利。

  我以前也是个活得很用力的人,我大声谈论着梦想,谈论着爱国,我昭告世界我要考清华北大的本科,然后研究生去斯坦福大学,我要创业,我要攀登世界的高峰,我要改造社会的规则,我要大批天下寒士俱欢颜。

  初二的时候一个女生给我写了一个纸条,她说我背负了太沉重的梦想,她很担心我会有坠落的一天。我当时郑重地告诉她,我不怕,虽千万人吾往矣。后来高中有同学公开表示觉得我很装,觉得我有病。我有些难受,但是没太放在心上。毕竟我从小就因为胖而被骂是猪,九岁就经历“众叛亲离”,被我当时最好的朋友整天骂“变态狂”,被朋友说“如果一个人长得没有你好看还活不活了”,被敬爱的老师骂“没皮没脸”,诸如此类的事情,我早就锻炼出来了一颗不在乎他人评价的心脏——这是我唯一比文展幸运的地方,他直到中专才因为兔唇被嘲笑,而我早早就因为各种原因经历了舆论的攻击,所以我不会像他一样一蹶不振。

  虽然当时对各种评价一笑而过,但是我看了《皮囊》,看了作者对厚朴的评价,我才意识到当年的我在众人眼中究竟是个什么模样。一些跨越n多年的尴尬难免浮上心头——还好时隔多年,没有谁记得这些了。

  我在高考成绩出来之前,不夸张的说,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的十几年里我从来没想过我不去清华北大的任何可能性,也并非自信,就是知道自己拥有绝对的实力(其实现在我也觉得我当时拥有绝对的实力哈哈哈),不过现在回头看来,结局在高三那年已见端倪,有些事我不好讲出来,只能说太用力的人果然走不远吧。高考失利我没多难过,因为那时候我忙着体会禁忌之爱,当时我以为这只是一段小小的故事,却没有预料到绝望从此扎根在我的骨髓之中,在未来的五年时间里生根发芽,枝繁叶茂,不过这不是今天要讨论的主题。

  我刚上大学的时候,对我的学校充满了嫌弃。毕竟当时报志愿都像一场玩笑,我实在不知道我那么低的分数能去什么学校,就全权交给我妈了。所以我刚开学没想跟任何人交朋友,我在每本书的扉页都写下了奋斗的话,发誓总有一天要去配得上我的地方。现在看来挺幼稚的,虽然大学的课程对我来说依然是轻松的,但是很多以前被我忽略的问题接连浮现。大学,是连接学生时代和社会的一个缓冲站,而我站在这个缓冲站里第一次意识到,生活,并非只有一个纬度。

  后来的很多事情我懒得回想。总之我失去了很多东西才填补上内心的大洞,也付出了很多代价才没有走向厚朴的结局。我用了很多时间,建立了那座沟通理想与现实的桥梁,也探索出了一条,我这样的异类在人堆里生活下去的办法。我记得当年看霸王别姬,里面说“蝶衣你可真是不疯魔不成活啊”的时候,我的眼泪奔涌而出,不过没关系,我也记住了,“人,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

  皮囊读书笔记 篇19

  昨天我终于考完了大学最后一门必修课啦,感觉人生要进入另外一个阶段,前面的道路充满了未知。最近看了一本不错的书——《皮囊》。作者是新周刊的一位知名记者蔡崇达。

  这本书在大一的时候就听到很多人,很多大V的推荐,一开始看到名字,我还以为是揭露社会现实的一本讽刺小说,翻开才发现,原来是一本小小的故事集,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讲述作者在一个小镇家庭里的故事,相当感人,我甚至在路上,在食堂看到一些场景,一些情节的时候,会泪水止不住涌上眼眶;另一部分是介绍小镇上的伙伴,真实中让人觉得带着不少的虚构,大概是为了自己的故事和观点更加有代表性,书籍的受众面更广吧,也因此作者受了不少类似“后半部分浪费前半部分的眼泪”的负面评价。

  作者讲述自己的家庭时,我未曾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底层老百姓的艰苦,作者出生在福建的一个小小小镇子里,小到所有人都认识彼此,小到哪家的小孩子上课被老师批评,哪家养的牛生病死掉都会在镇子上传个遍,小到每个人都活在彼此的目光下,如何也逃避不掉。

  作者的父亲,年轻气盛时混过江湖,成家后去了遥远的宁波赚钱养家,回到小镇上做生意却只能够越做越小,也许还算是稳定,但命运从来不会特殊眷顾贫苦人民,父亲突然中风了,作者描述了母亲变得如何坚强,父亲从乐观到崩溃,从尝试到放弃,从温和到暴躁,这一切变化都是残疾带来的。当我看到这一切一切的细节描写,都会觉得天灰蒙蒙的,阴阴沉沉地压在我胸口。然而在中国,我相信这种压抑着着实实地压在了很多家庭很人身上,看完这本书后,我更能理解身边的一些事情很一些人。

  而后半部分读起来相当轻松,几乎作者描述的每个小伙伴代表着现代都市人迷茫和困惑的问题——厌恶城市的拥挤快节奏和迷失、所谓成功学是否只是做过多无用的计算、活在当下打破规则是循规蹈矩的放肆还是躲避现实的借口……这种典型的城市病让我们读起来很有共鸣,尤其是这些声音来自于一个小镇到城市的青年口中,我们不禁会怀疑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是否缺少一些泥土的气息。然而我觉得有很多问题连作者自己都没有想明白,他自己身上的这种混乱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我们平日内心隐隐作动的声音而已。

  皮囊读书笔记 篇20

  剥开《皮囊》,认识你自己

  李敬泽在序言中说:“皮囊有心。不管这具皮囊是什么质地,它包裹着一颗心。人生或许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携带着一颗心的羁旅。

  这颗心很多时候是睡去了,有时醒来。心醒着的时候,就把皮囊从内部照亮。”

  看到很多短评,褒贬不一,有说作者没有灵魂,无病呻吟,凤凰男,各种难听的话,也不乏泪目,说戳心,真实的评论。

  不得不说,我被蔡崇达的真实与犀利给震撼到,从小生活在福建海滨小镇的经历冷静而理智的一点点叙述,父亲生病后从最初有一点希冀,到慢慢绝望,大雨里父亲执意要出门的那一幕看得我内心五味杂陈,可是作者却仍然是理智到冷漠的笔触去叙述。

  对母亲执意要盖房子的决定从内心隐隐觉得没有必要,到后来母亲对父亲的想念,念叨隐约明白理解她对父亲埋在心底,没有言说出口的深爱。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细节是父亲为了不让儿子被大海所误,一直隐瞒儿子,而蔡崇达,仅用简单的寥寥几笔:“再次去拜访外祖母的路上,我突然放开步子往甘蔗林那冲,母亲气恼地追我,把我追急了,竟扑通往那一跳,海水迅速把我淹没了,那咸咸的海水包裹着我,把我往怀里搂。我看到,这海水之上那碎银一样的阳光,铺满我的瞳孔,醒来的时候,已经在医院的病床上。”形容他被海水淹这样看似惊心动魄的经历。又是一段克制理智到极致的叙述。

  后来又是张美丽,文展,阿小,厚朴的故事,可能我们身边都有这样的影子,可是蔡崇达用他冷静又细致的笔锋,为我们绘出了这些特点鲜明人物形象。

  每个人都有这副皮囊,蔡崇达用自己锋利的笔刀,剖析自己的过去,剖析自己的回忆。

  看介绍的时候说这是一部能看哭人的书,作者没有刻意渲染悲伤与绝望,却给人以极强的代入感,让人不禁能回视自己,自看自省。不要让灵魂负重前行,你也应该剥开皮囊,重新认识你自己。

  皮囊读书笔记 篇21

  终于断断续续读完了这本散文集的小说,作者是晋江人(大学好友有好几个也是)又是新闻人,所以阅读的时候会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书的前面几个篇章还蛮耐看,收尾的几篇就有些“潦草”,谈谈感受比较深的几个。

  开篇的《皮囊》讲阿太对死亡的态度,但更像在讲作者自己的观点,还是蛮赞同的。世间没有不朽的皮囊,终有一天皮囊会崩坏,而心在亮着,灵魂就不会彻底消亡。“生命原本轻盈,被太多欲望的污浊拖住。”

  另外一篇写父亲的《重症病房的圣诞节》,细节的地方也直抵人心,大概是我也有相似的境遇。“从走廊的一头走到另一头,恐惧的路就像按照自己记忆走一条印象中很平坦的路,然后突然哪里凹陷了,一踩空,心直直往下坠。”这段走过病房走廊的心理活动,让我想起前几年父母车祸住院时,每天下楼买饭也要走过的那条走廊,有的病房是围坐家人的温暖,有的则是孤独患者的冷冷清清,有的人进来,有的人出去或者再也没出去。

  还有几篇关于朋友关于理想的篇章,有些观点耐人寻味,或许能真实地抵达这个世界的,能确切地抵达梦想的,不是不顾一切投入想象的狂的热,而是务实、谦卑的,甚至你自己都看不起的可怜的隐忍。

  “人与人关系的建立,显得那么充满偶然又似乎必然,我们的朋友参与我们的生活,改变了甚至塑造了我们的生活。”这句也很赞同,我在人生各个阶段的重要抉择前,几乎都有朋友的参与,从读书到志愿,从工作到辞职,朋友改变也塑造了我现在的生活。

  因为读到了已然存在于内心的东西,所以读的时候才会有流畅的代入感吧……

  皮囊读书笔记 篇22

  飞机总是延误,在机场一进书店就相中了它。之前一直听说过这本书,就是没有真正把它加入书单。幸好有这本书在,让我对飞机的恐惧减少了很多。书的内容很容易读懂,就是作者对自己生活的描写,对自己所遇的人,所遇事情的感想和记录。原本以为是那种很难体会的80后的写作文字,但是却发现,直击内心,甚至看完让我在卫生间哭了许久。

  也许是因为爷爷刚过世的原因,当每看到写家人去世的文字时候总是想要详细地再看些,想要真正去看看自己的内心到底在想什么,想表达什么,或者自己到底应该怎么表达。黑狗达(作者的昵称)写了自己的阿太、父亲、母亲、姐姐、各个好友,以及大学同学等等,然后最喜欢的部分竟然是关于书写自己的那部分。

  在写黑狗达父亲时候,看到的是那种得了病异常的乐观,为了生活不得不与疾病做最大的斗争,还有那种努力过却没有改变的绝望,最后被现实深深打败,开始对世界充满绝失望,然后合上眼睛,与时间告别。我想曾经和病魔奋战的爷爷何曾不是这样。充满希望,却又被现实遗弃。也许看到遗体的那个时候,觉得爷爷也努力过了,也是解脱了。还记得我离开家的那天爷爷和我说:“别因为他而相信别人,去找什么治不好病的药。要好好读书。”当时,我的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只是又不能当面流下来。听出来爷爷是临终前交代我些什么,但是安慰的话就是说不出来,因为觉得是那么的无力和苍白,即使说出来,也不会为爷爷与病魔战斗的幸酸减少分毫。只是低头说:“好的,您好好的,有什么需要记得打电话给我爸”。《皮囊》中,黑狗达父亲在于病魔对抗时也许也是这样的心情吧。

  还有就是书中的理想与现实。有时候觉得和黑狗达一样,自己也是从小地方出生,却向往城市生活的人。只不过北京更大,杭州小一些。

  “在一段时间里,我觉得这个城市里的很多人都长得像蚂蚁:巨大的脑袋装着一个个庞大的梦想,用和这个梦想不匹配的瘦小身体扛着,到处奔走在一个个尝试里。而我也在不自觉中成为了其中一员。”这是书中的描写,我也好怕自己会和厚朴一样,充满着梦想,却还是无法找到与现实、梦想的相处方式。最后只能接受现实,然后变得不像自己,被自己限制在自己的梦想中。

  我自己也完全不清楚孤身一人,把自己放在梦想里,是否真的值得。

  皮囊读书笔记 篇23

  最近在读《皮囊》,第一次看到一个作家对亲情,对友情,对生活,对自身有那么深刻的剖析。书中故事平凡如左邻右舍的家长里短,但每个故事都能透过身体直抵灵魂深处。

  大三时的某节课上,我们的导师推荐了这本书,推荐理由如今已记不起了,犹记得当时自己颇为认真的将书名与作者记录在摘录本上,然后便遗忘了。前些时间,闲暇之余去图书馆打发时间,金黄色的无一字的书脊让我满心好奇,随手翻阅,如获至宝,便借来细细读之。我不敢妄自给这本书下定义,如果你知道文学评论界的行业翘楚李敬泽为它作序的话;如果你知道刘德华三十年来首次亲笔推介它的话;如果你知道它被白岩松、刘同、蒋方舟、李承鹏等曾联名推荐的话……那么你必定不会看轻它分毫。

  童年的回忆,成长的挫折,生活的艰辛,亲人的苦痛……无不触动着我,哭过之后却是被书中人物强韧的内心所深深震撼。那个倔强的阿太,那个强撑尊严的父亲,那个信仰坚定的母亲,那个默默无闻却最是成功的黑狗达……生活这条路,谁也没走过,谁也不知道路的尽头是什么,大家都在搏。

  “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如果你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材。”阿太的一番话,让我思忖良久。是呀,

  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我虽没有蔡先生悲凉的童年,却也是他文字里小镇中的小人物,也是戴着皮囊在世间忙碌的灵魂。假使没有皮囊这个包袱,那么我们该是轻松自在的吧。

  书中最喜欢的一句话,也是我最希望的:“我希望自己懂的处理、欣赏人性的各种丑陋与美好,找到和它们相处的最好方式。我希望自己能把一路看到的风景,都用审美的笔触表达出来。”

  读它的过程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反省的过程,不断完善丰沛自己的内心世界,遇见更好的自己。“认心又认人”,是李敬泽先生对这它的评价,我想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只有这些。蔡崇达先生的文字让人不断的审视自己,与自己对话。如当代作家韩寒所说:“慢一些,不争一些,也许得到的更多,到达的更快。”书中记录了蔡先生的一首诗叫《世界》:“世界都不大,我可以哪里都不去,我可以在这里,只看着你,直到一切老去。”看多了遥远的世界与远方的别人,这一次,请停下来,读一读身边的亲人与朋友。虽然上帝给的路不一定是直的,但是我们心里,要始终有一个直的目标,直的方向。愿我也能如己所愿,无论在哪里,去哪里,多久多遥远,都有家可回,有人可依,不四下流离,可以呆在一个地方,用清澈的、满足的灵魂,守着我爱着的人,生根发芽。

  皮囊读书笔记 篇24

  能让刘德华为蔡崇达的《皮囊》写序,简直了不起。

  一个真实的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一代理想膨胀却又深感现实残酷,那无处安放的青年人对命运的探索追寻。一个活到九十九岁的阿太,像一块坚硬的石头。她嘴里的“别让这肉体再折腾它的灵魂”“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让我们明白阿太的生活观: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

  一副皮囊,不论精致好看,老话说人不可貌相。不论外表多么坚实,怎么伪装,终究有朽败老去的模样,每个人都会有多幅面孔,只要被揭开那层皮囊,你会发现脆弱不堪,但只要内心有所寄托灵魂可以安放,就足够了。

  黑狗达写房子那篇:父亲完成了两次中风,最终塑造出离世前那半身瘫痪的模样。房子,空间。房子,母亲的希望。房子,是被赋予了不一样的生命力和情感依托,是执着和尊严。是灵魂所要追求的执念。所以看见母亲的影子也就挑起家庭的大梁,担起重任成为小小男子汉。

  鲁迅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能够影响你的并不值得,我来到这个世间是来还债的,不是添堵的,所以明明可以的事情就别堕落,别辜负了所受的苦难,别忘了曾经走过的岁月,别让自己的野心配不上世间的美好,别。

  朋友。灵魂的至高点。越是相似的灵魂更容易令人感动,勾魂摄魄。无微不至的关怀,有份量的嘘寒问暖,无条件的付出,尽心竭力谆谆教导。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们时常在追逐我们不曾拥有的东西,可是失去之时又在怀念从前的纯朴。人与人之间联结是需要缘分,相处是需要真诚。好讨厌油滑市侩的人,患得患失,被虚荣心和欲望的驱使支配,然后等级划分,嫌弃鄙夷,阿谀奉承,好像只能靠吹捧所谓的上层人士来提升显摆自己,满足那份不一样的身份带来的成就感。

  执念是慢慢耗尽自我的一个过程。

  抑郁。我听过这么一句话,善良的人成熟的都很晚,而且都是被坏人催熟的。某个年龄阶段,遇到某个过不去的坎的时候,想不通又没法疗愈就很容易生病。改变不了过去,接受不了现在,决定不了未来,不断想,不断忧,事事焦虑,精神崩溃。好笑的是,后来才慢慢明白,原来人们都似乎很喜欢看天才陨落的戏码,在他落进泥潭里的时候发出唏嘘。

  谁都有不可避免的阴暗面。

  生活。对于一些无能为力的事情,不得不假装不在意。活得过分用力,过分正经,也是病态吧。一直很羡慕那些能放下身段,能厚脸皮的人,我就是因为自尊心太强而经常受挫。必要的时候,放下自尊是一件好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认为值得做并且认为有意义的事,至少在个人角度是正确的。

  皮囊读书笔记 篇25

  读完一本著作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皮囊》读后感——不死的精神,欢迎大家分享。

  母亲在父亲去世后依然信念坚定的要把房子盖起来,是对父亲生前的愿望的延续,也是和父亲爱情的一种象征。后来在父亲走后,母亲热衷去拜访各路神明朋友,可能现在现在这个时代来看是有点自欺欺人的,然而那确实她对丈夫至深的爱和不舍,是说不出口的爱情,她想用另一种形式再看逝去的丈夫一眼,看她在另一个世界是不是过的安心平和,是不是没有了病痛的缠绕了,也是用这样一种方式支撑自己的灵魂更坚韧一点。是怎么一位了不起的`母亲,没有任何抱怨,从未放弃,用自己弱小的身躯一直照顾着父亲,并且微笑着。

  中风偏瘫的父亲每天坚持运动,他坚持着自己的坚信。在台风来的时候执着的也要出去,虽然他可能在某个时候内心知道自己已经无法恢复,然而他想总要不被打败的灵魂,他想保持着自己残疾皮囊下傲立的精神。也是那个时候,作者以为他要做的是快速的工作赚钱来维持家里的生计,所以忙去奔波,疏忽着对父亲更多的陪伴,后来,父亲去世,他错过了见他一面的机会。

  张美丽被人中伤,排斥,她依然生活的活色生香。后来她被乡亲们讨伐,围剿,她哭着大声说她只是追求了爱情,其他什么也没有做,狠狠的往祠堂墙上撞了去。张美丽的悲哀是小镇闭塞落后的产物,她的勇敢和直接不被人接受,被小镇里的传统认为是放浪的,应该被打压的,没有人会承认自己是犯过错的,尤其是一个闭塞过的群体,不会因为一个人而讨伐自己的过去,所以多年过去了张美丽依然被人用各种言语描绘着。

  一个是看起来孤僻却内心宽广能看穿他内心的阿小,另一个是小镇过客穿着小少爷的皮鞋白色衬衫的阿小,有些对香港的欲望,也有与小镇无法融入的骄傲和孤单。两个阿小在一起,好像是作者自己看见身上的卑微和欲望,欲望赢了卑微,旺盛的欲望躁动起来。后来,香港阿小离开了,去了和他应该属于自己的地方,开始了他漫长的孤单。老家阿小拼命的模仿者香港阿小的样子,后来终于归顺命运,在小镇做了一个渔民。作者一个人踏入北京的求学路,开始所有的故事,怀念老家阿小的安逸和小圈子里的光彩,开始理解香港阿小拼命想念自己看见的孤单。那是长大以后的诚恳吧,原谅和接受自己曾经的卑微和欲望,认可小镇的简单朴实,敢于行走在城市间的底气吧。

  文展,像是一个精神领袖,拥有自己高洁的思想领域,像个英雄一样清晰的规划实施着自己的未来,启发着懵懂未知的作者找到自己的人生。大概,像神一样的领袖不允许错的吧,所以后来文展把他在城市里无法实现自我计划以及大城市同学的讥讽归责于自己的家乡,他沉沦在自己无处施展的计划里,成了一个无处安身的人。

  厚朴,活的热血,狂放,无所顾忌,如同他的乐队名字一样,希望自己就是世界,尝试一切可能性,改变世界。也就像他的名字hope,希望而已。骨子里他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像是派对后最后留下来的人,虚弱后知后觉。厚朴的死,我仿佛看见了作者内心的压制,为了在大城市里生活,为了不像文展一样失败,他用力,克制,像沼泽一样看似平静却是不能探索到的深厚。

  人生必须要回答的问题,人总要扒开皮囊看看灵魂吧。停下快速奔跑的脚步,思索真正的人生意义和灵魂里的需求,可能人只有在敢于停下来的时候才不被皮囊所累,而灵魂深处,我们都是想要回家的,想铭记那些曾经遇见的每一个人,虽然一些人皮囊坍塌死亡,曾经活过的精神却是可以不朽的。

  皮囊读书笔记 篇26

  在书店兜转了大约两三圈后,终于是被《皮囊》这样的书名吸引了去,我想我读书也许是为了寻找些感人肺腑而直击心底的共鸣,但看到最直面也无需过多解释的“皮囊”,不禁好奇它会诉说如何的故事。当我从书中的末尾走出来后,回忆起的竟不是过程中耐人寻味的种种言语,而是恍然大悟般令人觉着舒坦——当人们过于想实现自身的灵魂时,又总在不经意间意识到皮囊的重量,它是让别人发觉精神的首要,又是与自我调解相处的必然。

  【一、脱离生命】

  也许大多孩童借着洋溢的青春总认为生命足够的漫长,死亡于他们而言无非是遥远而悲伤的。我还小时,爷爷就常跟我说:“我老了,就快走了”,然而那时他的身子却是分明地硬朗,他能顶着烈阳在滚烫的地面上走好远的路,汗珠肆无忌惮地攀上他的前额,他挥起毛巾用力就往脸上糊去,再过一会儿便不见那粗旷的呼吸声。

  我那时不明白老一辈谈论起生死时为何总是一派悠然的模样,只好不知所措地安慰道:“不会走的。”再到后来,拐杖被爷爷颤巍巍地扶在手心……轮椅被爷爷笨拙地操控前进……厚实的衣服裹着他萎缩的身躯……脑海里住着让他难以入眠的病魔。也许是因为经历了太多的艰辛才会渴望轻快的魂魄,所以有时也会想要逃离皮囊,也会想要脱离生命。

  我想起书中的阿太、书中的父亲,“从此之后,我已经没有皮囊这个包袱。来去多方便。”人的一生总想为自己的理想,或者说是崇高的灵魂交代些成果。碌碌无为不会有成果,而此时的皮囊宛如被麻木着伺候;摸爬滚打不一定会有成果,但至少证明了皮囊是实实在在拿来用的。书中的父亲即便是常年的打拼,却也被一瞬的疾病困扰地束手无策,但他并非失去了动力,因为愤愤不平这身皮囊将家庭拖垮,才在那样狂妄的暴风雨中奋力模糊这样的事实。

  “台风就是这样,来之前一点声息都没有,到来的时候就铺天盖地。”我问自己,要在如何伤痕累累的皮囊之下才能看到一个人的灵魂?也许就在铺天盖地之后吧,在成为卸下防备而彻底痛哭的普通人之后,这个人的灵魂便能从皮囊的伤口中释然地抽离了出来,直到最后脱离了生命的缠绕,它便完完全全地暴露在你的眼前,让你震撼又感动。

  【二、不再交集的朋友】

  还记得自己曾在高二那个时段深深的厌恶过自己,因为内心油然而生的一种虚荣感,这让我总是对身边的同学大放热情,大约这也是关于我社交态度的一个转折点。即便是一时的狂热也避免不了短暂的窘况,时而在过道碰见曾经的同班同学,内心就会有一段挣扎的声音告诉我究竟要不要上前打声招呼,然而思绪总是在未下定论前,我们早已擦肩而过了。

  后来入了高三便变得有些沉默不语,但起初对于坐在我身旁的一位复读生同桌倒也热情。有一回我又在神游,她便推了下我的手肘提醒我专心些,那时候我告诉她:“将来有机会的话,我想出本书。”她听后意味深长的向我笑,我知道那不是无奈或者不认可的笑容,而是她希望我能先去奔赴当前的目标,于是只好回应我这不失礼貌而又无从肯定的微笑。至少,这没让我失了信心。

  再过几日,我将自己原创的一首古诗给后桌的女同学看,当她将自己内心的想法缓缓道来时,我简直激动的不行,而后我又羞赧地跟她说:“我以后想要写一本书。”不过我没料到的是,这换来的只有她尴尬且敷衍的一句:“呃,好啊,你加油。”她的眼睛弯曲着眯成两条缝,这次我看不懂她眼神里的意味。此时我才察觉到原来我是这样迫切的想要得到一份肯定,这顿时让我明白了我们之间的差距在于哪里。

  她名列前茅,而我偶尔垫过底。自那以后,我终于收心好好学习了。也是自那以后,我的所有文章只成了属于自己的秘密。

  回归书中,我便想起在文末出现了马塞尔·普鲁斯特的一句话:“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倘若要说在《皮囊》这本书里看到了如何与自己相似的地方,那么我想我应当就是“厚朴”了,唯一不同的是我宁愿悄然地进行自己的热爱,也不愿声势浩大的再来一场躁动的宣扬。也许“厚朴”是不甘曾经的认可变成了死寂的平息,而我则是害怕渺小的理想会被微弱的自尊心消磨殆尽。

  如果说一生中我们所遇到的那些深刻而又不得错过的朋友都是一盏明灯的话,那么这盏明灯应是我那复读的同桌了。毕业后我们没再进行丝毫的联系,也许我们彼此的心里都一致的认为,“路往前走,没必要联络这短暂感动的友谊”。我时而会想起她,至少她确实让我明白了书中那句话——“最离奇的理想所需要的建筑素材就是一个个庸常而枯燥的努力”,一时的热血沸腾反而更轻易冲淡最初执拗的决心。

  【三、火车将开往哪里】

  依昔记得乘坐放学时回家的那班公交,是我高三时期最轻松的十几分钟。有时候就望着窗外的车水马龙沉思,不再去埋怨这条颠簸的道路怎么修了又修,不再去烦闷前方的哪个路口堵了又堵,因为无论此刻发生了任何的喧嚣,它们都完全地不属于我。

  好似成为一位漂泊在外的旅客,望着窗外呼啸而过的山峦和建筑,时而感叹炽热火红的夕阳,时而捕捉宽阔静谧的海面,“快速的一切都可以成为风景,无论对当事者多么惊心动魄”。可不就是如此吗?那时迫于父母对我莫大的期望还有好几次深夜里的争吵,我在被窝里闷声哭泣,反复地告诉自己——以后一定要去个好远的地方。

  我想到了我从小生长的深圳,大概正是因为深圳翻新的太快反而让我越发地想逃离,尽管我回头看曾经路过的风景,可很快又会被另一番新的景象占据脑海,我想深圳本身就是一列火车,而我是困在车上的旅客。

  我感同身受于书中的一段话:“生长在城市环境里的人,除了维护秩序或者反抗秩序,似乎也难接受第二层次的思维了。”我意识到自己被牵着鼻子带往这列火车时,我想的却不是破门而出,而是尽力用拼搏的成果换取在另一个站点下车的机会,我无法毫无规划的随意下站,我当然明白我没有这种闯荡的胆量,更是因为我也明白,当前的社会已然少有这样的资本再去提供给具有这种勇气的人了。

  我一直认为我是不喜欢深圳的,直到我去了广州的大学反而更加笃定了这个想法。羊城的气息会弥漫在陈年老旧的巷子里,饭店的嘈杂声往往是它经年不衰的标志,还有老人对于食早茶的满足和悠闲,这里有着真实而令人不失所望的烟火气,从每一条巷子、每一句粤语里都能感受到。

  但很快我就意识到,我拥有这样的喜爱仅仅是因为我是一名旅客,倘若问我是否愿意长期在广州定居,我定然不会爽口答应。再后来有一位朋友收到了去深圳面试的简历,他面露难色的踌躇着,我问他:“深圳怎么了?不也是一线城市么。”他倒不屑:“深圳有什么好的。”我的心里顿时不是滋味,也是自那时起,我才发觉了深圳带给我的底气都是来自于——那是我生长的地方,也许广州能让我感慨万千这方水土悠久的历史,但深圳的发展也是伴着我在成长的途中变得成熟。

  火车将开往哪里?我得不到答案。也许正是因为日子无法回头,过往的云烟很快散去,窗外的景物也总是应接不暇的出现,而这些不会重复的新鲜反而构造了我本身。我唯一清楚的是:深圳不是我的家,但我会永远成为在这片区域常游的旅客。

  正如黑狗达热爱他的泉州那般,他贪恋那里无序的车与行人,欣赏那里粗糙的旧房屋,习惯着那里低陋的家乡习俗,因为那是生他的地方。而我遵守着这里行为的规矩,眼花缭乱于这些相似的高楼大厦,努力适应这里不停变革的政策,因为这是生我的地方。我宁愿用着一丝微薄的爱意去维护着它。

  我想,每个人对于生来的地方所能拥有的爱,其实在落地的那刻起就给予了命中注定的份量,不管最终我们是否选择留下,不管它到底会不会成为归来时的家。

  记忆在很多时候并没有想象中那样永恒,它会在岁月的流逝中悄然被带走一部分,而作者将那些残余的碎片在《皮囊》当中尽力拼凑,最终完成了他的挽留亦是告别。我很感动于这本书能带我在不同的篇章里“看见”自己、“看见”他人,看见这每一份有血有肉的皮囊之下诉说的又是如何丰富的世界。不可否认我们的本质是那么的一致,同书中所说:“如果有心,便能通过这共通的部分,最终看见彼此,映照出彼此,温暖彼此。”而这,又何尝不是生而为人所享有的某种幸运。

  望尔有话说:说起来有些惭愧,因为已经很久没有按照约定的时间去更新了,所以直接打个预防针吧,以后就随缘更了(流汗……)会尽量在1号和15号这两个时间段更,也很感动大家没取关我,超级笔芯!然后就是我的公众号开不了留言功能,所以大家有话跟我说的可以直接私聊,留下了难过的泪水。

  皮囊读书笔记 篇27

  在《皮囊》中,有这样一段故事,说的是作者想去看一对新生连体婴儿,在门口被两个护士拦住,让他先消毒后再入内清洁,作者感到自己被歧视了,狠狠地跑了。

  也许对于当时的作者来说,自己的父亲在重症病房,而自己却给不了相对好的照顾,心里本来就有点自卑,而且文章细节描写原来的保洁人员是一身汗味。自己连一个满身汗味的保洁人员都比不上,心里肯定是有一种被嫌弃的感觉。

  说来也是,谁对新的生命不感兴趣呢?尤其是时日不多之人,对生命是更加的眷恋,对生的渴望,又无法将生命继续,只能通过看新的生命来缓解内心对死亡的恐惧,所以说这两个护士好像有点不近人情了。

  但,这也是有理由的。在中国的传统中,时日不多之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不祥之气,这对于新生儿来说是不大吉利的。再说了,即使妇产科中有个别母亲同意,但大多数还是持反对票的。而且这两位护士也是要做母亲的人,八成也不希望自己的宝宝出生时,守病房的人将来自重症病房的人放进来,让自己的宝宝沾染上疾病的气息,这会使母亲很愤怒也会很伤心的。这么一想,无论对方是怎样的人,都肯定是要拦在外,对于“可疑”的人当然是要按规矩消毒入内的,所以这也算不上是对作者的歧视了。

  况且作者也是以猎奇的眼光去观赏那对婴儿,当然除好奇外肯定还有对那对连体婴儿以后的生活的担心。但他没有思考清楚就贸然行动,所以受阻是在所难免的;对于一所医院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让每一个人都夸赞医院里的服务,而是让患者痊愈,让患者放心,所以作者被拒也是情理之中的。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说那对连体婴儿是作者的孩子,或作者是守护他们的人,那当他遇到了和他一样的来自重症病房的病人或是家属,那他又该如何选择?他会让那人去看孩子吗,他会想他现在想的一样的去想他/她吗?又有谁知道呢……

  皮囊读书笔记 篇28

  《皮囊》主要讲的是“我”对父母、家乡的缅怀,对朋友的怀念。

  “我”的祖母活到90多岁,一直坚信着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所以,祖母从来不好好照顾自己,就连切菜都像切排骨那样用力,最终把手指都切断了。而“我”们一家人特别慌,祖母却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祖母还把年幼的舅公扔到海里,让他学游泳,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啊,不仅舅公游泳没学好,还被邻居骂没良心。但祖母还一直坚信着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祖母对舅公狠心,从表面上是害了舅公,但她只是希望舅公能早一点学会游泳。

  这样的祖母让人悲悯又敬佩,她曾白发人送黑发人,失去女儿。再后来,又摔伤了腿,导致不能行走,一个人靠着轮椅在家中走来走去,就是为了盼望“我”能回家。“我”也经常去看望祖母,和她诉苦,祖母有一个这么好的孙子,我为她感到自豪。

  《皮囊》这本书对我影响最深刻的是《阿小和阿小》这一篇。最开始,老家阿小是一个非常文静的男孩子,在一次考试中“我”再次获得年级第一,老家阿小跑过来说:“你一定要好好读书,离开这个小镇。”这一句话,让“我”非常感动,一个从来不关心“我”的人跑过来鼓励我,从此以后老家阿小和我的关系开始好了起来。自从香港阿小来了之后,我们仨的关系越来越好。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香港阿小回到香港去了。但他每周给“我”写信,而“我”也会保存起来,但当老家阿小看到后,他非常生气,并把信撕了。“我”看到后还和老家阿小打了起来,母亲最后不让“我”和老家阿小玩了。这封信里写下了香港阿小的住址。可见“我”和香港阿小的关系是多么的好。但既然他们的这么要好的朋友,那“我”怎么不去香港找阿小呢?可就在一次考试中,“我”考到了香港,而老家阿小被开除了,他储钱买摩托车从事他的渔民工作。而“我”一边在香港学习,一边寻找香港阿小,可是一直没有找到。

  就像刘德华所说:“人生际遇好与坏,关键往往在于生命里碰到什么人,只要能对你有所启发,都是明灯。在《皮囊》里,有的是对他成长中有所启发的人,从而造就了他步步达成目标的人生。”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这样的“明灯”,他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朋友,我们的老师。希望他们的光亮能让我们的人生之路更亮堂一些。

  皮囊读书笔记 篇29

  首先,文字很优美,读起来很舒服,但有些地方总感觉有些刻意,不够自然。

  其次,故事很感人,尤其是写亲人的几篇,阿太的人生哲学、父母的爱情故事都足以让人深思和落泪;写朋友的那几篇读起来感觉有点怪怪的,虽然说是揭示贫穷环境下个人理想的脆弱,但总能读出作者的优越感(或许是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所以不是很喜欢中间几篇,包括“两个阿小”、“天才文展”和“厚朴”;结尾的几篇都比较短,开始哲理性收尾了;最喜欢的一篇是“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特别是里面那句直击灵魂的“你根本不知道怎么生活,也始终没勇气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很多时候都不敢面对现实,所以只好用所谓的“梦想”和“责任”来为自己开脱,不过,每个人最终要跟自己和解,回答怎么生活的问题,说到底,家才是每个人的归宿,感觉这也是作者绕了一大圈想表达的东西。

  皮囊读书笔记 篇30

  挂在你脸上的,是块囊,像块面具,遮掩了皮囊下跳动的心和翻滚其中的诡谲算计。

  这是我读到彼囊为的第一想法。

  蔡崇达先生在这本书里记述了“我””身边人在生活中的种种经历,以此来反映不同人对皮囊的看法。就像书中描写的姥姥,亲人的离开没让她哭泣。她说:“人活在世上,就是为皮囊争口气。”人死了、埋了,什么都带不走,但什么都能丢掉,只有这具皮囊跟着你去了地下。当然,千百年后连皮囊都会风化,你也就真成了一堆枯骨。

  书中想要建房的母亲,不顾儿子上大学、买房,不顾女儿出嫁,她就憋着一口气要建个风光的大房子。我初读时,觉得她自私:为了一座要拆掉的房子大费周章,连儿女都不顾。但是这位母亲的执拗是因为丈夫病重,而他们的梦想就是拥有一栋大房子。母亲用6年的青春赌这个男人的成功,她输了;所以她赌自己,她成功了。建成的那天,她花了一万块宴请宾客。结束后端着剩饭剩菜,当做明天、下周的晚餐,她的灵魂在不屈地呐喊,她的皮囊在劳累中苍老。她完成了独一无二的成功,她争了一口气。

  这世上像这样的人有很多,并且以后会有更多。他们为自己的皮囊而活,拼命去挣钱,取得好业绩,仿佛他们的人生必须由他人的夸赞组成才算成功。把格式化的微笑、和善挂在脸上,充当内心,千篇一律;真诚炽热的灵魂成了异类,成了无处可遁的珍奇,人们三缄其口,囚在皮囊下的灵魂小心翼翼地观察身边人,争先恐后地朝他们赞赏的方向奔去。这却与那位母亲到底是相同了。

  处处谨慎,刻刻较真。《皮囊》描绘了芸芸众生无趣的皮囊下喘不过气的灵魂,浮于表面的自在,深埋心底的执拗。可我们不是在为皮囊而活,任何人都不值得为皮囊而活。不是为了面子上看得过去,而是为了心安。

  没有一个灵魂值得被忽视,你本身就闪着光,皮囊是添彩而不是遮掩。

  皮囊读书笔记 篇31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这句话成为了很多人的至理名言,而我从《皮囊》一书中所体会到的是:透过那皮囊看到自己的灵魂才是我们不断经历的真正目的。

  它没有华丽的语言去刻意装饰什么,有的像是一个老朋友一样娓娓道来说着过往。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父亲作为家庭支柱精神之光的中国式家庭的精神命脉,看到了最底层人民面对现实用力强悍活着的尊严和自强,看到了面对生与死人性最初的一面。在这些片段中,我能感受不同人在面对生活的打击下是如何将精神一步步从脆弱的肉体中狠狠撕扯出来的,血淋淋的是阿太的坚强,千疮百孔的是母亲的坚持,还是“藕断丝连”扯不断的父亲的无奈。

  99岁的阿太在作者年少时眼中是个无情冷血的人,但在阿太年迈的身躯里,血液里流淌着的是对自由的渴望,骨子里藏着的是对活力的憧憬,然而这一一切却只能永远被困在这副苍老无力的身躯中。正如作者在文中的话“在阿太的生活观里,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

  我认为《皮囊》一书写的最为感人的内容是发生在那二百平土地里的心酸故事。父亲的不幸,母亲维护爱情的独特方式。她一直坚持要把房子建完,哪怕是建完后不久就要被拆掉,她也义无反顾。作者当时很不理解,毕竟自己家过得很贫苦,却还“死要面子活受罪”。然而母亲不管这些,她一直坚持建房子,直到最后,作者才理解,这个所谓的“房子”,是母亲与父亲爱情的见证。尽管父亲残疾了,去世了,但母亲认为这个房子代表了父亲的脸面,她希望父亲发起的这个家庭看上去是那么健全和完整。

  作者的母亲信仰神明,她始终相信丈夫只是肉体的离去,灵魂一直陪伴她左右。所以她问卜,求神拜佛,祈求为丈夫的灵魂找到适合安放的地方。有时候有这种信念是一种好事,起码当你走投无路的时候,你的信念还会支撑着你的肉体一路前行。这一点作者的母亲完美的诠释。

  人民的经历是时代的经历,人民的精神是时代的精神,我们是平凡的大众,也是不可或缺的群体,我们是社会的骨血,若是抓不到我们的灵魂,那么这副躯体也只会是奄奄一息。在《皮囊》里,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作者的人生,我也看到了大多数人的人生,他们一直在生活的苦难中不断寻找自己的精神信念,努力地在生活着,我觉得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皮囊读书笔记 篇32

  一口气看完了蔡崇达的《皮囊》,记不得是怎样随手在微信读书里翻到的。刚读几行,就被吸引住了。我义无反顾的一路阅读,微信读书记录,一共花了五小时十分种。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他硬气的、颇有见识的阿太。勤劳能干、而带点小倔强和小任性的可爱母亲。爱交友,豁达却又总受病痛困扰的父亲。那些天才的,很有思想的阿小们。敢为人先却不被世俗接纳的陈美丽。活在理想幻象中不肯面对现实,最后被现实无情撕裂的大学同学。还有善于反思,细腻敏感的阿达。他们都让我感动。

  在《我的神明朋友中》,母亲一次次地去神明处,带着点小任性地讨要预言、讨要说法,真是把我乐坏了,同时一个坚韧而又可爱的母亲形象,喷薄而出。《厚朴》让我再次审视青春与现实的链接。《海是藏不住》,让我反思孩子的教育问题。《阿小与阿小》、《天才文展》,让我了解了少年们成长时的迷茫与追求。

  全书大部分都是描写阿达的家庭琐事,至亲友人,读来却全无琐碎烦闷之感。反倒觉得,人物性格立体,节奏有张有驰,剖析深刻真诚。我想这与阿达强悍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跟随着阿达的描述,与他一起深入、思考、剖析,深深地被触动。

  皮囊读书笔记 篇33

  《皮囊》一书创作目的:作者蔡崇达希望通过此书纪念他的阿太、父亲、好友等人,他希望用文字‘看见”他们,“看见”世界的更多可能、让每个人的人生体验尽可能完整的途径。

  此书以蔡崇达的成长轨迹的先后为顺序,通过一篇篇记叙散文向外界展示他的心路历程。作者以平和、朴实、细腻的文笔讲述了一个个令他终生难忘的故事,从而帮助他理解发生在他身上的人和事。例如:通过《残疾》,他看见了父亲,认识了父亲。

  读完《皮囊》,我的内心始终不安,生出了紧迫感。时不我待,我应该理解我正在相处的人以及今后将要面对的人,尽可能地“看见”我想珍惜的人,映照出彼此,温暖彼此。平静而从容。

  皮囊读书笔记 篇34

  零零散散用了两个周的时间才读完这本书,从阿小开始,我便有些拒绝继续,或许我开始嫉妒作者可以把人看的那么通透,有时会怀疑,蔡崇达笔下的那一个个努力生活的人是不是真如他想的那样,那个年龄的“阿小们”会有那样复杂的想法吗?天才文展是否真的如他所说?他们的故事会让人觉得沉重,用尽全部力气想要改变,只是最后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写到的每一个人都会与自己形成对比,仿佛炫耀什么一般……这让我很厌恶。看到最后反而没有反感了,可能是下面他的这段话:

  “我应该看见更多的人。这是对路过生命的所有人最好的尊重,这也是和时间抗衡、试图挽留住每个人唯一可行的努力。还是理解自己最好的方式——路过我们生命的每个人,都参与了我们,并最终构成了我们本身。”

  很喜欢那个倔强的阿太,可爱的父亲,还有痴情的母亲。不可否认,被<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里为父亲放烟花的儿子模糊了双眼,本能的喜欢一切能被感动的东西。

  皮囊读书笔记 篇35

  很早之前看到好多书友都在读这本书,于是也放入了书架打算抽空读一读,今天在火车上利用整块时间读完了这本书。

  对于此书的评价大概是有两个极端,我也并不认为这本书就是写的非常完美,关键是要看读者自己的着眼点,以及所思,所感,所悟,但我想说的是,作为一个读书人、评书人,言语可以犀利,但是绝不能刻薄。

  于糟糕的那个极端的评论者来说,大多数皆认为该书文笔不佳、故事平淡、所刻画的人物展现出了狭隘、阴暗的一面,而我之所以要写这篇书评的原因恰恰是因为,读这本书虽然平淡,却感觉很真实,人物的刻画、故事的描述、情感的表达皆是真真切切,真的不能再真的感觉,这或许与作者作为记者出身,又经年累月做以真实性出发的报道有一定关系吧。我们的生活、经历本身就是由一件件小事组成的,而惊天动地大事、不平凡的事,每个人的人生中又能经历几次呢?再者,千篇一律的皮囊下,是复杂多样的灵魂、人性,人性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自不必说,人类是崇尚美好的,但没有人是完美的,倘若没有了那些狭隘、阴暗的一面只会显得不真实,倘若人性中没有了阴暗的属性那便不是人。而作者通过这些无限真实的人生经历,更加深刻的挖掘出那些深层次的精神情感。

  另外,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去看一个个鲜活生命的人生历程,总能引人深思,同时也给我们自己手里人生方向盘的转动带来一些启发。

  皮囊读书笔记 篇36

  也许是离家千里求学的生活状况,在读这些文字的时候有一种了解和感同身受的味道。

  其实我不是很赞同作者书中的一些观点,但是他的文字很触动人。

  那种对于他人的洞悉,对于生活的触动,然而在我看来他或许是缺乏一种闲适的,所以对于家乡有着别样的感受,熟悉感带来的舒适而不是闲适本身。

  有的时候不敢深想太多,那种未来的庞大和未知的恐慌让我无助,但是似乎不做出长时间的规划就像是没有理想一样。而我似乎真的没有理想,我想学的更多,我想让我的父母过得更好,我想自己永远保持赤子之心,我感受得到自己在时间流逝里的变化,这些变化是为了变成“更好的自己”做出的努力。可是到底怎么样算是更好呢?

  我茫然了,我困惑而不自知。而这些是不能倾诉的,它在现实面前显得矫情,似乎是无病呻吟。

  身边的人是不能说的,他们会敷衍几句,因为他们也不明白。师长则会告诉你要务实,在他们看来思考这些是一种浪费时间,而他们的确有他们的道理。父母是不能说的,因为不能让他们为远在外地的孩子忧心。

  然后只能投入无边的忙碌让自己忘记这些。偶尔想起时的无奈和痛苦只能默默吞咽下去。

  读完,找到的不是答案,而是共通。

  皮囊读书笔记 篇37

  是一本让人很有同感的书,每一个故事似乎都能在自己身边找到原型,每一个故事说的好像也是我们自己的生活。

  从小到大身边出现过很多朋友,我想在那一刻我们都在履行互相陪伴的使命,当完成之后就把对方交给下一个人,就这样我们在人生轨道上不停的和陌生人相遇、熟悉然后离开。对生活每一刻的认知、每一刻的态度,每一刻的感受都取决于自己,所以要接受生活是自己的这件小事…就像两个啊太、文展、厚朴和黑狗达,相同的皮囊下有着不同的灵魂,不同的灵魂造就了不同的人生轨迹,生活会是什么样,最终还是需要自己抉择。

  “太多人的一生,被抹除得这么迅速、干净。”很认同这句话啊…还没来得及好好去陪他们,他们已经被抹除的干干净净了,而我却无能为力。长大之后最讨厌的是要接受一个个重要的人永远离开,我可以想象黑狗达父亲生病、离开时的无措和悲伤,我曾经也经历过从早到晚呆在有浓浓消毒水味道的医院里面,经历过不管何时何地只要一想到他离开了我就泣不成声哭成狗,经历过不知多少次做梦梦到他然后哭醒…我一直都知道随着时间我会习惯没有他的陪伴,会习惯这辈子我叫他再也不会有人应了,会习惯我的悲伤越来越淡,我相信他只是去了另外一个空间以另外的形式存在,他不会真正消失,在这个空间里面我对他的思念也永远不会减少,终有一天我们还会再见面。

  大多数人只是生命中的一道风景,可能下一秒转身就不见。看着别人的喜怒哀乐,我没办法说能感同身受,能留下一个温柔的背影对他们来说也许是一种慰藉吧。

  记得以后再遇见不喜欢的人,也要善良的对待。

  皮囊读书笔记 篇38

  我想这本书能够引起共鸣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代表着北漂一族这种大群体,而作者的眼睛却又看到了大部分人都忽略了的。

  现代人总是匆忙行走,像空空的“皮囊”,赶着早高峰,又迎向晚高峰,而忽略了身边的人,他们的性格、以及他们的感情。作者介绍了他从小到大朋友完整的人生,以各种强烈的性格与不同的人生走向来进行对比,就像大多数人所憧憬而又担忧的那般,作者用他身边的实例告诉大家未来真的是漂浮不定的。

  为什么要讲皮囊呢?那就是每个人在追求自己一生的时候,向世人所展示的面具、以及自以为得到而错过的最终可能会导致灵魂的某种程度的迷失。

  如同父亲的患病,大多数人离家后几年里,父母的身体都出现或多或少的病症,某种程度上讲这是人老后正常现象、随机事件,可在这时,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自己的不孝、丢失的陪伴,深深的自责,想弥补却又无力。特别想说MSD的那句话:健康是福。只有当你生病的时候你才会知道这句话多么的正确。而父亲的离世、以及多年的在京漂泊,让作者觉得家是那么的美好,以至于让作者最后决定离京回到小镇子继续生活。

  因为目前初到北京两三个月,与作者京漂的很多观点都产生了共鸣。我只希望自己可以好好平衡事业与家庭,不留遗憾。

  还是很久之前的那个想法,不求闻达于世,但求落幕无悔。漂累了,家真的会是很好的避风港。可不漂,人就枯了。

【皮囊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皮囊》读书笔记12-04

皮囊读书笔记(3)篇01-07

《皮囊》读书笔记15篇03-25

《皮囊》读书笔记(精选10篇)12-02

《皮囊》读书笔记范文500字10-26

皮囊05-17

皮囊优秀作文05-14

皮囊的作文02-25

读《皮囊》有感05-23